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不做有钱人     
《党课》2006,(2):32-33
这题目有点别扭,说出来让入起疑。颇有点儿吃不到葡萄就说是酸的意味。不过,好在快乐大叔也没啥可在乎的,被人当成“酸狐狸”也没啥。快乐大叔认识一位有钱的主儿,房子自然豪华,车子自然高档,老婆也换过几位了,可整天也没见他有个笑模样,吃饭就想喝稀饭,美女也看腻了,整天唉声叹气的,老觉着活着没劲,总说怀念当初在工厂做工那时候,中午买三毛钱一份儿的白水煮茄子,却成天高兴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2.
郭韶明 《廉政瞭望》2010,(20):38-38
女友说起办公室里的话语权。 女友供职的是一家杂志社,每周,大家都要坐在一起讨论选题,激烈的时候,简直是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每当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把靶子丢给老大,老大无论对谁说YES,对谁说NO,大家都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3.
人多的地方     
一群先生谈论“惧内”的话题,话说得差不多了,有人提议,我们站个队,不怕老婆的站左边,怕老婆的站右边。一群人都靠到右边去了,唯一人大义凛然地向左走,众人称奇:还有一个不怕老婆的。那先生缓缓而言:我老婆说了,人多的地方不去。 这位先生可算是“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的样板,把老婆的命令执行得毫不走样,难能可贵。尽管有些机械,但“动机总还是好的”。他绝不会灵活应变,也就绝不会有什么心眼,只埋头执行,不抬头看路,小车不倒只管推,身子骨不倒只管照单而行,这样的同志,最是令人放心。 不过话说回来,人多的地…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06,(6):62-62
在莫斯科的中国人中间,流传着一个关于警察的趣闻:一天天色已晚,两个中国人被警察拦住,查出其中一个没有带护照。警察说要把他们带到警察局去,聪明的中国人马上说:有话好说。警察说:快过圣诞节了,我们发不出工资,可总得给家里买点儿吃的,也得给老婆买枝玫瑰花。中国人立即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5.
虚幻假面     
有时候得佩服那些编段子的人—— 领导照例说了个不可乐的笑话,大家照例哈哈大笑,唯有王工一人不笑。领导奇怪:你干嘛不笑?王工冷冷道:我明天就退休了,干嘛还要笑。  相似文献   

6.
有位朋友闲聊说.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一抹嘴就走了。有的人总等着洗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平时干工作,干得多的人可能出错.还得罪人,提拔、投票什么的就没你。所以长期下来,人们就觉得做得多还不如做得少或干脆不做。  相似文献   

7.
你在想什么     
如果俩人一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在想什么”,对方一定会认为你神经出了毛病,起码怀疑你“吃错了药”。尽管这种问话方式很不礼貌,很不文明,但事实上被问的一方和发问的一方都在“想什么”。 想什么,这是人活着的自由,谁也干涉不了。有时想得不和时宜,甚至“不太那个”,你又没说出来,没写出来,谁对你又奈何得了呢。你想自己的老婆为  相似文献   

8.
贪官智昏     
小时候读过一篇《太阳山》的课文,大意是说:很早以前,太阳山上遍布黄金,有兄弟俩经智者指点,乘太阳落山之际,一起来到太阳山上拾金。面对眼前数不尽的黄金,老二牢记智者的嘱咐:“小心太阳出来把你们烧死啊 !”所以他只拾了一块黄金,就急忙下山了;而老大却贪心不足,一个劲地拾。直到公鸡报晓的时候,他才背着装满黄金的袋子,一步一回头地往山下去,不料还没走出几步,就被赶上山的太阳烧死了。老大的悲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难道还少见吗 ?   自古就有“不义之财不可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训诫,但古往今来,总有那么…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07,(8):66-67
我的三个儿子都各自成了家。1990年,我们家人就家庭财产和赡养老人的问题达成了一份协议,约定:长子另申请宅基地自己建房居住,老宅五间房归老二和老三所有,同时两兄弟负责供养父母。老大没有分财产,大家同意老大对父母生不养死不葬,不负担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0.
顾硕 《当代工人》2011,(16):48-49
菜鸟开店 我结婚时一间土坯房分里外屋,住着我和我哥两家5口人。我父亲去沧州捡破烂卖废品,出车祸死了。农村一人分一亩多地种小麦,自己都不够吃的还得交公粮。假如说按规定应交100斤公粮,村里就得收你150斤,多出来50斤是供养村、乡干部的,没处说理。  相似文献   

11.
许书记:我是个电工,在一家工厂的工程项目部工作,十年前就成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同志们都说,我的技术没的挑,活干得漂亮,可一提到发展问题,大家的意见就出来了,说我服务态度不好,干活不积极,还有人说我摆谱儿,甚至说我"吃拿卡要"。其实,我就是跟人家要了两根烟,有时候接活儿时让人等会儿。我觉得同志们的话说重了,我的技术过硬,活儿也没少干,况且他们说的都是些小毛病,不应该影响我入党,您说呢?程景春  相似文献   

