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治国理政,无论是"传统德治""现代法治",亦或是二者的相互融合,在历史和现实中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显著作用。由于传统德治在较长历史中施行"德主刑辅""以上率下""家族自治"等治理范式,以致"德法依存""德法背离"矛盾性共生共存。在当前治国理政实践中,依然需要"德法统一"或"德法互动"的治理方式,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梳理及认清"传统德治"与"现代法治"二重性及其相统一的问题,探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历史与思想根源及具体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德法共治在中国社会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监探亲制度的出台,正是对这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梳理古代"纵囚归狱"制度的缘起与脉络,探寻其对今日制度建设之借鉴,分析新时代离监探亲制度的现状,最后在德法共治视域下对离监探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法治和德治是社会调控手段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社会调控的良性运作有赖于两者的协调发展。“德法共行”是“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历史总结,在现代中国,二者被升华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德互助”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科学内核;“正法倡德”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一书,近日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德福系中央党校毕业的第一届科社专业博士生。该书由引论、总论和四编构成,共80余万字。引论叙述了作者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思想历程。总论阐明了必须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作了系统的历史考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重在落实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现实需要和历史经验给我们以启示 :以德治国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德法结合 ,营造良好的德治氛围。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3日,日本内阁宜布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新中学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新中学历史教科书”宣扬“皇国史观”,对历史进行篡改和编造,违背了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访华时的承诺和江泽民1998年访日时与小渊惠三就历史问题达成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识。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是战后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未受到必要的清算。  相似文献   

7.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有民间团体将其称为“凶化书”(与“教科书”一词的日语发音相同),纵观该教科书的内容,“凶化”可谓恰如其分。根据这次曝光的送审本内容,其"凶化"程度变本加厉,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史观,同时隐瞒加害事实、充满了受害者意识,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肯定日本发动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并且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从新送审本的内容来看,该历史教科书在有关侵略历史的叙述上更加暧昧和倒退,而且俨然将自己打扮成了…  相似文献   

8.
德法并重,实现德法兼治的大学,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治国方略在高校内部的深化与体现,更是现代大学的时代呼唤。通过构建具有法制精神和道德体系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德法兼治的大学。  相似文献   

9.
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教科书的篡改是其实行愚民政策、推行文化侵略的重要之举。日本侵略者铁蹄所到之处收缴焚毁一切具有爱国思想及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的教科书,同时处心积虑地在中国教科书上动脑筋,做手脚,先是对原先国民政府审定的官方教科书进行删节;其血腥统治稍稍稳固后,即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教科书,毒害中国青少年。从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国教科书的删节到日本右翼势力新编的教科书,其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关于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这个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又一重大发展。本文试从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分析了这一思想的内在合理性 ,并初步探讨了实施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