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08,(1):F0004-F0004
苗族银饰 贵州银饰历史悠久,以苗族为首的贵州少数民族有轻金重银的传统,因为他们认为银代表月亮,金代表太阳。  相似文献   

2.
正苗族群众喜爱银饰,每逢节日或重要的日子,盛装的女子都会佩戴上手工制作的银饰,精心打扮,十分隆重。在贵州的苗族,如果生了女儿,父母会从她出生就为她准备一套精致的苗银嫁妆。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保存着完好的苗族传统,许多银匠祖祖辈辈留在这里,在敲敲打打中为无数女子制作出精美的银饰。西江镇的控拜村,有一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民间传承人龙太阳(苗族名字),将苗银锻造工艺公开,发展苗族银饰锻造体  相似文献   

3.
肖露 《当代贵州》2007,(24):8-9
11月下旬的南粤大地依旧艳阳高照。 广州市东方宾馆门前,阳光正巧洒在一群欢快的苗族姑娘身上,她们身着隆重的银饰盛装,随节奏而律动,摇摆着的银饰时不时发出轻脆又和谐的撞击声。热情而多彩的贵州就这样向广东敞开了怀抱……  相似文献   

4.
李正云 《当代贵州》2009,(11):F0004-F0004
苗族银饰历史久远、品种丰富、工艺精湛。银饰艺术不仅表现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与勤劳智慧.也深蕴着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犹如贵州高原上用白银谱就的诗韵、抒写的华章。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的集体采访,其中,一名身着贵州苗族传统服装、佩戴苗族银饰的女代表格外引人瞩目。她就是杨昌芹,除了"两会"代表这一身份外,她还是贵州省级非物  相似文献   

6.
<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苗族银饰流行于黔东南和湘西苗族地区,有银冠、项圈、披肩、项链、牙签、髻簪、耳环、手镯、戒指等。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的文化和苗族社会历史记忆的载体,是苗族文化的徽记,是苗族人民崇拜自然、浪漫审美的象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苗族服饰经过千年的发展,款式丰富多彩,技艺巧夺天工,被公认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贵州苗族服饰在美的形式中包含着苗族的个性品格、民俗风情、审美认识思想及苗族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苗族历史、苗族情感和苗族文化的载体,是苗族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贵州苗族服饰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苗族服饰主要分为黔东型、黔东南型、川黔滇型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8.
正苗族银饰工艺精湛、历史久远,有"无字史书"之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这些精美的银饰品,多出自苗寨祖传的银匠师之手。贵州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塘龙寨的吴水根,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老银匠师"。"我这技艺是祖传的,到我这已是第八代。"吴水根说,他从小就喜欢在父亲的银饰加工桌旁玩耍,对苗族银饰品有着特殊感情,常向父亲询问饰品上图案所蕴涵的意义。1983年  相似文献   

9.
陈正府  张波 《当代贵州》2009,(11):62-63
2008年12月7日晚,贵州省博物馆多彩贵州黔艺宝演艺大厅.当主持人宣布2008"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贵州名创"特等奖颁发给贵阳市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时,杨成勇开心地笑了.这个多年来一直走在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旅游工艺品研究与开发之路上的男子更坚定了自己所走的路. 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 "贵州珍宝哪里找,博物馆内黔艺宝".位于贵州省博物馆一楼的黔艺宝馆汇集了黔中大地的各种经典及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不仅有紫袍玉带石雕、玉屏箫笛、思州石砚、大方漆器、平塘牙舟陶,还有民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甚至贵州特产天麻、灵芝、杜仲"老三宝"等,也是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0.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8,(16):52-52
苗族银饰手工锻制技艺承载了苗族历史文化的生命记忆。  相似文献   

11.
雷山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78%。雷山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农耕、建筑、服饰、银饰、饮食、节日、歌舞、礼仪习俗等苗族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因此,雷山有“苗疆圣地”之称。  相似文献   

12.
杨柏 《当代贵州》2008,(22):47-47
如将“精神文明”看做广义的历史文化概念,那么苗族精美的银饰就是一种文明形态,无论在哪种肤色的人心中都能泛起涟漪。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是兴仁等地苗族同胞的民族传统节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吃新节"的延续,现已发展为以苗族为主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节日活动。"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有苗族村寨节日的祭祀仪式,有苗族精湛的传统工艺、剌绣、包绣、编织、银饰、蜡染等表演,有服饰、银饰、头饰、裙、背带、童帽等展示,有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有丰富的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有篝火晚会……"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展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彰显了原生态各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0,(23):F0004-F0004
银饰是苗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饰品.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现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贵州省妇联在推动妇女脱贫攻坚、家庭建设、权益维护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刊选取一些先进典型,展示贵州妇女事业发展的新形象新风貌。【一名绣娘】欧阳珍珍:一双巧手织就锦绣人生芦笙、刺绣、蜡染、银饰……在黔东南,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创新下,流传至今,享誉世界。苗族姑娘欧阳珍珍就是这样一位民族文化传承者。欧阳珍珍1984年出生在黔东南州农村,从小就学会了苗族的手工活。  相似文献   

16.
银饰编花     
《当代贵州》2008,(7):F0004-F0004
王文荣、王文华兄弟三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工艺作品曾获2006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三等奖、2007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二等奖及“贵州名匠”称号。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世世代代居住着苗、布依、侗、彝、水、瑶、仡佬等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建筑文化,其中苗、布依和侗族民居堪称贵州这个建筑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苗族民居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09,(5):F0004-F0004
杨秀芝,凯里市人,苗族,9岁学绣至今已40年,是集多种绣艺于一身的苗族刺绣女艺人,她的绣艺在2008“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相似文献   

19.
莫治江  刘青 《当代贵州》2009,(23):45-45
11月27日,2009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展销大会在贵阳隆重举行。据了解,本届旅游商品展销大会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媒体搭台”的运作模式,塑造“贵州名创”、“贵州名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展销会上,汇聚了数百家国内名优品牌及贵州民族精美的旅游商品,涵盖银饰、刺绣、蜡染、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移动贵州公司"4G+"将率先在贵阳市区和贵安新区城区试商用,并在今年12月底前实现全省全面商用。"啊咿耶啊咿耶,啊咿耶啊咿耶……",2015年12月1日上午,清脆嘹亮的歌声从西江苗寨"飞"到中国移动贵州公司"4G+试商用暨4G客户跨600万"新闻通报会现场,通过与远在黔东南州的千户苗寨现场连线,"4G+高清语音"使"苗岭飞歌"高保真原音呈现,"4G+视频通话"将苗族姑娘的银饰、刺绣实时展现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