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10月,杨尚昆接替李富春开始担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1948年5月,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改为中央办公厅,杨尚昆任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副秘书长,直到1965年11月。他围绕为党中央服务这一宗旨,兢兢业业、上承下达,在中办主任的岗位上工作20载。  相似文献   

2.
李欣  王凡 《党史博览》2007,(7):30-36
1945年10月,杨尚昆从李富春手上接过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到1965年11月接到调往广东工作的通知,在中央办公厅主任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0年.这在中央办公厅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对于杨尚昆的革命生涯而言,也是特别值得追忆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前,杨尚昆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这个贴近毛泽东的重要岗位上,他宵衣旰食工作了20年。1966年5月,杨尚昆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和彭真、罗瑞卿、陆定一被诬为"反党集团",从批斗、审查到监护,时间长达12年。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中央领导在会上宣布:"经过复查,过去把杨尚昆同志定为阴谋反党、里通外国是不对的,应予平反。"并且决定"恢复杨尚昆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分配工作"。  相似文献   

4.
倪良端 《湘潮》2006,(8):14-15
几句见面话,拉近了留过洋而实践经验“不丰富”的杨尚昆与行伍出身、战功赫赫的彭德怀的距离1933年底,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派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杨尚昆从瑞金赶到红三军团报到。在军团指挥部,穿着一身褪色的军装,打着整齐的绑腿,面含笑容的红三军团团长彭德怀迎上前握住杨尚昆的手,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欢迎,欢迎你呀!我代表红三军团全体指战员欢迎你到任!”有点腼腆的杨尚昆诚恳地说:“带兵打仗我是外行,到中央苏区的时间也不长,望你多多帮助。”爽直、谦逊的彭德怀说:“我年龄虽然比你…  相似文献   

5.
丁艾  张盈 《红岩春秋》2011,(5):44-45
“老烟枪”一名,是杨尚昆的家人给他取的绰号。为何叫他“老烟枪”呢?一是指他的烟龄长,二是说他的烟瘾大。据杨尚昆本人的介绍,他吸烟的历史当追溯到1928年。那时,杨尚昆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了业后,被分配去做俄语翻释。由于这工作在接待宾客中都有香烟供给,又要经常加夜班,  相似文献   

6.
闵睿 《党史文汇》2023,(6):50-53
<正>李培斌(1965—2015),山西阳高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阳高县马家皂乡司法助理员、龙泉镇司法所所长,并兼任阳高县信访中心主任、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常务理事等职。2011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获2012年度法治人物“年度特别贡献奖”。  相似文献   

7.
卢获 《广东党史》2004,(4):5-11
办特区“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一看”1984年1月,北国虽然仍春寒料峭,但南国却繁花似锦,春意盎然。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杨尚昆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刘田夫的陪同下  相似文献   

8.
周勇 《党的建设》2011,(6):62-62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之时,共产国际派代表指导并出席了会议,他们将中共“一大”文件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195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访问莫斯科,要求苏共中央把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经过仔细研究,答应交还一部分。于是,杨尚昆从莫斯科带回了几箱档案。这批档案作为党内的重要机密,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9.
《杨尚昆日记》是杨尚昆同志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宝贵遗产 ,生前已交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加以编辑后出版。杨尚昆同志一生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 ,从 1 948年至 1 96 5年 ,即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是中国的历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杨尚昆在担任中办主任这一重要职务期间写下的日记 ,真实地记述了这十几年间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大事 ,详细记录了中央一些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 ,同时也涉及他的家庭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许多内容都是鲜为人知的。经授权 ,本刊独家首次选载《杨尚昆日记》。本期选载的是关于 1 949年 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分。除对个别错漏文字作了订正外 ,均保持日记原貌。  相似文献   

10.
我叫牛燕军,现年34岁,本是武陟县北郭乡西余会村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2008年10月,在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肩负着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期盼,我走上了村委会主任的岗位。2011年11月,在新一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我再次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并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相似文献   

11.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揭发出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阴谋反党集团”问题,四人被革职审查,被定为“彭罗陆杨事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节俭,不务奢华,在使用筷子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上,就表现了他简朴的生活习惯,以及他“甘心做平民,不愿做天子”的崇高人格。 1949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里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你们准备一下。”毛泽东很少留客吃饭,更少亲自吩咐工作人员提前准备,这次如此重视,来客自然特别。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很快准备完毕。此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走进餐厅巡查,当他眼光触及桌面上那用旧的瓷碗,特别是那几双霉变后黑乎乎的竹筷子时,觉得毛家餐具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便对卫士李家骥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小李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主任,主席反对摆阔哩。”杨尚昆说:“这次例外,不然人家会笑话我们的。”  相似文献   

13.
正遵义会议之后,中央命令刘少奇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的军团长是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父亲任政治部主任,也没说是中央代表,应该是服从军团长和政委的。杨尚昆主席晚年时见我说:"我跟你父亲非常熟,在莫斯科,他  相似文献   

14.
在陕北富县毛泽东 交给汪锋三封密信 1935年11月下旬的一天,陕北根据地,雪后天睛,空气格外清新。王首道来到汪锋住的窑洞,要他立即到前线总指挥部接受新任务。汪锋是陕西兰田县人,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刘志丹领导的渭华暴动,曾担任过红二十六军政委。 红军前线总指挥部驻扎在陕北富县西边退套塬东村。村东有一排五孔土窑洞。南面三孔窑住着毛泽东、周恩来,北面住的是前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杨尚昆先安排汪锋住下,并对汪锋说:“你是主席调来的,工作由主席给你当面指示,你先好好休息。”  相似文献   

15.
杨尚昆是1940年底从太行回到延安的,一直到1947年撤退。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本文试着对杨尚昆在延安的工作和生活作一简述。“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召了回来。但皖南事变的发生,使形势骤然紧张,会期被迫推迟,杨尚昆等也就留在延安。杨尚昆回到延安不久,中央决定由他协助王稼祥管理华北委员会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改组,他仍任北方局书记…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45年到1965年,杨尚昆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是中南海大小事务的总管。中南海里每到周末,就会在位于颐年堂旁的春耦斋举办小型舞会,放映电影,或者请空政文工团等来演出。后来,每周三也开始举办演出和活动。几乎每场活动,杨尚昆都会在场。罗瑞卿之子罗箭觉得他像"阿庆嫂",总是在忙忙叨叨地张罗。谁家的人来了,谁家没来,他都要清点到。无论老干部是否在京,或已去世,只要家属住在中南海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2,(22):28-29
中办秘书怎么当? “中办的工作无非是三大块。秘书性工作这一块最大,包括文书处理、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会议组织等等,后来还增加了信访工作,总之,包罗万象。”中办原主任杨尚昆曾说。  相似文献   

18.
17、解放后我军首任总政治部主任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便通过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报告了中央。中央立即决定要他转到北京继续休养。这年的八、九月间,病情稍有好转后,中央决定他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得知…  相似文献   

19.
在村干部带动下,大批农民卷入高利贷漩涡,成为这场骗局中“被割掉的爪子”。 这一次,被杀的是警察。 2012年11月22日夜,四名江苏徐州警察在山东邹平县遇袭,一死一伤。主谋是邹平韩店镇颜家桥村村主任刘斌。  相似文献   

20.
在原空军副司令员何廷一将军家中,我看到了何老为悼念杨尚昆所作的挽联:“任劳任怨名传万古,尽职尽责功盖千秋。”从中了解到他和杨尚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