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具有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力量.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应立足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条件,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均衡发展、协同发展的学科发展模式与经验,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为统领,坚持内涵发展,强化“四大建设”,即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本科教育为根本、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一流大学文化为灵魂;实施“三项改革”,即学科管理模式、资源配置、评价体系改革,破除功利的竞争与排名意识,努力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相似文献   

2.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高校综合改革有何关系?高校综合改革是统筹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途径;综合改革就是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注入“中国特色”新内涵;综合改革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体制创新为核心、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校治理体系完善为关键的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推进高校综合改革与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建设标志着大学发展由政府选择性发展向大学竞争性发展的模式转变;“双一流”是国际范围内相比较的概念,实践中,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密切相关,互为支撑,统筹推进大学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是大学职能充分展现的过程,是大学学术生产力提升的过程,有赖于大学的综合改革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4.
高校“双一流”建设要以服务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创新建设思路,以“双一流”建设引领高校整体发展和内涵建设.实践中,关键是要加强协同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国际国内学科评价标准,综合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改革,切实提升建设绩效.  相似文献   

5.
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发展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基础,创新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坚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遵守教育、知识和人的发展规律,困守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快理论、科技、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创新是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要求.“十三五”期间,吉林大学将努力抓好“五大任务”,以“十三五”规划为蓝图,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具有卓越学科领域的世界一流大学,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香港于1996年开始推行“卓越学科领域计划”,2004年进一步发布《香港高等教育:共展所长,与时俱进》的战略报告.在上述两大政策推动下,香港地区的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香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以“大众化中追求卓越”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卓越学科带动一流大学建设作为其战略路径,采用“政府一教资会一高校”立体化管理的模式,通过科学客观和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以及严格的审核和监督机制构建起了政策行动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对我国内地“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对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要求,立足于立德树人,在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211”、“985”工程之后,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以国家战略的形式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与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工程配套叠加,助力大学(学科)向一流迈进.国家战略、一流大学(学科)与精英人才三者处于共同话语体系,在绩效取向与公共性诉求上达成一致.运用系统思考可促成战略、大学(学科)及科学精英的良性循环,缩短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学习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是世界最重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本文在回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从大学功能的视角对其办学特色进行了梳理,并从大学发展规划和大学治理两个方面探讨了多伦多大学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需要科学有效的学科评估为其战略选择提供判断依据.然而,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以评促建”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其一,评估主体秉承“构成论”思维方式,掩盖了一流学科的整体状态和潜在内涵;其二,办学者坚持“还原论”的建设方式,忽视了学科发展机理和现代学术制度;其三,“以评促建”有其自身的效用边界,“竞争选优”不利于国家意志的有效体现.研究认为,世界一流学科是在卓越的学科理念、历史传统、文化信念的基础上自组织形成的,其特殊的生长方式要求重塑“以评促建”的合法性基础.转向“整体论”的学科评估方式,通过加强诊断式评估来养成能够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转向“生成论”的学科建设方式,通过尊重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来激发学科组织的生长动力;重塑跨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通过发挥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建构协同有序的学科生态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交流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文章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学生国际交流为例,探讨其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视野人才的意义,及对建设创新型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现状,理性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深刻反思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价值.依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期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呈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现状,进而剖析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及观点.研究表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包括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主要模式、国家战略和建设路径.学术界亟需增强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绘制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大学科研成果的成功技术转化是世界大多数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途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剑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重视技术转化政策、理念和相应组织机制的构建,在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的理念和政策上共同强调校内外合作和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在运作机制上则分别设置了概念证明中心、剑桥企业和新加坡企业组织构架来为技术转化工作保驾护航.总结归纳三所一流大学在技术转化上的发展和运作机制,对我国高校技术转化在鼓励不同创新主体参与、组织机制构建和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财务工作会议上,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要在"十二五"和未来十年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对于中石化来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能够在既定时间内圆满完成这项工作,必须明确建设世界一流财务这一目标的基本内涵,认真梳理企业财务现状与世界一流财务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规划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地区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被视为大国在经济秩序构建中的重要战略取向。未来将不仅是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从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看,最有可能和潜力率先成为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是粤港澳地区。加快推进粤港澳一体化,将形成区域整体竟争力与核心竟争力,带动中国已经形成的沿海战略提升水平,从而开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