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国大陆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都在感叹:办企业真难。在温州,这个中国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地区,面对大批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挑战,一些国有企业显出种种窘态。然而不同的是,浙江温州东方集团公司这家大型国有企业却虎虎有生气。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实现这一改革思路的关键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入社会主义市场中发挥支柱作用。其中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是确立国有企业经营权,这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一、确立国有全业法人经营权是国家投资获得效益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投入一定的资金创办的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单位,…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力产权的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教授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是从冲破旧体制转到建立新体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大批国有企业已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连干部学刊》2014,(2):19-20
时间:1993年11月11~14日 会议背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五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此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改革历程,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能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构建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明确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7.
今年5、6月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长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发表了《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他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要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果失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  相似文献   

8.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将伴生出一个新的问题,即企业重组会带来大量的下岗人员,他们主要是那些破产、被兼并或被收购的企业中的富余人员,由于企业重组,这部分人不为企业所需要而被剥离出来。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就不能建成现代企业制度。职工下岗现象并不是企业改革造成的,而是经济建设和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造成失业和下岗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企业制度的变革和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顺利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只有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才能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这一要求,新阶段企业改革将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要求进行,把国有企业塑造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一样,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深入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今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显得非常迫切。但中国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1.
在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温州,改革发展中崛起一家国有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年年上台阶,年年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典型。它的实践证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体制下,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下,国有企业照样可以搞好。这家国有企业名叫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前身是1974年由滕增寿同志领头办起来的玻璃钢建材厂。1984年4月,滕增寿同志重新出任玻璃钢建材厂负责人,经过15年的发展,公司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地方小企业成为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12.
所有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真正的攻坚战阶段。国有经济改革成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完善我国新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改革,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种改革在近二十年中曾采取了许多步骤,收到一些效果,特别是农村的改革,效果明显、突出。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老大难"问题。二是在原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非公有经济发展很快,逐步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所谓非公有经济是指市场经济体系中公有经济范畴以外的,以私有经济为经营基础的社会经济形式。目前,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建设资金来源,增加社会财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改变国有经济的外部环境,为国有经济改革,特别是县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出了新的条件。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对县属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方式正在由过去的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企业经营围绕着资本保值增值进行,资本收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目...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中国的事情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伴关系全局的大事,要搞好它,关键也在党。我们知道,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政权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搞好国有企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为深化改车、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相似文献   

16.
浅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国家根据国情依法强制并结合人民群众自愿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福利性和社会公正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体系。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推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之一杨宇白,陈翔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分配制度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进入整个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新阶段。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目标是,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  相似文献   

19.
本刊曾经多次报道过中国国有企业。这一期,我们再向读者推荐本刊记者撰写的《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文。这篇报道给读者朋友传达了一个信息:中国国有企业正在探索多种手段的改革,以摆脱目前比较困难的境况。我们之所以就国有企业这一主题反复作报道,是因为不少读者朋友关注中国国有企业的命运,是因为国有企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为中国提供了60%的财政收入,吸纳了三分之二的城镇职工就业,在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中国的国有企业是随着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渡过国有企业改革的“阵痛”上海市体改办综合处处长耿鸿福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难的“攻坚战”。从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到承包制,还没真正使国有企业形成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