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人物     
《求贤》2007,(7):M0001-M0001
徐宝宏,现任天津市第一老年公寓护理三科科长。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老年护理工作27年,她在护理工作岗位关心老人、爱护老人,默默地为老人奉献爱心。在长期卧床的老人身边辛勤守护了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代替了上千位子女为老人尽孝心。她管理的护理三科多数都是卧床的老人。为了提高卧床老人的生命质量,减少肢体功能的衰退,愉悦老人身心,她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2.
1992年,年仅24岁的宋桂玉来到莱西市老年福利公寓,当上了一名专职服务员,照顾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好这些老人不容易,让每个老人都满意更不容易。但是,宋桂玉却做到了,而且赢得了老人们的齐声叫好。16年来,她与100多位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俺的好闺女”。  相似文献   

3.
厉云婷的出现,解决了唐菊英老人的难题。去年8月15日,厉云婷出现在老人家里,帮老人搞卫生、陪老人说话.每天服务1小时,而唐菊英无须为此支付费用。这是宁波开展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相似文献   

4.
文心 《大特区党风》2003,(12):28-32
在成都,市民们传扬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视老人如亲人,自己和家人还人老人当保姆;当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她又为老人请来了一位又一位保姆……  相似文献   

5.
据了解,目前农村一些老人活动室已经变成了麻将室,老人们凑到一起,就是打麻将,有的还下赌注,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而一些棋类、球类、舞蹈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却与老人无缘。究其原因,一是农村老人受自身观念的影响,对文体活动的认识不足,认为跳舞、打拳是城里老人干的事,乡下人也就是打打麻将而已;二是受场地、资金等原因的限制,农村的老人活动室不外乎几张桌子、几副麻将,老人们别无他玩,只能是打打麻将。因此,打麻将就成了农村老人的主要活动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气都将产生不良影响,更难适应新…  相似文献   

6.
近闻某地一孤残老人一周内洗澡18次,如此频繁洗澡,倒不是老人有洁癖,而是碰上了“送温暖”的高峰期,十八支“送温暖”的队伍都要让老人感受被关怀的温暖,于是每支队伍都忘不了用轮椅推着老人进澡堂。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4日上午10时,灯塔市西马镇敬老院来了10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在敬老院的安排下,他们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为老人作了血压、心肺等常规检查,并耐心讲解了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和老人饮食起居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听了这些讲解,老人们高兴地说:“你们检查完,我们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8.
家住河南省郑州市经七路的八旬独居老人孙桂兰,自从认识“片医”牛磊萍后,再也不用担心看病吃药的事了。牛磊萍一周至少登门看望两次,老人的药瓶里还剩下几片药,她都了如指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为老人安装了呼叫器,老人一按铃,“片医”就上门。  相似文献   

9.
鲁曦 《党风与廉政》2002,(12):19-20
在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官渡村传颂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失明多年的75岁的梁桂花老人重见光明了,重见光明的梁桂花老人逢人便讲:“没想到,我老了老了,还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这可多亏了咸阳市委张立勇副书记啊。”亲人般的呵护、关怀2001年4月17日,张立勇副书记带着妻子驱车来到马庄镇官渡村梁桂花老人家里,张副书记对失明多年的梁桂花老人说:“老人家,我们带您到医院看看眼睛,您说怎么样?”老人脸上现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我这眼都十多年看不见了,怕是不好治了。”“我们去试试看吧。”于是,张立勇和妻子搀扶着老人上车,…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省沁阳市市区一所贴着大红喜字的普通民宅里,笔者见到了历经70年,艰难寻找二哥武怀让下落的武怀谔老人。老人今年虽然已经九十有三,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望着老人那满是皱纹的脸,笔者迫不及待地直奔了主题。一提起二哥武怀让,老人的笑容不见了,他让孙子拿来厚厚一沓资料,便讲起了70余年来他与二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84岁的林萍老人这几天病了,饭不爱吃,觉不愿睡。吉林市北山公寓的护理员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她想吃点儿什么,喝点儿什么?可老人就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不说话、护理员找不着能使老人开心的办法,就想起一个人来:“让你姑娘来看你吧。”林萍老人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一会儿,一位女同志领着一个孩子急匆匆地赶来了,拉着林萍老人的手问寒问暖.当得知老人头晕、腿抽筋时,就马上到医院给老人买来药,侍候老人把药服下去。周围的人看到林萍和她又说又笑的,都高兴地说:“姑娘,你这几天没来,老太太惦记得够呛。”林萍老人笑呵呵地…  相似文献   

