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简略地探讨了东南亚的民族文化对该地区民族主义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除了外来民族的民族主义以外,东南亚最重要的民族主义有两种类型,即国家层次上的民族主义和地方或部族的民族主义.就文化而言,除了外来民族的文化以外,东南亚也有民族国家的文化与地方或部族的文化这两种重要类型.本文从两两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四种不同的作用和影响模式,试图解释东南亚民族主义的文化基础,以利于对该地区民族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站在历史的角度厘清现代韩国民族主义反体制的性质。历史上,韩国的民族主义是以抵抗国家反体制运动的身份确立自己的地位的。开港以后,当时的统治阶层们试图建立近代国家。这种尝试失败后,国家的权力被日本抢走。作为日益走向衰亡的国家的替代品,一部分知识分子鼓吹由精神构成的国家、国粹,而作为维持它的主体,则提出了民族或者同胞的概念。因此,民族成了建立国家的主体,并在殖民地时代以独立运动、在解放后的分裂局面下以统一运动的形态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孟族是缅甸重要的少数民族,与缅族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缅甸独立前,两族关系较为和谐。在缅甸争取独立过程中,缅族民族主义者与孟族民族主义者共同反对殖民统治,争取缅甸的民族权利。伴随缅族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孟族民族主义也开始兴起,造成了缅族和孟族关系的分化。在追求缅甸政治独立的共同目标下,民族诉求及争取独立方式的差异,使原本和谐的缅、孟两族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4.
姚历 《法国研究》2013,(1):18-23
民族主义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是18世纪欧洲现代化的重要现象。然而,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现实使得彼此之间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民族国家形成的方式迥异。法兰西民族主义孕育于启蒙时期,洋溢着对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呼求。法国大革命将这种理念具体到了国家和民众之上。虽然民族主义复辟王朝历经了一些曲折,但随着七月王朝的建立和同时期工业的快速发展,民族主义又再次复兴,而法国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开始出现重大转蛮.民族国家№随乡确寺。  相似文献   

5.
当前,俄罗斯境内的民族主义方兴未艾。俄罗斯民族主义对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起来。本文从地理因素、历史文化以及民族自豪感等角度来分析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王箫轲 《当代韩国》2015,(3):121-126
<正>韩国是一个民族同质性极强的单一民族国家,韩民族也以性格鲜明、作风顽强闻名于世。韩国的民族主义与韩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相伴相生,韩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经由历史传承、国家独立、经济起飞等这些因素的塑造,形成了当代韩国民族主义的基本形态。同时,民族主义在韩国是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其不仅对国家经济腾飞起到过巨大的助推作用,也对韩国对外政策的制定、韩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吉林大学国际政治系王生教授的《当代韩国民族主义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地研究韩国民族主义的著作,该书对当代韩国民族主义的诞生、演变、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刻、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应对韩国极端民族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战前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伴随着原住民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而产生,又伴随着原住民民族主义运动各派系的分化而演变。对此,笔者曾经指出:俯瞰这一历史阶段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虽然是“一党一观”、“派异观异”,但却可归结为“原住民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民族主义思想及运动具有久远的历史根源。独立建国后,为实现巩固民族国家、强化政治认同的目标,乌克兰部分民族主义政治家在国内治理方面推行了若干极具民族主义色彩的政策措施。在当前的乌克兰政治变局中,极端民族主义政治势力发挥了重大影响。总的来看,冷战后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政治诉求,在实践层面上与乌国内社会现状严重脱节,加剧了各族群、各地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乌国内局势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再论东南亚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民族共存具有多文化并存的内在含义,文化上的相互容忍与适应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在此情况下,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民族国家对外抗争强权.另一方面,文化上的相互歧视与排斥导致民族矛盾与冲突.在此情况下,民族主义的矛头转而对内,亦即一国之内各族间的相互排斥.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性,但民族国家内的各族文化也存在着共性.强调共性同时又承认各自的特性,易于培育出一致对外的聚合型民族主义;过分强调特性而忽略共性,则易于导致内哄内斗的离散型民族主义.在东南亚,民族文化的双重性与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内在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0.
岳鹏 《欧洲研究》2015,(3):113-129,8
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常被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解释当下民族主义的最新发展。由于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变化的范围很小,因此本质上只是一个常量而非变量,无法对民族主义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发展给出完整的解释。本文以苏格兰独立公投为视角进行分析,揭示了导致这次公投事件发生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即苏格兰民族政治权力扩大与自由市场下经济实力衰弱的矛盾、身份认同递减规律与英国外部威胁长期缺失的矛盾,以及金融危机后英国经济低迷与苏格兰未来美好前景预期的矛盾。这三大矛盾本质上是制度上的民主政治与自由市场的矛盾、身份上的自我认同与现实位置的矛盾,以及利益上的实际所得与心理预期的矛盾。正是这三大结构性矛盾,产生了当下的苏格兰民族主义,并成为推动民族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俾路支民族主义接近族裔民族主义,具有极端化的潜质.长期以来,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在政治上缺乏话语权,经济上贫穷落后,文化上受"萨达尔"制度的影响而封闭、守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俾路支民族主义逐渐极端化,表现为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其他民族利益的"民族利己主义"、拒绝外来民族和文化的"民族排外主义"以及割断历史、文化联系以谋求独立的"民族分离主义".俾路支民族主义极端化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俾路支利己主义者将该省的资源和经济走廊项目视为民族私产,追求俾路支人利益的最大化,不顾走廊的整体性和宏观性,片面强调公平,影响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进度;俾路支排外主义者认为外族人参与俾路支省的经济开发会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危害俾路支人的利益、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因而破坏经济走廊形象,降低了当地社会对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的参与程度;俾路支分离主义者将经济走廊视为掠夺俾路支省资源的阴谋,频繁发动针对经济走廊项目和中国人的恐怖袭击,威胁着经济走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范若兰 《东南亚研究》2006,(4):47-50,46
在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伊斯兰教和民族主义是两面重要的旗帜,伊斯兰教集团和民族主义集团是两股重要的领导力量,双方在抵抗荷兰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上目标一致,相互合作;但在领导权和立国理念上意见相左,互有冲突和争论。最终民族主义占上风,建立了以“潘查希拉”为基础的共和国。本文主要探讨印尼独立时期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重点在于双方的争论和结果,并分析其根源。  相似文献   

