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刑法》对“直接性期货犯罪”罪名的设置,采取了与证券犯罪合并规定的方式,即在相应条文“证券”二字后面加上“期货”二字。学者大多批评这种做法,主张应将期货犯罪罪名从证券犯罪中分离出来。实际上,作为金融犯罪的两种特殊形态,二者在罪名上的“分”与“合”只是立法技术问题,构建独立的期货犯罪罪名体系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证券犯罪的犯罪形态,是指在证券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所呈现出的静止状态.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形态包括犯罪的预备、来遂、中止与既遂形态。在证券犯罪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刑法对大多数构成证券犯罪的行为均要求具备情节严重或者数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是犯罪.对于这类犯罪.行为首先是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一旦实施这样的禁止性行为就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的处罚所以.在这类证券犯罪中不应包括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相似文献   

3.
当前,日益严重的证券犯罪破坏了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危害了经济秩序的稳定。我国证券犯罪的产生主要有证券发行制度存在缺陷、法律规范的缺失、监管不力、证券犯罪的示范作用、对证券市场存在错误的认识等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证监会查处广东四公司操纵“亿安科技”股票案的点评 ,提出应正确区分证券违法与犯罪 ,应加大对证券犯罪的打击力度 ,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十多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证券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既侵害了证券市场正常的管理秩序,又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深入分析证券犯罪的各种犯罪形态,才能正确区分证券犯罪形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证券领域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案件具有犯罪主体特定、犯罪被害人不特定、有交易记录可查、与其他证券犯罪特别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犯罪相互交织、犯罪黑数突出等特点 ;公安机关在立案时应准确把握“情节严重”的标准 ,在侦查中可通过顺查、逆查、中间查、外围查等途径找出犯罪嫌疑人 ,同时要注意运用讯问、询问、调取等方法获取证明犯罪嫌疑人进行内幕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2001年底,我国加入了WTO,国外金融证券机构陆续进入我国金融证券市场。这将引起证券犯罪主体和证券犯罪形式的一系列变化。为此要加强对证券犯罪主体、证券犯罪形式与处罚方式的研究与规制。并且要加强证券犯罪理论的研究与司法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制度层面入手,推动证券市场体制的变革,是防治证券违法犯罪的根本所在。新体制背景下,应结合证券市场体制发展的两大走向:金融混业经营与国有股法人股的全流通化,利用证券犯罪抗制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证券犯罪形势严峻,严重损害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在成本-收益模型视角下,以50例证券犯罪案件为分析样本,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证券犯罪之所以如此泛滥,症结在于其犯罪收益很高、犯罪成本较低、惩罚可能性很小、罚金适用效果不佳。为此,应从降低证券犯罪收益、提高证券犯罪成本、增大证券犯罪惩罚可能性和寻求罚金适用的最佳倍数四个方面入手进行防治,多管齐下,方能有效遏制证券犯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99金融犯罪控制国际研讨会作了综述。关于金融犯罪的客观方面问题,涉及金融犯罪的概念、产生原因、预防、惩治、刑事政策以及金融领域的职务犯罪、民间游资问题;关于金融犯罪的微观方面问题,涉及金融诈骗犯罪的防治对策、证券犯罪的刑法控制、洗钱犯罪及其控制、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及其防范以及计算机犯罪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证券犯罪的本质在于其对证券市场的破坏,因此,应将证券犯罪界定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证券法规的规定从事证券的发行、交易、管理或其他相关活动,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与《证券法》对证券犯罪的规定存在冲突。对此,采用附属刑法的模式完善证券犯罪的立法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刑法和证券法是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三部曲。刑法与联合会刑法相结合是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特有方式。我国证券犯罪的当前立法得于法律文本的形式美而失于其可操作性。因此,目前的当务之争是解决具体罪名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意志因素可以分为“犯罪本意”和“非犯罪本意的意志”。犯罪人着手实施犯罪后,由于犯罪本意以外的原因使犯罪过程停止下来,则构成犯罪未遂。在犯罪本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当犯罪人的非犯罪本意的意志出现后,也可以使犯罪过程停止下来,但这仍然构成犯罪未遂,而不是构成犯罪中止。由于“非犯罪本意的意志”也属于意志因素,所以犯罪人着手实施犯罪后,导致犯罪未遂的原因既有意志以外的原因也有意志以内的原因。对我国刑法23条中的“意志以外的原因”应做狭义的理解,即它应当是指“犯罪本意以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证券市场由于本身机制的缺陷和监管缺位致使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发生,公安机关要提升打击证券犯罪的力度,必须设立证券犯罪专门侦查机构,提高证券犯罪侦查的效率,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稳健快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证券犯罪刑事责任是指证券犯罪人对其证券犯罪行为所应当承担的依法接受国家刑罚处罚的义务,它是对证券管理秩序的严重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辩证统一.本文认为应该对证券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进行多样化、合理化的完善,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途径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证券犯罪是一种违反证券管理法规,破坏国家对证券市场管理秩序,情节或后果严重,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证券犯罪构成的实质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反映某一危害证券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证券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大、单位犯罪情况严重、犯罪黑数高的特点,证券犯罪案件的侦查也具有其他案件所不具有的侦查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刑法控制的困感,本文从控制分析证券犯罪的意义入手,认为刑法控制必须符合我国的刑法目的,并对国家惩治证券犯罪的强制力程度和市场对其反馈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指出当前我国对证券犯罪的打击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多次巨幅波动,证监部门及公安机关为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社会公众对于证券执法的效能与效果仍存在各种质疑。要从证券犯罪形势分析入手,对证券犯罪刑事打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寻找制约因素,探析提升打击证券市场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效能与效果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中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等犯罪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到各方利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预防和打击证券犯罪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但经侦部门在证券犯罪侦办实践中经常出现各种困难,导致经侦工作陷入被动不利的局面,无法有效展开。在探讨侦查机关在证券犯罪案件的具体侦办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通过深究出现各种困境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找出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使其尽早突破困境,进而有效打击证券犯罪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网络犯罪“犯罪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发展 ,一日千里 ,计算机已从单机时代过渡到网络时代。网络时代衍生出的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形态———网络犯罪 ,已呈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犯罪“犯罪场”与传统犯罪相比 ,在时空因素、被害人因素及犯罪控制机制弱化因素等三个方面具有特殊性 ,防控犯罪难度相对较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