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通过,是改革旧海洋法,调整各国海洋权利冲突所取得的成果。但是,由于各国的利益不一致,政策各异,公约的某些条文又规定得不够明确和不够完备,因此,公约生效后,肯定会发生解释和适用公约的争端。这些争端,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国家间海洋权利冲突的继续和表现。这些争端如得不到解决,不但影响公约的效力,而且破坏国家间的正常关系。因此,采取一定的方法解决这些争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有利于公约的执行,也有利于维持国家间的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2.
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时召开的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会议”上,原来打算为战后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拟定统一规则的设想,因意见分歧,未能如愿以偿。会议最后制定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通称“1944年芝加哥公约”),重申了“各国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第1条),并确立了战后国际航空运输的双边体制,即:国际定期航班必须获得飞入国的“特别许可”(第6条);不定期国际航班凡为取酬目的而运送旅客或货物者,要遵守飞入国的“规章、条件或限制”(第5条第2款)。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联合国扣押船舶公约条款草案》的几点修改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海事组织合设的政府间专家组通过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会议的审议,已形成(O99年联合国扣押船舶公约条款草案》(下称《扣船公约公案》),并拟于1998年或1999年将其提交联合国召开的外交大会审议通过。扣船公约是重要的海事公约之一,它的修改不仅对我  相似文献   

4.
3.5 AIPPI重申1970年马德里会议对问题41B的决议并建议改进国家和国际保护商号名称制度,包括修改巴黎公约第8条。还重申1990年巴塞罗那会议对商号名称适用的对问题100的决议。 3.6 AIPPI建议企业标志应不变任何特别限制,例如1991年GATT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草案第20条第二部分所规定的限制。第20条条文如下: “商标在商业上的使用应不变诸如与另一商标一同使用、以特别形式使用或以有碍  相似文献   

5.
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41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是国际人权宪章之一 ,该公约第 4 1条规定的国家间来文指控程序 ,是公约实施机制的重点。从三方面原因考虑 :( 1 )我国加入公约的目的 ;( 2 )公约第 4 1条自身有缺陷 ;( 3)在国际实践上 ,目前尚未有缔约国启动过第 4 1条规定的国家间指控程序 ,我国将来批准公约时 ,不应对第 4 1条做出保留 ;并且可以考虑做出第 4 1条规定的“声明”。  相似文献   

6.
国际议会联盟自由与公平选举标准宣言(国际议会委员会第154次会议通过)国际议会委员会重申《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宗旨:政府的合法性必须建立在由周期性的真正的选举所表达的人民同意的基础上。国际议会委员会赞成为世界和地区性人权公约缔...  相似文献   

7.
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 间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不能再 以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为依据,从而产生 了两地间仲裁裁决相互承认与执行的“真空期”。因此,该问题曾一度引起我国法律和仲裁 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他们在理论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种种建议和设想。经过一年多时间 的协商,时值香港回归祖国两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终于达成了《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安排》(以下简称“安排”), 两地间仲裁裁…  相似文献   

8.
公约的宗旨《关于解决投资争端公约》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所创议的,公约草案经过该银行各成员国政府派员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多次分地区进行讨论后,于一九六五年三月间在华盛顿开放签字,已于一九六六年十月十四日生效。其主要宗旨是为参加该公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已开始对现有的以化石能源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成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变化公约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是发达国家政府间的经济协调组织。其开展反贿赂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将反对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从事贿赂行为与经济交往挂钩,对反对贿赂行为不利的国家,在经合组织内部适当配以经济措施施加影响。1997年12月17日,经合组织签署了《关于反对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贿赂外国公务人员行为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相似文献   

11.
行业自律公约是行业自律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行业自律公约的性质和法律效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存在许多问题。行业自律公约是行业自律管理活动中的共同管理契约,在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及其成员间具有法律效力。行业自律公约应当建立以惩戒委员会为载体的惩戒机制,健全和完善相关立法,构筑相应的效力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1997年7月3日我国加入了海牙《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该公约是迄今为止民商事域外取证方面最为完善的多边公约。公约应需而订,对海牙1954年《民事诉讼程序公约》中域外取证部分进行了修订,完善了嘱托书制度,扩大了外交领事代表取证的权力,引进了特派员取证制度,更有利于各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之间的合作。本文在评介公约主要内容的同时,指出了我国在适用该公约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今著作权国际保护的法源一般是由国内法、双边条约、多边公约构成的。①其中,在对外国人的著作利益保护方面,国民待遇原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制度构造、理论结构两个层面就著作权主要公约中的国民待遇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此能有一个较完整、深入的认识,并对我国有关此方面的著作权立法作出力所能及的探讨。一、国民待遇愿则在主要著作权公约中的体现及比较分析本文所论及的公约是指广义上的著作权公约,它包括狭义著作权公约和邻接权公约。由于资料所限和公约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的重要程度不同,文中所论及的公约也仅指…  相似文献   

14.
从1886年至今,国际上先后缔结了三个多边版权保护公约,即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本文所论述的版权国际保护制度,即围绕这三个公约展开。版权国际保护制度中的权利主体,指各版权公约中要求当事国保护其权利的人。伯尔尼公约坚持其“保护作者权利同盟”的基本特色,只把作者(author)作为保护对象。世界版权公约除了保护作者以外,还保护其他版权所有人(copyriahtproprietors或ownetofcopyright)。知识产权协议则在权利主体方面,采用了权利持有人(rightholder)的提法。用语的不同,反映了各版权公约…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公约)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通知义务作出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双方当事人对公约条款的理解有偏差,由此发生了很多争议。本文在此时公约中关于双方当事人的通知义务进行探讨,来说明通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沈强  沈志韬 《人民司法》2012,(24):32-36
【裁判要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于1988年1月1日起对我国生效后,如国际货物买卖纠纷属于公约调整范围的,我国应直接适用公约审理。根据公约规定,当事人间确立的习惯做法对当事人有约束力,一方违反习惯做法并导致对方损害的,守约方有权主张救济。从法理及诚实信用角度看,一方违反习惯做法时,守约方具有合理情由的,有权主张退货、赔偿损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签署,1994年开始生效,迄今为止,已经有157个国家批准加入。。但是非缔约国是否有权主张其根据公约所能享有的权利,公约是否能对其施加义务,这样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习惯法的角度就公约对第三国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与《海洋法公约》的争端和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闭幕式上举行签字,当天签字的有117个国家和两个实体(库克群岛和联合国纳米比亚委员会)。依据《公约》第308条的规定,《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该《公约》。《公约》是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国际海洋法大典;是国家间为争取和维护本国海洋权益而进行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是海洋权益的一次再分配。《公约》的生效标志着新的海洋法律秩序的确立,为人类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与全面管理海洋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联合国的主持下通过了两项影响重大的公约,即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以下简称<外交关系公约>)①和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Consular Relations,以下简称<领事关系公约>),②标志着外交制度和领事制度从长期以来的国际习惯为主的形式走向了国际条约形式,为国家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本文旨在通过对两公约中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与领事特权与豁免差异,理清两者容易混淆之处,以期对中国的外交及领事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柯卿 《法制与经济》2008,(8):121-122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是国际贸易领域中最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公约第1条第1款(b)项规定公约不仅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还可由于国际私法的规则导致适用,这样就扩大了公约的适用范围,使法律适用产生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