13.
法德两国作为西欧两大国家,虽互为邻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主义类型: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位于法德两国的边界地带,该地主权归属经历了法德两国多次的争夺,谱写了一部微型的法德民族主义发展史。20世纪,法德和解,彻底解决了一个世纪以来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争端,揭开了两国民族从宿仇转为合作的新篇章,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同时为全世界处理边界领土争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在西方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领域。本文以托克维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为线索,以期从一个层面阐释现代法国民族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特征及其对当前中国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光复与解放──朝鲜民族摆脱日本殖民统治50周年陶炳蔚今年8月15日是朝鲜民族摆脱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奴役统治50周年。50年来,朝鲜民族本应同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的祖国,但却在分裂与对抗中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本文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某些片断和侧面的...  相似文献   

16.
转轨时期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内和国家层面对转轨以来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国内层面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民族、宗教和极端民族主义问题。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表现为对国家安全的敏感和重视,其目的一是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二是鼓舞民众的斗志,减少失落感;三是从文化和心理上与两个邻国划清界限;四是引起世界的关注,扩大国际影响和地位,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7.
苏联的崩溃,是8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内外交困的自然延伸。在众多的瓦解因素中,民族问题是重要的促动力。民族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苏联民族政策的长期失误,一是民族主义的高潮,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二者构成的互动因果键,又是苏联瓦解的重要原因,其中民族主义是更直接的推动因素。在此意义上,解体是苏联在民族主义的冲击下的必然选择。但这种选择却不是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问题是俄国思想界长期讨论的主题。俄国学者1916年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中提出和讨论的哲学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1)民族主义的本质是爱欲,本身无善恶;(2)民族情感不应是盲目情感,而应服从道德规范;(3)民族情感既是爱欲也是道德义务;(4)民族情感高于伦理道德,具有审美属性。对民族性的认识不仅是客观的科学研究,而且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前提——从唯名论立场来看,民族性是一个集体概念或逻辑抽象物;从实在论立场来看,民族性是一种实在的精神有机体。  相似文献   

19.
庄宇 《俄罗斯研究》2023,(6):117-140
19世纪初德意志浪漫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史观在东欧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多民族国家内部矛盾逐渐升级,民族主义问题成为俄罗斯帝国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之一。俄国西南地区深受波兰民族主义运动影响。19世纪20至30年代,沙皇政府武力镇压民族运动,强力推广俄罗斯化政策,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在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处于夹缝中的乌克兰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9世纪中后期,借俄国地方史编撰的契机,经乌克兰民族知识分子的阐释,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特别是历史学家科斯托马罗夫和格鲁舍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和政论的出版,使乌克兰地区完成了从民俗学到史学的民族历史文化建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乌克兰民族主义叙事框架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20.
战后东南亚有两大民族主义思潮,即当地民族主义思潮和华人民族主义思潮。两股思潮最终目标不同,终于导致冲突,最激烈的表现形式是排华。排华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文化背景,并因殖民主义者的挑拨利用而加剧。战后的排华更多的是当地民族上层民族沙文主义的表现。华人应克服本身的弱点和各种障碍,以融合于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