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9风波"过去后,不少青年戴起毛泽东像章,捧起毛泽东的书籍,挂起毛泽东的画像:他们在寻找毛泽东.这种现象已引起不少人注意,其中的青年心态也有人透视过.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青年"寻找毛泽东",只有联系社会的发展运动,联系具体的历史过程,才可能得到较全面的解释,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青年的现状并由此预测他们的未来.这一代青年是从"毛泽东"那里出发的.中国的革命和共和国的成立,都和毛泽东分不开.对于这位伟人,革命胜利和共和国独立的奇迹给他魁伟的身上雕下无数道光芒四射的金环,使亿万大众脱离了水深火热的困境之后,在无比的感激里仰望.整个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伴随中国革命而成熟起来的以毛泽  相似文献   

2.
俞秀松与施存统,是早期共产党人和青年团员中,为大家熟悉的党的青年工作领导者.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创建,同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努力密切不可分.本文试从两个角度探讨两人在建团中的地位与作用:(1)从第一个"工读互助团"到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看他们在实践中"想急进"的转变和影响.(2)从尽心竭力完成党分配做的青年工作,看两位团的书记革命主动性、配合性、战斗性所起的以身作则作用和指导作用.(一)"五四"时期工读互助团出现在中国大地,正是当时国内形形色色"社会主义"中一种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学术卡片     
针对大学校园中"寻找毛泽东"热,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势利导.首先,"寻找毛泽东"要逐渐向"学习毛泽东"转化.要引导他们把"视点"从毛泽东"私生活"转向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通过对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认识,逐步升华到对领袖、对伟人的深刻理解和敬佩.如果这种"寻找"停留在现在水准上,"毛泽东热"便不会持续和发展.其次,"寻找毛泽东"要从大处着手,但又要从小事做起;既要全面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好毛泽东有关青年问题的几篇论述.再次,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出发,用毛泽东过去一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积极地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用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化、网络传播及文化断裂等角度,分析了"抱抱团"现象出现的原因,探讨了"抱抱团"现象所折射出的当代青少年的媚洋心态、社会逆反心态及追新求奇心态,最后就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这个改革的"新生儿"在以其稚嫩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曾引起不少人的鄙夷或不屑一顾.人们曾给它冠之以不少与职业高中生心理不相容的名称:"社会低能儿训练中心"、"五类苗"(重点高中一类、中专二类、普通高中三类、技校四类、职业高中五类)等等.面对这些沉重的让人难以负荷的"十字架",热血奔流的职业高中生没有沉沦,他们在社会的"阵痛"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渴求理解,希望得到理解是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呼声.矛盾的心理:既不自卑,也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1,(14)
9个国家局被裁撤,两万余工作人员当中只留用1200多名,其他的人一律被推向市场。面对此次机构改革的去留问题,所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同志是怎样想的,是如何对待的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人表示理解和支持此项改革,对于去留问题,他们心态表现得相当平和。被  相似文献   

7.
吴可  孙博 《小康》2004,(2):74-74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部落,就开始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官。社会总是要有人搞政治的,搞政治就得想办法当官。对一些人来说,当官升官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来说,社会上的官职总是太少或太小了。因而,想当官就得跑官,就得先让人家认识自己。什么动作都不搞,突然有人让你当一个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用经济学分析,跑官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事出有因,合乎情理。握有选票或有决定权的人,假如不了解你,或压根儿就不认识你,你不跑,不向他们传递你的信息,他们如何选你做官?所以,跑官本身并没有错。不论哪朝哪代、中国外国,做官都需要"跑"的。不过体制不同,跑官的路径也不同。有的往上跑,有的则往下跑。  相似文献   

