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胜  林奕兆 《当代党员》2012,(11):78-78
“臭一点”反而更健康。大家一般都会喷点空气清新剂掩盖卫生间难闻的气味,其实此举蕴致癌危险。  相似文献   

2.
2000年,“美女作家”席卷中华大地,美的或不美的,只要是年轻女性,写了两行字就全部跳上这趟“美女作家”专列。列车内拥挤不堪,气味难闻,自相残杀也就在所难免,但它招摇过市,对外还是起到了广告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3.
艾先立 《党课》2008,(7):92-94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对气味的认识或许还仅仅停留在好闻与难闻的表象上,但科学家们早就发现气味能使人兴奋,昆虫和动物在发情期也能通过空气传播自身分泌的“雌酮”和“雄酮”以吸引异性,我们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信息素。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名女大学生观察发现,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女生生理周期会趋于一致,包括朋友、室友甚至同一宿舍楼的女生,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4.
淼和吉两名学生身上坏毛病特多,老师的教育他们常常置若罔闻,班中无人愿和他俩同桌,无奈我让他们坐到了一起。几天后,吉向我诉苦,说淼身上发出的气味浓而难闻,并说一个星期没有见到淼洗澡换衣。  相似文献   

5.
百科     
“气味屏幕” 东京农业和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可传递气味的屏幕技术,能准确定位液晶显示屏幕上的食物图像并散发出该食物的气味。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遍布在显示屏上四个角落的凝胶颗粒,会随着空气流动而散发出气味,气流可以随着风向变换强度和方向,用户就可以体验到不同位置的气味强弱。  相似文献   

6.
人们大都喜欢鲜花,因为它除形象美丽令人赏心悦目之外,还有芬芳的气味。牛粪则不然。除用它作肥料的农民或草原上用它作燃料的牧民外,一般很少有人喜欢它。因它不仅形象难看,还有一股难闻的臭气。不过也有例外。前些日子从报上看到一则奇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日前探访多家影院,发现大部分电影院都拒绝外带食品进入,其中5家影院还在检票口摆上了"谢绝外带食品"告示牌。很多观众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拒绝外带食品,电影院有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是为顾客看电影创造舒适的环境。如果允许外带食品,不光气味难闻,还影响注意力,降低看电影的舒适程度。二是电影院特殊的经营方式所致。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6,(9)
正事情还要从十几年前的那个秋天说起。初中开学后不久,我们这些懵懂的孩子就发现班主任于老师对一名男生特别照顾。这名男生是住校生,瘦瘦小小,头发乱蓬蓬的,衣服油渍斑斑,身上还隐约地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一见到他就捂着鼻子躲到一边去了。可于老师总是笑眯眯地摸着他的头,隔三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上午鹏程社区9号楼业主向我反映楼下的下水道又堵了,一楼的下水往上返,气味难闻,希望网格员帮忙解决。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告知社区主任张素丽,张素丽马上联系市排污中心,不一会儿工夫,排污中心工作人员就来了,经过半小时的忙活,终于把下水道清理干净了。小区居民表示非常满意,我们也从中深深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一师一团"绿源养殖场",嗅不到难闻气味,也见不到蚊蝇乱飞,整个场区从饲料生产、喂饲系统、猪只管理、环境控制、废水处理全程实现了自动化。"绿源养殖场"的主人孟繁宾,50岁,一团养猪协会会长。在养猪行业摸爬滚打拼已有20个年头。1994年,孟繁宾从6000元起步,拥有了现在占地3.4万平方米、种猪500余头、年出栏育肥猪5100余头、年产放心肉400余吨、纯收  相似文献   

