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苗语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其中川黔滇方言又分川黔滇、滇东北、贵阳、惠水、麻山、罗泊河、重安江等次方言。在苗语的方言次方言当中,通行最广的是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简称川黔滇苗语),其范围包括我国贵州的西部、四川南部、广西西部、云南全省和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菲律宾以及美国、法国、法属圭亚那、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川黔滇苗语的内部一般都比较一致,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环境不同,受不同语言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摆省地处龙里、贵阳、惠水三县市交界,其苗语既有川黔滇方言的语音特征,又具有黔东方言的某些特征,从语音对应关系上看,其属于川黔滇方言,但与该方言的次方言、土语比较,在语音上又有较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川黔滇苗语(以下简称苗语)有丰富的四音格词(我们暂且把它称为“词”)。我随时都在想,苗语的四音格有它的独立性和独特的表达功能,应该让它和广大的读者见面。再者,把它写出来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广大的民族语文工作者对苗语进行研究。笔者的水平太有限,现在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得到专家们的指教。因川黔滇方言内部较复  相似文献   

4.
田铁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89-193
目前有关苗语量词的研究主要是对苗语部分方言区的名量词的描写和分析,对苗语动量词的研究则很薄弱,对苗语各方言区的量词也缺少整体上的对比描写和分析。本文认为可以把苗语黔东方言、湘西方言、川黔滇方言三大方言区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察苗语量词,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苗、汉量词之间的关系作谱系内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苗族地区使用的苗文,除云南省的部分地区使用稍加修改后的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S·pollard)和苗、汉两族有关人士为川黔滇方言的滇东北次方言区的苗族创制的一种文字外,其余地区使用的苗文均是1956年创制并经前中央民委批准试验推行的以拉丁字母为其字母,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创制苗文时,考虑到苗语的方言差别很大,整个苗族不可能使用一种统一的拼音文字,因此才分别给说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  相似文献   

6.
王辅世先生的《苗语方言声韵母比较》一文(1979年油印;《民族语文》1980年第2期)为苗语语音史的研究搭起了一个架子。读者从文中可以了解到苗语各方言中某些词在古苗语中属于哪一声类和韵类,以及后来在各方言中的演变及其对应情况。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今天各方言中这些词的词义伸缩情况,以及哪些词是同源词、哪些词不是同源词,哪些词后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汉语借词等等。有评论说,这篇文章是研究苗瑶语共时性的“比较有分量的文章”,“实际上相当一部苗语《广韵》”(毛宗武《我国苗瑶语族语言研究概况》,《民族研究动态》1985.3)。我们还认为,这篇文章不仅是在语音学上的贡献,在词汇学上的贡献也不能忽视。文章不仅是为我们进行苗语甚至是苗瑶语的共时研究提供构架,同时,对我们进行词汇的历时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本文里,笔者结合自己熟悉的苗语黔东方言(下称黔东苗语),在阅读《比较》一文时,发现养蒿语点(代表黔东苗语)有一些缺例,由此引起本人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即苗语方言经较研究时对同源词寻找的问题。我想,在对没有文献的语言进行方言间的语间、词汇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由于它生成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在其逐渐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各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以语法中的量词为例,在英语中没有这类词,例如“a man”相当汉语中“一个人”。但是,在汉藏语系中,量词是重大特征之一。苗语也不例外。本文就苗语川黔滇方言毕节小哨口语中量词的情况,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以供专家、学者们参考。 量词的主要功能是计量。量词运用得  相似文献   

8.
黔东苗文经过近四十年的试验推行,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广大苗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根据国务院国发(1991)32号文件“对五十年代创制和改进的民族文字,试行效果好,受多数群众欢迎的,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推行”的精神,国家民委和中国社科院将于今年秋季对其进行验收。为此,我们对该种文字的试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现报告如下:一、黔东苗文试行的社会背景苗族有万。多万人口,主要分而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等省区。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苗语分湘西、黔东、川黔滇等三个方言。黔东方言…  相似文献   

9.
《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二期上刊登了龙致光同胞写的《苗语与世界语》一文,开头部分有一个不小的错误。文章简单介绍了苗族及苗语的基本情况后,写到:“正因为如此,1956年创制与改革的苗文就有四种(指国内),其中的中部、东部、西部、即黔东、湘西、川黔滇三种是创制的,北部(即滇东北)苗文是改革的。这些苗文至今仍然在推行着,而且川黔滇苗文早已传出国外,在老挝、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苗族地区正式列入了学校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苗语词汇中,状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词。汉语虽有状词(如亮堂堂、笑眯眯、厚敦敦、硬梆梆中的“堂堂”、“眯眯”、“敦敦”、“梆梆” 即属此类),但却没有把它列为独立的词类。有的语言学家把汉语的这类词叫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苗语的状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它主要同动词、形容词结合,表示事物的情貌、速度、声音、形态、颜色、气味以及人们的内心活动等。在句子成分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作状语。本文仅就大方县六寨苗语(属川黔滇方言)的状词加以论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进行苗语方言的语音比较时,是以方言间有同源关系的词或词素(几乎全是单音节的,我们称之为“字”)来进行比较。用来作比较的同源字当然是越多越好,并且还必须是真正的同源字。那些表面上语音相似、词义相近的非同源字,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排除,否则会出现一些例外,以及对例外的主观推测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苗族社会历史的研究中,“盘瓠”是一个颇有争论,尚待正确解决的重要课题。据我们所知,从汉晋以迄近代的许多著述。都有关于“盘瓠”传说的记载,而在今属于苗瑶语族的瑶,畲以及部分苗族(主要是操苗语东部方言,居住在今湘西和黔东北的部分)中,直至解放前后,确实还保留有崇拜“盘瓠”的习俗。其影响所及,以今川黔湘鄂交接一带为中心,几乎遍及于浙闽粵赣桂川黔湘鄂滇各省,甚至东南亚的某些地区,也有“盘瓠”传说的传布。  相似文献   