8.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几年大学校园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热潮",从"琼瑶热"到"三毛热",从"萨特、尼采热"到"弗洛伊德热",从"麻派"、"商派"到"托派"……几乎一个学生就有一个热点."89风波"之后,大学生们经过学习、反思、提高,又在大学校园里自发地兴起了80年代最后一个"热潮"——"研读马克思、寻找毛泽东热".许多大学图书馆落满灰尘的马列、毛泽东著作被借阅一空;新华书店多年无人问津的马列、毛泽东选集成了大学生们的"抢手货";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传记被大学生争相传阅;有些以往想方设法逃避马列主义原理课的大学生现在却自觉自愿地有组织有计划地成立了马列学习班、读书会.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研读马克思、寻找毛泽东热".对此称谓人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中,我注意不把正确的观点和认识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有时,我专门组织讨论,以引起不同观点的争论,让他们在争论中去寻找。而要引起争论,必须在同学中形成一种敢于发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矛盾论》所讨论的"对立统一"的宇宙观以自我决定的思想为精髓,它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本体论维度;《实践论》等著作将"必然王国之变为自由王国"的过程描述为"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的循环过程,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实践论维度;"自觉的能动性"等范畴将自由理解为人的本质,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人学维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学倾向,从认知和心理活动出发去解释语言活动,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潮流。其中,较引人注目的语用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论",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交际和话语理解过程提出新的认识,而他们的学生Ernst-Angust Gutt更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理论进行专门研究,从新的视角出发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晓睿 《求索》2012,(6):199-201
通过将巴赞与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理论的不同观点分别阐释后,从中寻找到他们之间的不同,是在于对电影本质、本源的不同理解。从这一不同理解中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根源上来说是不同派别的哲学观、世界观对两位大师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但又往往不被学者见微知著,从而使得对蒙太奇的研究拘泥于片面细节的龃龉之上。由此可见,并非是蒙太奇变化多端,而是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以有太多种角度,爱森斯坦与巴赞在各自的角度上做到了尽善尽美,但也正是由于他们过分的专一于一个哲学视点,而造成了眼界上受到局限,但这种限制不可不免。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又逢一个春天,又逢全国"两会"召开,住房保障、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生态城市、环境友好、政府职能转变等字眼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都对城市管理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 带着总理报告中的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正>有句老话说"新官不理旧账",意思是新上任的官吏对前任经手的案件不会主动重审,更不会主动翻案,否则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从现代领导履职的角度和对领导干部"三严三实"的要求来说,可理解为"新任领导对前任领导任期内发生的一些业务没有积极进行处理""对前任领导任期内出现的一些矛盾或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想也不愿意去化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任领导的政绩观存在偏差:问题是前任留下的,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秋天开始,"工资条"开始高调出现在网络中各大论坛和博客上.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资条贴在网上供大家比较参考,这一举动被网友们笑称为"晒工资".根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2769人参加)显示,44%的受访者注意到了网上"晒工资"一事.(2月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6.
从去年秋天开始,"工资条"开始高调出现在网络中各大论坛和博客上.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资条贴在网上供大家比较参考,这一举动被网友们笑称为"晒工资".根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2769人参加)显示,44%的受访者注意到了网上"晒工资"一事.(2月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人"遭到伦理学界的质疑和批评之后,罗尔斯又提出了"政治人"的概念。其实,无论是提出经济人的经济学家还是提出政治人的罗尔斯,他们都把人性看成是综合的人性,并且认为经济人或政治人只是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因素),他们只是想从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合乎逻辑地建构自己的经济学说或政治学说。伦理学界纠缠于经济人(从逻辑上说政治人现象也是一样)之具体的人性内容和可能性而对经济人的质疑与批评是一种囿于伦理学传统视野的做法,若要换一种新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经济人、政治人现象的出现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伦理学提出的新的挑战,正确地对待这一现象既会丰富伦理学的人性理论,也会丰富伦理学道德主体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强以华 《湖湘论坛》2018,(5):168-176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人"遭到伦理学界的质疑和批评之后,罗尔斯又提出了"政治人"的概念。其实,无论是提出经济人的经济学家还是提出政治人的罗尔斯,他们都把人性看成是综合的人性,并且认为经济人或政治人只是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因素),他们只是想从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合乎逻辑地建构自己的经济学说或政治学说。伦理学界纠缠于经济人(从逻辑上说政治人现象也是一样)之具体的人性内容和可能性而对经济人的质疑与批评是一种囿于伦理学传统视野的做法,若要换一种新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经济人、政治人现象的出现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伦理学提出的新的挑战,正确地对待这一现象既会丰富伦理学的人性理论,也会丰富伦理学道德主体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理论创新,走自己的路"是贯穿于"三个代表"思想的灵魂,是我们党80年来最根本的历史经验.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首要的是解放思想、理论创新、走自己的路.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走自己的路"在今天的丰富含义,深刻认识今天我们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紧迫性,深刻反思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错误和教条式理解,自觉地把思想从各种不符合实际的观念框框中解放出来,以创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开创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周易》研究转型期的著名学者,郭沫若、高亨的研究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基于史料,在"经传分治"思想的指引下,以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方法论为指导,给出了各自"见仁见智"的诠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周易》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一些新理解、新诠释和新阐发出现了许多分歧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两位学者的思想精髓,从而把脉21世纪中国《周易》研究的"度"与"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