12.
嫉妒与季度     
朵云 《先锋队》2014,(4):53-53
晚饭后,我说:“老婆,今天我发了奖金,给你买一部手机吧。”老婆诧异地看着我说:“你发啥奖金了?”  相似文献   

13.
承受不起     
郝叶蓁 《党课》2014,(17):109-109
儿子快要大学毕业了,我们两口子不禁为他的工作发起愁来。一天晚饭时,我和老婆说到此事,老婆突然眼前一亮说:“你表哥不是局长吗,让他给帮帮忙,肯定能找个好工作!”我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就放下筷子掏出手机拨打表哥的电话。谁知,表哥的号码竟然是空号!好在我存着表嫂的号码。等拨通表嫂的手机一问才知道,原来表哥换了号码。  相似文献   

14.
如今有少数领导干部喜欢别人称其为“老大”或“老板”。这样实在让人感到忧虑。据一名记者对某市50多位党政机关公务员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半数以上承认称呼自己单位的领导为“老大”或“老板”。据说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听到这样的称号既顺耳又顺心(见《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3月26日)。一些领导干部喜爱“老大”或“老板”的称呼,这使我们看到少数干部随着地位发生了变化,思想也发生了“霉变”。这种“老大思想”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忘本思想”,领导干部特别是做为一些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沦为“老大”或者…  相似文献   

15.
余平 《党课》2013,(12):125-125
近日来禽流感撩动着人们的神经。老婆在得知禽流感的消息后,当天就把家里养了一年的老母鸡送人了。前几天女儿放学回来时,手里正拿着一只还没啃完的鸡腿,老婆如临大敌,一把抢过鸡腿扔进了垃圾桶,搞得女儿莫名其妙。岳母在家里负责做菜,她最喜欢放的调料就是鸡精,可这一阵子老婆硬是不让岳母做菜放鸡精,她振振有词地说:“鸡精和鸡肯定有一定的关系,你还是小心谨慎的好,可以用味精取代鸡精。”  相似文献   

16.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79-79
正我工作后第一次送礼,说出来好丢人,因为学历被人事部门弄错了,我去找人事科科长,他推三推四的,我表姐给我点拨:"你去他家里找找他吧,记得带些东西。"老军工厂技术员出身的爸爸就把他画了几个月的一幅山水画拿出来,那是他认为最贵重的心意。听说科长还有收集酒瓶的嗜好,我又把我爸舍不得喝的西凤酒倒出来,把酒瓶揣上,忐忑不安地来到科长家。还好,科长那天不在,我红着脸把礼物丢给他老婆,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仓皇逃离,后来见到他我紧张得要死,怕礼物送得不合人家心意,怕人家拒腐蚀永不沾给我难堪。科长果然欲言又止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忍不住了,沉着脸对我说:"我收藏的是瓷瓶,把你送的玻璃瓶拿回去。"  相似文献   

17.
芥茉 《党课》2014,(15):115-116
近听一位老同志说,当年他在机关当“小于事”时,老婆想带刚过“满月”的孩子回老家看看,不意被地委书记知道了,就在去省委开会时接上他的老婆孩子顺道送回了家。在另一场合,还听一位老同志讲起一件往事,说当年他背着铺盖干粮步行去县城上学,有位骑自行车的中年人看到他年少吃力,停下问明情况,就把他的铺盖干粮送到了学校,后来才知道那个骑车的人是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为生活化妆     
王纯 《党课》2014,(14):86-87
朋友兰馨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她出门总会为自己化个淡妆,以最好的姿态面对别人。兰馨虽然不是很漂亮,但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在朋友们中也很受欢迎。大家问她如何能把生活经营得如此雅致,她淡淡一笑说,我们爱美,所以为自己化妆;爱生活,所以也要为生活化妆。  相似文献   

19.
曦石 《学习导报》2013,(12):33-33
本期向大家推出的是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关东画派"创始人王盛烈的作品《童年》,作品尺寸165cm×186cm,创作于1984年。画面情节简单,没画背景,只画了成一字排开的七个憨态可掬的农村小朋友和一只小狗。但从小朋友们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一位远方来的陌生客人正站在他们面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远行人归家的情怀通过画笔生动地传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嘴歪。说做不一,说了不算,善于吹牛,光打雷不下雨,久了在群众中就会失去威信。   ○耳偏。偏听偏信,对身边人员的话不调查研究,听了就信。特别是对枕头风,听见风就是雨,一切都是“真理”,老婆说了就当作最高指示去办,老婆成了顶头上司。企业领导干部因听老婆的话而败下阵来的大有人在。   ○手长。三国刘备双手过膝,但他是能人、贤人。他会用人,手长是他的一个长处。而当前,一些人手长是绞尽脑汁向上级伸手要权要钱,要不来就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这种人权力得到就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最后败在权钱脚下,成了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