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隔山 《党课》2010,(5):108-10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19日,溥仪在奉天(今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虏。在押往苏联赤塔市的途中,溥仪的仆人带着两个大皮箱,显得很沉重。苏军士兵原以为里面装的是皇帝的龙袍等物品,就要求打开验查,  相似文献   

2.
溥仪于1906年农历正月14日出生在北京醇王府,1908年农历11月9日登基为清朝第十代皇帝(宣统)。1931年26岁的溥仪被日本弄去当“满洲国”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时溥仪逃亡,后被苏联军队逮捕;1950年被遣返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底被特赦,以公民身份参加国家建设。此时溥仪已是53岁,孤身一人。他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重新成家立业,安度晚年,充分享受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欢乐。“你要成立一个家嘛!”毛泽东在日理万机中关心晚年溥仪婚事溥仪原来有个…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12):113-114
史书上最早关于长春的记载是:“清嘉庆为管理入口,设长春厅。光绪时设长春府,民国改长春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利用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从1932年至1945年,溥仪在长春度过了13年4个月零8天的傀儡生涯,如今长春的许多街道、建筑仍可见大量的伪满洲殖民遗迹。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援助中国人民驱逐日本侵略者,加速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是起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探讨。一、苏联出兵东北,促使日本迅速败降。1945年6月,日本还在准备“本土决战”,这一方针是以使苏联对战争保持中立  相似文献   

5.
王学亮 《党史纵横》2010,(10):41-43
1912年2月12日,六岁的溥仪在隆裕太后的监护下,举行最后一次朝仪,正式宣告退位。这标志着腐朽的清王朝的落幕,统治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1932年2月末,退位后的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在沈阳(当时称为奉天)举行的所谓“全满洲会议”,宣告东北独立。3月8日,溥仪在长春举行就职典礼,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  相似文献   

6.
爱新觉罗· 溥仪(1905—1967年)——中国末代皇帝。1911 年辛亥革命后被迫退位,1932年与日本军国主义者勾结,任伪满“执政”,1934年称“满洲国”皇帝。1945年8月日本战败,他被苏联红军俘获,1950年引渡回国,在东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获特赦,1961年起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当选为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 1967年10月17日,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二弟溥杰的耳边艰难地说:“真想再见总理一面啊!”为什么末代皇帝会在弥留之际,表现出对共和国总理  相似文献   

7.
王学亮 《世纪风采》2010,(11):39-43
1912年2月12日,6岁的溥仪在隆裕太后的监护下,举行最后一次朝仪,正式宣告退位,统治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1932年3月,在日本关东军的扶持下,溥仪在长春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  相似文献   

8.
1947年12月9日,溥仪在苏联狱中写了一封“请愿书”,作了“深刻”的检讨,高度称赞苏联,并请求长期居留苏联。但苏联政府一直没有进行答复。1949年9月9日,苏联内务部部长克鲁格洛夫致信斯大林等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苏联提出要在旅顺建日俄战争纪念碑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侵略者,提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苏联雅尔塔和斯大林一起签署了一份秘密协定:打败日本后,将原来由日本人占领控制的中国旅顺交给苏联,苏联享有使用旅顺港30年的特权。这一协议是背着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签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21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这标志着我国重大自主创新工程ARJ21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完成,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在总装下线的首架ARJ21飞机白色机俸上,红包的“翔凤”二字分外耀眼,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是“翔凤”的四家制造单位之一,振翅待飞的“翔凤”同样凝结着沈飞人的辛勤汗水和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11.
1945年7月1日,丘吉尔原定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丘吉尔无疑是老资格的反苏派,早在柏林战场还处于激战之中的时候,丘吉尔就写道:“苏联是自由世界的致命威胁。”  相似文献   

12.
沙平 《世纪风采》2006,(11):47-47
1945年春,盟军举行大反攻,每天从天而降的如飞蝗般的美国炸弹,把日本夷为一片焦土,日寇末日指日可待。但困兽犹斗,日本军部于1945年4月5日令“大和”号巨舰出海,目标冲绳,“对美国登陆船队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完全占领东三省,东北1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陷入日本的统治之下。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的归属接收问题遂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为此,国共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东北争夺战。  相似文献   

14.
孔德生 《党史博采》2002,(11):13-14
毛泽东与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在1961年前从未谋面,也没有直接的交往,但他们在很早以前就彼此知道对方了。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作为伪“满洲国”的战犯被从苏联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对如何正确地处理战犯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像溥仪这样的曾经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有过重大影响的特殊战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我们连  相似文献   

15.
虎头要塞,是日军为推行“北边振兴”计划,以苏联为“假想敌人”,于1930年至1939年在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县虎头镇所修建的军事要塞,无论是规模还是兵力配备,都是前所未有的,被日军称其为东方的“马其带防线”。但是,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英勇的苏联红军以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从8月9日持续到8月26日,历时18天,终于摧毁了日军的这个“地下要塞”,全歼了日军第十五国境守备队,攻占虎头,获得了全胜。虎头要塞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南起边莲子山,北至虎…  相似文献   

16.
组建后勤机构 1945年8月8日,苏联履行雅尔塔协定对日本宣战。8月9日,就在苏联出兵的当天,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遵照中央的指示和朱德的命令,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约11万人,干部团(队)约2万人迅速挺进东北。  相似文献   

17.
青山 《党史博览》2006,(8):35-40,43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攻击。苏联出兵东北,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东北创造了“千载一时之机”。8月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连发七道命令,八路军挥师出关,展开了对东北的争夺。  相似文献   

18.
曾驾飞机在日本人头顶上扔过炸弹的青年飞行员陈允瑞,住在贵阳市瑞金南路深巷里一座老旧民宅二层的93岁老人陈允瑞,同一个人的两端,人生竟如戏剧般无常。七·七事变后,当时读高中的陈允瑞在贵阳报考民国空军士官学校第十二期,步入从军报国之途,高级飞行合格后,陈允瑞在轰炸飞行科结业,驾驶飞机赴日本扔弹,"风萧萧兮易水寒"!1945年9月,他赴美训练时,因为一次发动机故障,飞机起火,陈允瑞在美国治疗了39个月后回到了祖国,但脸、手、耳朵、鼻  相似文献   

19.
马九器 《求贤》2007,(11):27-27
从1945年到2007年,在一些人眼里,日本军国主义之“可憎”实质上已经更多转变为国民素质上的“可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可憎”井喷我们的口水,但对“可怕”,除了自省别无他路。自省不意味着忘记,而是为了让悲剧永不重演。那么日本国民的“可怕”之处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于2007年12月21日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这标志着我国重大自主创新工程ARJ21飞机的研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当天,ARJ21全球征名揭晓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翔凤”。3月份的首飞,对于国人已是并不遥远的期待。ARJ21是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特点设计研制的,适应在昆明机场等高原、高温地区起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