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军婚特殊保护制度。我国现行军婚特殊保护制度颇具中国特色,发轫于革命战争年代,蕴含着浓厚的"革命情节",虽历经数次修改,但其通过限制非军人一方的婚姻权利和自由的方式来实现对军人利益保护的消极限制的制度理念依然总体保留。尽管该制度在维护、促进军婚稳定、构建和谐军婚家庭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理论上的法理适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且在实践中该制度也未能真正切实有效地保护军婚。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主导的法律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应对现有的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理念进行必要的改革和重构,代之以强有力的奖励优抚的积极保障制度理念及完整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遭遇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看,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模式中,婚姻的内在吸引力日渐弱化,婚姻替代吸引力不断增强,农村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有所下降,婚姻离散的风险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婚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
1994年1月12日新《婚姻登记条例》的颁布,取消了事实婚姻制度,从而否认了原司法解释中的事实婚姻所具有的合法效力,事实婚姻这一法律概念,亦因现行法律的否认而不具现实意义,仅在法学研究层面上仍有其一定的价值。法律之所以对事实婚姻作如此重大调整,意在使婚姻更有效地纳入法律调控的界域,却忽视我国的社会现实,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婚姻立法中重新构建事实婚姻制度以完善婚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康德先 《理论探索》2005,26(6):152-154
我国修改后的《婚姻法》首次规定了婚姻无效制度,这是婚姻立法的一大进步,但其规定还不尽完善。尤其是无效婚姻的种类列举不够全面,无效婚姻主张的法律程序不健全,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规定不够科学,所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国际私法管辖权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时代 ,以网络为标志的高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地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主导因素 ,并对传统的法律体制甚至法律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际私法领域 ,网络所具有的全球性、跨国性、虚拟性、自由性、多元性、对传统的管辖权规则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引起了各国法院的困惑。如何合理、有效地确定网络案件管辖权 ,已成为国际私法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整个社会对网络信息化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化本身也危害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安全,不同程度地冲击着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安全。网络信息化下所形成的文化霸权对我国文化安全冲击越来越大。因此,网络信息化时代,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文化经济,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信息化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网络谣言借助网络平台得到了快速传播,对互联网信息安全与信息自由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各国预防社会风险的新问题.维护互联网信息自由,保障信息安全,需要对网络谣言依法阻止、制裁.正确区分信息自由与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注意信息瑕疵、不良信息、危害信息与恶意造谣的法律标准,完善政府、社会与公众的信息发布、信患传播机制,健全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是预防、治理网络谣言及其社会风险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的知识产权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的内容和特点,应当通过法律、技术和道德三个方面的努力,实现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张继文 《学理论》2012,(1):93-95
中国婚姻法律制度自原始社会时出现雏形,历经夏商,至西周时期发展成为一套有着严格礼法依据的制度。自此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本遵循这一婚姻法律制度。清末沈家本主持修律,开启了中国婚姻法律制度的近代化之门。1931年5月《中华民国民法典》的施行,标志着始于清朝末年的中国婚姻法律制度近代化得以初步完成。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成为立法工作的重心,我国婚姻法律制度迈向人类社会文明前列。  相似文献   

10.
胡臣友  尹琦 《团结》2011,(5):31-33
网络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镜相,虚拟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植根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存在的问题1.公民政治社会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网络成为泄洪口。现在网民在网上凸显出来的需求,主要有几方面:一是维权需求,有的群众遭遇强制拆迁、讨薪无着、医疗事故、违法行政、暴力执法、掺毒制假危害消费者权益等不公平现象,由于信访、司法、舆论监督等维权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陈锦俶、吕虹合写的《金钱绞索上的情侣》一文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应。不少读者来信,对文中男女主人公在婚姻问题上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于迫害他们的人异常愤慨。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水军的反民主危害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政治发展过程中,网络水军对民主进程产生了较大危害,主要表现在干扰政府决策、绑架民意、压制少数群体等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措施对其进行规制,前者主要是针对网络水军危害程度和样态的不同而适用不同法律制度,后者则包括普及民主观念、提升网民信息素质和加强媒体行业自律等方面。这两种措施的结合能够针对网络水军的反民主危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变性人,是指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同,通过医学手段以心理性别生活的人。世界各国均赋予自然人同异性结婚的权利,承认异性婚姻的有效性。而变性人与其变性后的异性,即变性前的同性婚姻效力则取决于法律对其性别的确认。美国变性人的婚姻效力取决于各州法律对其性别的确定。德国、日本变性人通过法定变更性别程序后可以取得变性后的法律性别确认,肯定了其与新性别的异性婚姻的有效性。我国尚无法定性别变更条件,建议采用更改"户籍登记"的方式确认变性人性别,从而使变性人与变性后的异性婚姻有效。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强大的影响力。然而,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在网络上滋生和蔓延,使得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化和边缘化价值观的凸显化问题突出,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了极大冲击。高校必须根据大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改变当前在控制边缘化价值观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消除网络边缘化价值观的危害,实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婚姻法已颁布多年,但我国近年来违法婚姻有急剧增加的趋势。违法婚姻妨碍了国家对婚姻家庭的监督和管理,也直接冲击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违法婚姻知多少 顾名思义,违法婚姻是指违犯《婚姻法》的规定而成婚的。它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据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近几年来违法婚姻占成婚总数的20%左右,个别的省高达30%以上。 在违法婚姻中,未到法定婚龄、不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手续就同居生活者占绝大多数。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6.
当网络暴力日益泛滥,我们需要尽快梳理网络社区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规范网络暴力,正在成为网络社区的一个热门词汇。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参与网民数量形成规模,不仅在网络上声势浩大,更对现实生活形成冲击。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异地商会已形成较完备的庞大组织体系和纵横交错的网络,说明异地商会对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表明企业发展对信息、信任、合作等软资源的渴求,这是异地商会组织化发展的内在根源。在发展过程中,异地商会也遭遇了法律地位不明、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自身治理结构不完善、筹资能力弱等问题,亟需完善立法,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并落实财税支持体系,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西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不仅是简单的两性结合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同时还被赋予了藏族所特有的文化成分.在分析一妻多夫婚姻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指出该婚姻形式对藏族教育、人口、家庭与社会和谐的影响,并从法律、教育、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其走向进行了分析,以引发我们对这种独特婚姻形式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潘燕 《瞭望》2008,(37)
作为国内100%及中高浓度果汁业的龙头老大,汇源9月3日宣布自己愿以相当于市价3倍的179.2亿港元卖给可口可乐。之后,这桩两情相悦的并购在网络世界遭到诸多质疑,并成为持续的社会热点。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一直牵动社会的敏感神经。这次汇源并购案尽管不像此前凯雷徐工案那样涉及国资价格问题,但遭遇的网络及各方质疑却同样不少。对此,笔者一向认为应将正常的市场行为纳入法律轨道去思考和解决,而不是任由非理性和情绪化思维弥漫乃至左右决策。法律有可能不健全不完善,但法律的完善正是在一次次执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作品著作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虽然规定了信息网络传输权,但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仍不够完善。目前,未经作者许可,随意对其网络作品进行转贴、删改、下载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仍很普遍,因此,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网络作品的界定,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来分析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