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谱是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从目前所见到的家谱来看。其类型有如下两种:一是编纂成册的谱书。二是只记本支世系的谱单。锡伯族家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家谱、族谱作为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尊祖、敬宗、睦族、收族的重要意义,彰显了人们共同的"大家族"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数千年来,中国不断有编修家谱的风俗。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家谱的内容和形式有不同的变化,并且修谱的目的和意义也有所差别,经过长期的历史变迁之后,修谱也从官方普及到民间。当代民间修谱之风盛行,从其内容和形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宗族意识的嬗变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探讨当代民间修谱之风盛行的原因,以及宗族意识的现代变迁与利弊,可引发人们对当代民间修谱热的反思及对宗族意识的珍视。  相似文献   

3.
蔡和森家谱共有二十四条家训,其内容离不开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忠、孝、礼、廉、俭几大门类,相较湖南各姓家族家训几乎多了一半,而廉洁教育内容尤其丰富。可以说中华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廉洁教育与自律家训对蔡和森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有着积极的意义。蔡和森家族家训的廉洁教育也完全可作为当代家风教育的好教材,对其进行认真挖掘整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而言,作为地域历史变迁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地方文献集中展现了某一区域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口发展以及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灾异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与现状,具有"存史、资政、励志、育人"的价值意义。方志是最古老的地方文献形式之一,家谱是最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形式之一,舆图则是最具形象的地方文献形式之一。从重庆图书馆馆藏中所选取的新修地方  相似文献   

5.
黄邦在 《世纪桥》2009,(6):24-29
在毛泽东家乡的韶山纪念馆内存放着一部毛氏家谱,其中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的第三子毛泽覃名下记着一行:妻,贺怡,江西省永新县人,1911年12月生,1949年11月卒。贺怡是从井冈山里走出来的巾帼英雄。当她还是个初谙世事的15岁小姑娘时,就和姐姐贺子珍一道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洪流。在革命斗争中,贺怡与毛泽覃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结成志同道合的夫妻,最终先后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裴怀春 《世纪桥》2007,(9):97-97,101
传统的历史教育有着不可否认的弊端即封闭性,因而导致了历史教育的低效,甚至于历史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的质疑,使历史教育者陷入尴尬又无奈的窘境。在这种茫然中,教育工作者要不辱使命,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从教育方法到教育内容,从历史教育自身到外部环境,从教育者到学习主体,从教育过程到教育效果等多个系统中,探寻全方位、多层次的对策和措施,求得出路。  相似文献   

7.
1995年金秋,《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校史》历经三年多的运筹孕育,终于诞生了。这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我们庆幸:从此以后,我们党校有了自己的历史记载——一份极为珍贵的“家谱”。 从1938年到1992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从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到在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阔步向前,历经50余载的风风雨雨坎坎坷阿,像一个前行的巨人,虽有伤痕,但始终不屈不挠,高扬马列大旗,坚定不移地走向光明未来,这是多么不平凡的经历啊!正如校史所言:山东省委党校5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在曲折中发展前进的历史。截止到1992年7月,共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41627  相似文献   

8.
走近罗登贤     
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洞村,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罗登贤的生命起点。据说,这里从建村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罗氏始祖罗佑由南雄珠玑巷迁到这里时,因宅后有梓桐树,取名"梓桐乡"。经过数百年的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到元朝的时候,罗佑的第四代孙罗宠续写家谱时,将"梓桐乡"改为了"紫洞乡"。紫洞村坐北向南,依山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文化事业获得了新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1 从1980年开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广泛开展了挖掘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到1996年年末止,共搜集到史料、文学艺术、宗教经典、蒙医药等10多种古籍文献近500册,各类民间歌谣511首,祝颂词、好来宝近7000行,谚语500多条,民俗文物、医疗器具等130余件,各类曲调600多首.还搜集到氏族家谱11部,以及147个蒙古姓氏和1070个蒙古村名的考证资料,抢救了一批珍贵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封建宗法观念有所抬头,一些地方刮起的修家谱风就是一例。 凡是修家谱的姓氏都是一些较大家族,由于族大人多,居住分散,家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长晚辈名字相混的现象,这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本来,姓名只是一种人称符号,无须过分讲究。但是,这些人由于长期受“长幼有序、尊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