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课》2009,(4):122-122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古代官箴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宪涛 《理论学刊》2005,(1):100-102
官箴书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官僚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 ,一方面是基于仕途中人修养官德、学习为政之术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肇始于孔子的中国古代官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逻辑。历代官箴当以吕本中的《官箴》为最简练 ,被后世许多官员奉为圭臬 ;以元代张养浩的《三事忠告》为最规整 ,一度成为仕途中人的从政教科书 ;以陈宏谋的《五种遗规》为最深刻 ,深发官场之哲理 ;以汪辉祖的《学治臆说》系列为最实用 ,号称“翻书可决疑难狱讼”。历代官箴作为官员的道德行为戒条 ,其内容不仅表达了帝王的政治要求 ,在某种意义上也包含着民众的政治期望 ,同时还体现了官僚的某种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3.
李开周 《党课》2011,(16):111-113
在今年年初北京市出台了住房调控以来最严厉的购房政策“京版国八条”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也陆续出台了限购政策。其实,早在古代,中国就曾经出台过限制性购房政策。  相似文献   

4.
徐久刚 《学习论坛》2006,22(8):16-19
值此举国上下学习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际,挖掘我国古代荣辱观中丰富的历史资源,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很有意义。中国古代荣辱观的内容,涉及荣辱观的产生、荣辱观的价值、荣辱观的内涵、得荣去辱的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5.
任军 《学习论坛》2005,21(10):51-54
中国古代乡村政治制度研究虽然取得了某些重大进展,但在几个基本问题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不在学术认识上解决这几个问题,就很难进一步推进研究的深入。针对同一研究对象,首先,应在学术术语的使用上谋得一致,最好使用“乡村政治制度”这一现代政治学术语。其次,应明确古代乡村政治制度研究的起点,这对于把握该制度的性质和特点至关重要。再次,还应当谨慎地评论乡村政治制度的性质,深化对乡村政治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深刻揭示乡村政治制度与上层政治制度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诚信官德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这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土壤的国度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诚信官德,必须立足国情,大力弘扬中华文明重视诚信官德养成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诚信官德建设才能深深扎根于本国文化土壤,也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闽粤沿海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最早发现了东沙群岛,并给予命名。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清代,诸多的历史图籍较为详细地描绘和记述了东沙群岛的构成、地理方位和特征。考释东沙群岛之命名,在地名学和维护领土主权等方面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8.
谢宪 《廉政瞭望》2008,(12):56-57
最近,网上热炒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特别是退休年龄问题。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又是怎样规定的呢?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我国古代哲人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先哲们对此有许多重要的构想。这些思想,内容丰富,有的已被用于古代治国的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文献的宝贵遗产,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县官的治政方略和治政经验有许多东西 ,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如养民富民爱民 ,淡泊个人名利私欲 ,洁身自好 ,勤政负责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古代的德治文化精髓进行了高度概括,归纳为四个方面,即为政以德,德主刑辅,修身与教化,选贤任能,并从中国古代的德治文化中提炼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一是以德治国必须以民为本;二是以德治国必须做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三是以德治国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四是以德治国关键在于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吴秋红 《理论学刊》2005,(10):33-35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是中华法系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中华法系的若干特质,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教育形式结构的双轨制;二是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和教育对象的局限性;三是教学模式单一化和教育内容儒家化。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利思想及由此派发的义利之辨,形成了中华文化 所特有的价值标准系统。探讨义利观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积极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认真整理、总结和研究我国古代有关敬重生命、爱护环境和珍视资源的文化思想与观念,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特别是汲取其中积极、  相似文献   

15.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赏罚思想的哲学基础。赏罚是治国安民的主要政治措施。中国古代赏罚原则主要包括赏罚公平、赏罚得当、教刑相符、赏罚适时、随时因俗等。  相似文献   

16.
子墨 《先锋队》2010,(10):62-62
回避制度作为廉政建设中的一项有力措施,早在古代就被许多王朝广泛推行。西汉是我国最早推行回避制度的朝代。汉武帝时规定,除京畿所在的州、郡、县外,上至郡守,下至县令、县长、县丞、县尉等职一律不用本郡人充任,刺史也不用本州人充任。这种籍贯回避制度,对防止裙带关系的形成,消除地方势力割据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坤 《党建文汇》2014,(1):55-55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未饮完,晚辈不能先饮尽。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民惟邦平、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作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着协调社会矛盾,限制和软化专制暴政,培育“贤臣”和“明君”;为近代中国人民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衔接点;锻造了中华民族御侮图强的爱国主义;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本貌似民主,使许多人混淆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中重民、仁政之类的思想界限,误把民本当民主,妨碍人们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妨碍国家政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行政制度史得以延续的思想源泉,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沿袭的基础之一。本文把它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加以探讨:1、儒家行政伦理思想的“行政为民”观;2、道义标准观;3、厉行节俭、清正廉洁观;4、忠于职守、敬业勤政观;5、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