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苗 《各界》2010,19(3)
通过引入"太太的客厅"这一近代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沙龙等公共空间的东方版本,反应人对舒适、安全的内部空间的需求.把城市广场空间部分设计要素类比客厅的构成要素,并提出内部空间塑造方式在广场设计中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和有机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月·侨情     
《侨园》2012,(4):8
经费不足令社区组织放弃罢免美国华裔市长关丽珍 美国加州奥克兰市一个罢免华裔市长关丽珍的组织3月5日表示,因经费不足,无力在规定期限内搜集到近两万个签名,决定放弃罢免.罢免关丽珍起源于去年10月的“占领奥克兰”运动.参与者强占市府广场,破坏建筑和公共设施,与警方发生严重冲突.一些人士对警方使用催泪弹等强制方式表示不满,指责市长关丽珍并质疑她处理危机的领导才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内许多城市逐 渐重视起城市开放空间的建 设,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出现在人们面前。作为城市形象工程的“城市广场”,它的建筑空间是否就是几个大尺度雕塑的堆砌?它的绿化空间是否就是只能看不能享受的摆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刘力,对“城市广场”工程要讲科学有一番见解── “城市广场”应该与所在地段的建筑、交通、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城市规划和谐一致。北京的西单文化广场与华南大厦协调起来,使“建筑围合广场,广场烘托建筑”,广场和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片段”。开…  相似文献   

4.
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四部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城市广场、道路建设进行规范。通知按特大、大、中、小城市和镇的不同城市建制,规定了建广场的最大用地规模、修主干道的最大宽度的相应标推。并要求各地拟建中的广场和城市主要干道若超过了相应标准,要修改设计,控制在规定标准内。这一通知,是对当前城镇滥建超大  相似文献   

5.
新城的产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多中心城市体系的必然要求.早期新城的“卧城”功能较强,但伴随发展的需要,新城逐渐成为具有规模较大的人口集中度、较为独立的产业结构、较为发达的商业服务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中小型城市.梳理新城发展的模式与历程,并对上海市新城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可探究我国新城建设的内在规律、发展的动因以及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模式是以农村公共设施管理主体的属性、农村公共设施的特征及其所产生的管理问题和公共设施管理所处的具体制度环境三个因素为基础的,应从主体角色定位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构建.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包括:村庄委员会是农村公共设施最基本的管理者;村级组织是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的主导者;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的支持者;其他主体是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的协助者.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的制度建设包括:公共资源需求机制;公共资源占用机制;融资机制;监督机制;多层级制裁机制.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22,(2):121-131
我国的城镇化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和资源快速积聚到少数特大超大城市的格局与趋势,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考验,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应急治理现代化建设。城市治理韧性有赖于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以及在此基础上公共设施、服务与资源的科学而公平的配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必须以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为抓手,推动公共设施、服务与资源在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安全韧性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和治理,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促进韧性城市构成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因城施策提升城市韧性治理能力,从而强化国家和社会治理韧性。  相似文献   

8.
从中山广场到友好广场,广场建设正在成为流行于大连街市的话题。此刻,大连人所熟悉的薄熙来市长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对家乡的记者,倾述着他——作为城市的儿子、建设者、领导者,对于城市广场建设的美学思考。路比楼重要,广场比路还重要薄:人们往往看重高楼大厦的建设,而高楼大厦也的确千姿百态。但就一座城市给人的感觉来  相似文献   

9.
刘嗣明  周飞 《理论探讨》2012,(1):151-154
最近数十年中,中国已形成大城市、中型城市、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体系.小城市星罗棋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特点.国内小城市的发展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优势产业带动型、文化资源拉动型、经济中心依托型.今后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需要合理布局、彰显个性;城市产业需要发展优势、共同发展;公共设施需要规范有序、提升标准;旅游产业需要弘扬文化、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0.
曾志燕的"以人为本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一文指出: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合理配套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所需的公用事业及公共设施是基础;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精神文明,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素质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是关键;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是重点;要以人为本建设现代文明城市:始终坚持公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