11.
草地情深     
正1935年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8月21日,红军右路军开始过草地。正在病中的周恩来随彭德怀率领的第三军(原红三军团)殿后。中央军委兵站运输部部长杨立三(湖南长沙人,后任军委总后勤部部长)也在这支队伍中。所谓草地,就是川西北地区的松潘草原,面积15200多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4000米左右,白河、黑河由南而北纵贯其间。由于排水不畅,积水而成的湖泊星罗棋布,形成大片大片的沼泽。沼泽内污水横流,气味难闻。多年的水草盘根锗节,形成一块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在2号航站楼设置了"气味地球仪",使游客可以在旅行前先闻一闻目的地的气味。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8日报道,这种神奇的"气味地球仪"能向旅行者提供泰国、南非、日本、中国和巴西的气味。其中,南非的气味融合了部落香熏、野草和麝香味,使人仿佛置身南非游猎冒险之中;巴西具有浓烈的热带雨林动物群气息;中国是结合寺院香火与桂花香,展现出东方味道;日本则是海草、贝壳、绿茶和龙涎香的混合气味;泰国是混杂了柠檬香草、生姜和椰子的气味。  相似文献   

13.
文明城市的公交站台上,乘客一路小跑的上车方式是司空见惯的,可公交车上的广播却是这样提示乘客的:“车辆进站,请在道沿上等车”;在一些保持着“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老旧小区,从路边经过,远远地就能看到白花花的一片小广告;在一座全国文明城市规模宏大的客运中心,车站匝道上一溜全是尿渍,有刺鼻的难闻气味,让人难以呼吸……类似上述情况还有很多。现实之中,我们有的城市一旦创建成功,真正评上了“全国文明城市”,便认为万事大吉,放松了对城市文明的保持工作。如果松一松、停一停,就会前功尽弃,出现反弹。  相似文献   

14.
门卫老杜     
崇新会 《党课》2012,(22):126-126
我们小区因物业费的问题,已有几任物业卷铺盖走人,几个月的垃圾在院子里堆积成山,恶臭难闻。终于,经小区大多数居民的同意,小区实行“自治”,老杜就是这时被大家推举为门卫的。他今年刚退休,家也在我们小区,愿意给大家看门。  相似文献   

15.
重庆记忆     
樊水 《当代党员》2009,(10):67-67
一座城市,住久了,就会生出一种眷念。一条路,走多了,就会留下一种熟悉的气味,而心灵里的那只昆虫,就会循了那气味,冬去春来飞。那天,我在两路口等车,久了,就生出幻觉,一些记忆中的往事晃悠悠朝我走来。  相似文献   

16.
卫宣利 《廉政瞭望》2010,(13):64-64
她的火气越来越大,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像是万马奔腾:卫生间的水池里丢着昨天换下的衣服,马桶几天没涮,泛着难闻的味儿,厨房的水槽里还留着昨天的洗碗水,油烟机上糊着一层油污,沙发上铺满了书报杂志,冰箱里的剩菜仍然没包保鲜膜……  相似文献   

17.
悦凡 《党课》2013,(4):100-103
在人们的观念中,植物不会思考,也没有感情,和石头没什么两样。即便是以慈悲为怀的出家人也认为植物没有情感,可以食用。然而,科学家却发现,植物感知世界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研究者发现有些植物可以辨别出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有些植物可以“记起”它们“父母”的经历。植物会使用它们的颜色和气味传播花粉、对付捕食者。有些植物还能计算出红光的两种不同色调的比例,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受到阴影遮蔽太多而需要长高一点儿。  相似文献   

18.
木心的心     
李东方 《廉政瞭望》2013,(22):70-70
读木心先生的文字,无论散文、小说还是诗歌,迎面扑来的是暴风雨过后大地散发出的泥土和青草的混合气味。素朴纯净,归真返璞,让心荡漾在安宁里。  相似文献   

19.
周霞 《党的建设》2013,(7):59-59
“装修完房间,打开门,一股刺鼻气味就扑过来了,肯定是污染超标……”闻味儿判断装修污染状况已被人们熟知。然而您可能忽略了,装修中很多没味儿的污染更要防。  相似文献   

20.
刘霄 《廉政瞭望》2014,(16):10-10
我曾到江苏某县的一个工厂参观,那里批量生产一种塑料制品。巨大的厂房里,机器轰隆隆的声音穿破耳膜,空气中充满了一种粉尘与废料混合的气味,剌鼻、憋闷,呆一分钟都受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