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6,(2):26-26
河北省唐县在干部考桂评价体系中探索建立了“成本分析法”,把干部考核由考核“结果”向考核“效果”转变.由考核“形象”向考核“效益”转变.“成本分析法”的核心是“成本核算,效益分析”。在评价干部政绩时,不仅看其取得政绩的结果,还看其取得政绩的成本投入,把扣除成本的盈余作为干部的政绩。  相似文献   

2.
从制度层面寻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是由制度的特征所决定的。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其创新的出发点;落实“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是其创新的关键点;实现“好中选优”的目标追求是其创新的灵魂点。创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价值指向上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坚持辩证分析、综合考核的方法,做到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统一、做到相对稳定和灵活运用统一。创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框架安排上要建立对各级干部任期内职责目标清晰界定制度;不拘一格,丰富考核评价方法;建设和完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管理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考核方法和程序,是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保证。当前,干部考核方法和程序,亟待实现“四变”——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1,(3):24-25
针对以前干部考核指标抽象、凭关系靠感觉打分、“官评官”现象突出等问题,重庆在干部考核工作中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党委书记年度考核办法(试行)》、《重庆市市管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1+7”文件,建立完善了干部考核评价的制度体系,为推进干部考核工作提供了严密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年终,又到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的时候了。笔者发现,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给干部做考核评定的时候,对缺点和“毛病”的鉴定轻描淡写,存在“公式化”的倾向。笔者认为,考核干部应如实评价,不能只讲“常见病”。  相似文献   

6.
对哈尔滨市高校进行的走访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单位在干部选拔中存在“重选拔轻管理”的现象。思想认识不到位、内容主体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管理科学化水平不够高,是造成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因此,各党委各组织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大干部管理的工作力度,从明确管理主体出发,充分落实干部管理的政治责任,转变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不断完善考核方式,促进管理结果的有效运用,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干部管理工作机制,从而规范干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干得好不好,表现行不行,群众评价高不高,考核很关键,因此考核对于干部具有引导、评价、激励、监督的重要作用。为了用好引领重庆科学发展的“指挥棒”,市委高度重视干部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8.
罗国亮  赵铮 《求贤》2009,(8):39-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干部的考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呼.建国之后叫“考察”和“鉴定”(有时也叫“考核”).直到1983年才统一为“考核”。干部考核是指考核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干部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其业绩所进行的考察与评价.并将其作为干部任用、培训、奖惩、晋升等环节的依据。“干部”一词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含义.既包括党政机关干部.也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不同领域的干部其考核标准也不相同。本文所说的干部考核专指党政机关干部的考核.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11,(3):18-19
“搞好干部考核工作,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基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多次强调,“要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培养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实现干部考核与干部培训、选拔、任用的有机对接,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指挥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强调:“组织部门要瞪大眼睛搞好干部考核,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工作的导向作用”。近年来。重庆市探索建立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干部考核的“指挥棒”正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由考核“结果”向考核“效果”转变,由考核“形象”向考核“效益”转变,河北省唐县围绕进一步端正考核导向,建立了干部政绩考核成本分析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宾川县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多维立体的干部考核评价框架。一是坚持纵向考核与横向考核相结合。纵向方面,从领导干部到职工都参与到考核评价中来,变“官评官”为“民评官”;横向方面,领导班子中的同级领导干部都参加考核评价;纵横交错方面,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工作服务对象代表参加考核评价,从而增大了信息量,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0,(7):32-32
长期以来,考评干部往往是德、能、勤、绩、廉一并进行,缺乏对干部的德进行专门考评,且考评内容也较笼统、抽象、概念化。重庆新出台了考核办法,从正反两方面对干部的德进行评价印证,从而在制度设计层面有效破解了“考得准、考得实”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11,(3):22-22
近日,中组部发文要求,改进干部考察工作。认真落实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一个意见、三个办法”要求,探索实行符合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的考核评价办法。注意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注意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坚持并完善差额考察、延...  相似文献   

15.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一、科学制定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指标内容的设置上,要体现“两手  相似文献   

16.
冬寒 《当代党员》2010,(1):65-65
一些地方在考核干部时,对干部的缺点往往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最常见的有这么几种:一是“胆小病”,工作上不够大胆;二是“急性病”,在工作中“有时比较急躁”;三是“粗心病”,一般的说法是“有时处理问题方法比较简单”。这几种毛病不但成了干部的常见病。而且也是多发病。  相似文献   

17.
田月华 《党课》2012,(14):64-64
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何进行官德考核应探索新路,全面、准确地考核干部是用好干部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侧重于干部在单位的工作表现而忽视干部在单位以外的其他方面的表现,形成了干部考核的“盲区”。突出表现在对干部的情趣爱好、交际圈子、家庭情况没有准确的把握,造成干部官德的先天缺陷,影响了干部德才情况的全面考核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8.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干部考核工作也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干部考核评价方式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推进。干部考核评价方式方法的基本法则就是设置考核评价要素权重,它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评价主体权重,二是评价内容权重,三是评价等次权重。评价结果是这三方面权重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9.
黄林 《廉政瞭望》2009,(1):48-49
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而又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解决“考什么”、“怎样考”、“谁来考”的问题,切实改进考核方法,促进考评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既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老话题,也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下面有针对性地对几个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20.
政绩,是干部的综合素质如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中共中共《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的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坚决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的歪风。”这对在新形势下考核选拔干部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的政绩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干部考核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实践观点考核和评价干部的政绩,首先必须确立起实践标准。即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