13.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不但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还保留着自己古老而丰富的语言。但就其文字来说,则是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诞生的。经过多年的试验推行,实践证明,文字本身是科学的,群众也是欢迎的。但由于苗文是一个新生事物,加之西部方言(即川黔滇方言)地跨川、黔、滇、桂数省、区,土语分歧较大,因此在文字规范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笔者在编译小学苗语文课本时的一点体会,对苗语西部方言标准语的自身完善和发展方面,略谈一下词汇丰富的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普定县坪上区的苗族自称为moη~(55)。他们绝大多数与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杂居,有的并相互通婚,故文化艺术、生活习俗、语言等也相互有影响。他们除了必要的交际时用汉语外,其内部的交际主要是用自己的母语。 贵州省普定县坪上区的苗语是属于川黔滇方言的第一土语区(按王辅世先生的分法)。在这个语区里除个别村寨的语言有微小的区别外,绝大多数的语言都是相通的。其使用人数(包括织金县在内)约有372,210人(八二年人口统计)。其次,本土语与安顺、平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二月,我参加了第二次贵州省民族综合考察工作队,对榕江县八开区八开公社高同大队苗语进行了调查。又了解了八开公社格榄大队、摆赖大队和该区计划公社摆拉大队、兴华公社高排大队苗语语音的简单情况。 我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该地区苗族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特点以及语言使用情况。其目的:一是为今后苗族语言的比较研究积累资料,二是为在该地区试验推行苗文提供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以使这种语言区别于那种语言。苗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相比差别较大,但和古代汉语相比,却有很多相同相似之点,这是什么原因呢?值得引起重视。不久前,有人已从词汇、语音方面论证过苗语和古代汉语的关系了,因此,本文重点只谈谈苗汉语法的相同点。下面我们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养蒿村的苗族(以下简称苗语)为依据,重点将苗汉语法的相同相似之点作一次比较研究,不当之处,务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苗语黔东方言(简称:苗语)词的结构,就音节而言,可分为单音节调和多音节词;就意义而言,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其中大部份单纯词系单音节词,尚有少部分单纯词为多音节词。合成词全是多音节词。  相似文献   

18.
西部方言区苗族无论在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诸方面较之东部和中部方言区的苗族都要复杂。其内部按语言、服饰、生活环境等分成许多“支系”。这些“支系”有的是他称,有的是自称。六寨苗族就是西部苗族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的一员,“六寨”的名称是由有青山寨、大寨、新开寨、华匠寨、新寨、五龙寨等6个大苗寨而得名。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诸方面完全一致,邻近其他民族习惯称这里的苗族为“六寨苗”。1936年红军长征经贵州毕节时,华匠寨的王义佳等人曾率领苗民投奔红军,在红军首长王震等同志的关怀和帮助下,成立了“苗民自卫队”,在六寨苗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六寨苗族自称mo~(43),主要聚居在大方县瓢井区的兴隆、八堡、新开、菱角等乡。所操语言属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六寨苗族的人口已经达6000人。六寨苗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就文化教育而言,据不完全统计,97%以上的妇女(包括6岁以上的女孩)是文盲,50%以上男性是文盲或半文盲,中学文化程度的只占总人口的4%,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口的0.3%。从语言使用情况看,内部交际都用苗语,因此,25%左右的人不会讲汉语,20%左右的人听不懂汉语。本篇音系,就是按六寨苗语整理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苗语有没有形态?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人谈及。我认为苗语(指湘西方言,下同)是有形态的,词缀就是它的形态标志。苗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都有词缀,其中又以名词的词缀最丰富。什么是形态学?岑麟祥教授说:“形态学这个术语有两种意义:一指语言中在历史上形成的词的变化形式的系统,一指研究语法科学中词的变化形式的系统,即指研究词的构造和词的变化的那个部门。”岑教授又说:“应该认为构词法是在语法学和词汇学之  相似文献   

20.
凡是拼音文字都必须有个正确拼写的方法,通称正字法。本文想就苗文的正字法问题,谈谈个人的不成熟的意见。 党和政府于1956年给苗族创制了三种方言文字,改革了滇东北次方言(当时叫滇东北方言)的老文字。各种文字都是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现在各种文字都在试验推行。我们在创制文字时,曾明确规定各种文字的基础方言(对苗族的方言文字来说,应称为基础土语)和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