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求实》2021,(4)
从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发挥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的引领作用是正确处理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使党的执政能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社区党组织应当以社区共同体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构建身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实现强化党的民生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内部关系协调、形成社区公共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公共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党组织应从以凸显居民参与自治的主体身份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整合社区自组织的利益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社区自治、以培养社区的契约文化促成普遍共识和塑造居民行为等方面来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建引领是构建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基层党组织以价值引领凝聚治理共识、以机制创新整合治理资源、以行为垂范驱动治理活力、以利益协调保障治理成效,构成了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在机理。对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进行个案考察发现,塔元庄村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用凝聚思想共识、推动责任共担、强化协同共治、实现利益共享等方式,汇聚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提升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度”,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该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启示:加强思想引领,建设价值共同体;加强责任共担,建设责任共同体;加强协同共治,建设行动共同体;加强利益协调,建设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该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自阶级社会以来,多元利益的冲突与整合是一种常规现象,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利益的冲突更为明显,利益的协调也就更为重要.构建和谐社会,既要承认和容纳利益冲突,又要化解和协调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4.
薛占峰  武辉 《求实》2006,(Z1):177-178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重要切入点.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和谐社区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是重要的载体,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表现内容,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当前社区建设中应首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城市社会的开放属性、治理问题的异质定位、利益诉求的多元取向和社区构建的公共属性,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面临功能调适缺位、组织整合困难等压力。文章对我国基层社会独特的权力结构和政治逻辑加以分析,探讨融合嵌入情境下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选择和实现机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为了实现党建嵌入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耦合互动,党要重点聚焦于主体互动、功能整合、利益协调和价值传递等关联要素,以此来推动结构性融合、规范性认同、公共性成长、功能性整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  相似文献   

6.
强化整合功能是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志  王媚 《求实》2005,3(10):14-17
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分化过程中,社会利益矛盾成为危及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凸显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重要性。执政党须以社会公正为准绳,通过利益协调进行利益整合,形成社会利益共同体以实现社会和谐,进而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治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社工嵌入理论逐渐被学界引入社区治理,力图寻求社区善治之路。社区治理的难题在于政府行政化惯习的延续、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社会力量发育滞后、转型期社会个体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社工人才匮乏。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是加快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赋权,明晰政社边界与责任;引进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提高居民自治组织化程度;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塑造社区共同体;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8.
刘惠 《实事求是》2013,(3):51-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它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指明了着力点。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正视利益分化的现实,以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为归宿,建构起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制度整合为保障、以价值整合为基础、以组织整合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对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9.
第三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 《理论研究》2007,(4):10-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转型期的利益格局分化、社会观念多元以及各种矛盾冲突的增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三部门作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自治组织,它的发育和成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规范作用、整合作用、培育作用、教化作用和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村落中的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主要在社区政治体系中进行,社区政治体系是在国家与社区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整合机制的构建应以社区政治为“实践场域”,拓展社区居民政治实践空间,有效均衡与协调社区公共资源和发展社区经济,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并关注社区成员的利益需求,以实现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1.
Mr.Baker: Good morning,Mr.Zhang.I’ve just got a fax formmy head office about the contract.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giveme a run-down of my itinerary?贝克:早上好,张先生。我刚从总部接到一份有关合同的传真。您是否可能给我简略报告一下我的行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要素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可国 《理论学刊》2001,1(5):58-61
社会是由人、文化和狭义社会三要素有机组成的。社会三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规定、相互决定的 ,应坚决反对片面的社会决定论、英雄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 ,消除社会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机械对抗  相似文献   

13.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张兰花 《实事求是》2006,192(5):54-56
党的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先进性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新疆作为民族地区,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既有共性的规律,也有特殊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抓住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键环节,探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对策,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地位、维护我国西部地区的长治久安、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提出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应构建新世纪执政战略。新世纪执政战略包括探索执政规律的出发点,确立执政指导思想,明确执政具体目标,更新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丰富执政资源,转变执政方式,攻克执政难题,纯洁执政细胞,造就执政保证,优化执政环境和实现执政使命等。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核心。深入学习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坚定"四个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刻认识和领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正确认识和处理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完善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性建设,也是每个共产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只有将有效的全党性的集中教育活动的一时之策转化为使党员长期受教育的经常之举,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才能使我们党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9.
缔约过失责任,一般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使另一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明确界定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区别,明确界定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对于实现法的正义性,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析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井敏 《学习论坛》2006,22(10):47-50
服务型政府概念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特有的,因此,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也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西方行政学发展史上先进的民主行政理论也为服务型政府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基于此,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就包括马克思的代表制理论、民主行政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