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6,(9):91-91
注解:这是毛泽东作于1935年2月的一首词。1935年1月16日至18日,遵义会议开了3天,随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2月5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两个师,取得了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两次攻打娄山关关注较多,对两次放弃娄山关则从未考察。中央红军突破乌江,黔军已成惊弓之鸟,因而红四团夺取娄山关的战斗并不十分激烈。随着中共中央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川西,中央红军主动放弃娄山关。因为渡江计划一再受挫,中共中央打算重新在黔北建立根据地。血战娄山关,奠定了遵义大捷的基础,而娄山关的失守则使得遵义顿失北部屏障。由于处于敌军直接威胁之下,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踏上新的征程。娄山关保卫战之所以模糊不清,一方面是因为有关资料极为稀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研究者对现有资料存在明显误判。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6,(10):91-91
为消灭长征中的红军,蒋介石调集了国民党中央军、粤军、湘军、桂军、黔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及少数民族中反动头人武装等10多支部队数十万大军,千方百计进行围追堵截。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0,(5)
<正>王铭章四川成都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袁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四师师长、川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第四十一军代理军长等职。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王铭章主动  相似文献   

5.
"无川不成军",这是体育界的一句老话.尽管巴蜀大地并非培育体育健儿的航母,但关键时刻,川军总是靠得住的.1988年,兵败汉城,但仅有的五枚金牌中就有两枚出自四川,可见川军为中国体育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项乃光,辽宁开原人,1915年出生,曾任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1939年秋,在湖北老河口,时任中原局友军工作部部长的项乃光向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自首”,出卖了他所知道的党内机密,使中共在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等部的秘密活动遭受严重挫折。小项叛变  相似文献   

7.
正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川滇黔三省交界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召开了一次常委会。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作用非常。但这次会议的具体地点究竟在川滇黔的哪个省,三省各执一词,至今没有定论。遵义会议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  相似文献   

8.
甘洒热血卫中华──川军将领饶国华殉国记邓玲“我们是中国军人,生是中华人,死是中华鬼,宁可死而不可降厂这是原国民党川军第23集团军21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在1937年11月底保卫南京外围的广德战役中,英勇拒降,成仁报国谱写的一曲抗日壮歌。饶国华,...  相似文献   

9.
1949年秋,客居重庆的原川军将领范绍增,按照国民政府元老之一、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的李济深早些日子的指点:"拖武装迎接解放。"通过结识于抗日战场的现任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蒋介石面前推荐,终于获准打出了"国民党国防部直属挺进军"旗号,并被任命为总指挥,军衔陆军中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茅台酒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3万余人,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下,于土城重创川军4个团,一渡赤水,进入云南扎西。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堵。红军为争取主动,转头东进,二渡赤水,将围堵之敌甩在后面;接着,以一部分兵力将敌军引向温水方向,主力再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敌军两个师急驰遵义。红军将其主力歼灭于城南忠庄地  相似文献   

11.
1952年10月4日,名震世界的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继5次战役后最大的也是最残酷的战斗…… 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的一位医护人员。15军军长是秦基伟、副军长是陈再道和周发田,辖44师、45师和29师。除指挥员外,全军大多是解放后入伍的四川战士,就是人家叫的川军。1951年春,我们入朝时没人这样叫,是29师的四川籍侦察兵邱少云和44师的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轰动朝鲜战场后,“川军”这个含特殊褒奖意义的名词才在志愿军里叫开了。  相似文献   

12.
正1935年5月中旬,红军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准备过大渡河。红军到大渡河有两条道。一条是沿宁雅正道,上好的公路,但是有蒋介石20万重兵把守。1935年5月15日,蒋介石任命川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为大渡河守备总指挥。同时调刘湘第二十一军王泽浚任旅长的第六旅,担任大树堡对岸富林之守备。川军杨森集团全部6个旅又3个团共2.4万余人,担任富林至峨边段大渡河下游防务;刘文辉第二十四军第四、第五两个旅,担负富林至泸定段大渡河上游防务,其中杨学端任旅长的第五旅防守安顺场至富  相似文献   

13.
川军拐子刀     
1937年9月川军一部奉命出川抗战,陆续由成都北上,先头部队是第四十一军122师364旅727团。部队于9月6日从德阳县孝泉镇向陕西挺进。727团是川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6,(6):89-90
彭雪枫,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他智勇双全,率军南征北战,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他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  相似文献   

15.
1922年5月下旬,朱德和滇军代理总司令金汉鼎乘船来到重庆,受到川军第二军军长兼重庆警备司令杨森的热情款待。见面后,龙门阵摆得海阔天空,最后杨森终于谈到了正题:“朱德兄,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记载:"(1935年)2月28日,同军委纵队过娄山关,到达大桥。随后,有感于娄山关战斗胜利,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奔赴国难川军奋勇出川抗战1937年7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川军第二次整军会议,提出川军裁减十分之二;川军收回国有化,团长以上军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川军军饷每月由军政部派员点名发放。两次整编后,川军人数减去了三分之二左右,川军在建制上归蒋介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不再是原先由大大小小的军阀控制的省内武装。会议进行到第二天,卢沟桥事变爆发,与会川军将领个个情绪激昂,纷纷请缨,要求出川抗日。川军被侵吞的危险已迫在眉睫,加上  相似文献   

18.
夏明星 《党史纵览》2011,(10):20-25
贺龙元帅(1896—1969)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追随过孙中山,听命过蒋介石,最终站在了毛泽东的旗帜下;他亲身参加了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早在1925年2月,他即担任了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历任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  相似文献   

19.
贺龙保媒     
赵宗山  高正顺 《湘潮》2018,(1):61-61
1922年夏,贺龙由湘西靖国军的团长升为川军混成旅的旅长,率部去川东赴任,在杨家湾驻扎了3天.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是永定区通向桑植县的咽喉要塞,桥头乡熊家逻村杨家湾是咽喉要塞的驿站.贺龙以前路过杨家湾时,常住在结拜兄弟杨壮英家里,  相似文献   

20.
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军事家。彭雪枫文武双全,率军南征北战,麾下部队屡为前锋,战功赫赫。他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