12.
靖开媛 《当代党员》2006,(12):44-45
“要让所有和我一样的老人都得到关心和帮助!”这是黄索华老人在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黄素华住在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冶金村,是一位孤寡老人,90多岁的她靠微薄的低保金维持生活。从1998年生病以来,老人就卧床不起,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后,派专人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直至去年1月初病逝。黄素华老人去世后留下拆迁过渡费13000余元,因感激居委会7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临终前将她的遗产留给了社区居委会。  相似文献   

13.
1995年,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等5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数百名全国健康老人,后又从这数百位SO岁以上、身体健康、事业卓有成就的健康老人中,速选出48位全国最佳健康老人。我们采访的原财政部文教司副司长、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正言老人即是这48位老人中的一位。~位跟随他学习书法、篆刻的IO岁小女孩曾说:“刘爷爷的眼睛真亮!”这位聪明的小姑娘算是抓住了刘正言老人最主要的特征了。老人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的人生之路,展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生命图画。与他交谈,读他的人生,方知刘正言老人不仅…  相似文献   

14.
照顾老弱孤支书称爱民如身应县大黄巍乡西辛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喜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心头,悉心照料79岁的老人周文润安度晚年,如同亲子;每日劳动之余,为老人做饭端茶、洗衣端更。老人自以为连累了支书,两次欲悬梁自尽,张玉喜发见后,含泪劝慰并搬来与老人同住。老人...  相似文献   

15.
最好的侍者     
《学习导报》2014,(3):28-28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问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钱对于他们     
莫小米 《求贤》2007,(9):25-25
一天下午.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低矮的灌木。突然,一团卫生纸抛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老人抬眼望去,是坐在花园边长椅上的一个中年妇女扔过来的。老人什么也没说,捡起那团废纸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如此这般,老人一连捡起了中年女人扔的6团纸。  相似文献   

17.
也许我们无法延长生命,但能使有限的生命增加宽度,就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快乐。在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小黄庄社区,活跃着一支“爱心大姐”服务队。服务队的全部成员都是社区里的退休老姐妹,她们以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方式,不计报酬,向社区里的空巢老人、边缘弱势老人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18.
成龙践诺     
日前.天津市公证了首例“认亲养老”案例。长期卧床的孤身老人崔耀光与远房亲戚李凤荣签订了《扶养协议书》,李凤荣自愿无偿侍奉崔耀光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去世后.  相似文献   

19.
河南新郑市人民法院院长吴景禹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被当地百姓誉为“群众的好依靠”。2000年元月,春节即将临近,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粒像尖刀一样向人袭来。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吴景禹走进办公楼一楼大厅,发现一位老人满面愁容地坐在冰冷的地上。他连忙走上前去将老人扶起,并把老人领到办公室,给她倒上一杯开水。老人嘴唇抖了老半天,终于说出了原由。老人叫李美英,河南焦作市郊区九里山乡农民,1996年7月卖给新郑市辛店镇靳某水泥,靳某欠老人货款7600元,经数次催要未还。老人1997年起诉到法…  相似文献   

20.
几个月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81岁的何炳荣老人蜷缩在自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突然,门被风吹开了,一股凉凉的东西顺着他的脸颊淌下,流到嘴里,分明是泥浆的涩味。老人心里一颤:“糟了,墙壁要塌广!”老人跌跌撞撞地摸出屋外,来到邻家门外,一边敲门,一边呼喊.在风雨里,他的求助声显得那么微弱。孤单无助的老人折回屋里,他想,自己20多年前亲手搭建的这间泥屋,如今就要作为埋葬自己的墓穴了……第二人中午醒来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躺在了镇卫生院洁净的病房里,眼前是镇、村干部亲切的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