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述山林火案现场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山林火灾案件现场特点这类案件现场比其他火灾案现场范围大、火因复杂,一般难以判定起火点.火场上痕迹物证易被付之一炬.然而,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山林火案现场同样有其内在的规律.1.1 发案时间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我国发生的12起汽车爆炸案件,总结了汽车爆炸案件的特点、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鉴定要点,旨在为今后此类案件的侦查和侦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自伤(造作伤)伪装他伤的案件,往往需要刑事技术人员特别是法医通过对损伤的形成机制和现场情况的分析来甄别真伪。本文通过几起案件的鉴定分析,浅析该类案件的特点和法医学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案例1周某,男,42岁。2014年3月9日凌晨4时报案称:其在工地值班室睡到半夜时,突然被冲进房内的几个人持刀砍伤头部等处并抢走2000多元现金。现场位于某市东郊一开荒工地的厨房兼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现场遗留的物品与案件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 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盗窃案件在我国社会中已经是屡见不鲜,盗窃案件发生的场所和情况是变化无常的,盗窃痕迹物证的分布没有规律,而且现场很容遭到破坏或者伪装。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质量会直接对案件的侦破工作造成影响,如果盗窃现场被破坏,那么就会导致公安机会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找不到线索,进而阻碍案件的侦破。本文分析了盗窃案件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盗窃案件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盗窃案件现场勘查质量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公安机关更好地进行打击盗窃犯罪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企业拖欠工资等情况经常发生,法院受理欠薪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处理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对临安法院2012年以来受理的欠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该类案件的特点及案件数量大幅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法院处理该类案件存在的困难,对该类案件如何进行应对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更加妥善的处理该类案件,维护临安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存储爆炸物案件的处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故各国刑事立法都对该行为作了明确规定。我国自2007年起亦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涉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此间浙江省平阳县一大批非法涉爆案件被查处,令人深思的是这些案件均发生在农村。为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涉爆案件的特点、案发原因,克服该类案件刑事审判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预防该类犯罪的发生,本文谨对平阳法院近年来受理的涉爆案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1992年以来,齐齐哈尔市杀人犯罪案件明显增多,截止1995年3月,共发生杀人案件708起。其中市局刑事技术部门直接参与勘查现场的124起,提取各类痕迹物证113起128件,提取率达91%。在侦察破案中利用痕迹物证101起106件,利用率达89.3%。较好地发挥了刑事技术揭露、证实和打击杀人犯罪的重要作用。一、杀人案件现场勘查的几点体会杀人犯罪案件现场往往由于案犯在现场活动的时间长、范围大、接触的客观物品多,现场信息量大,痕迹物证多。认真勘查杀人现场,对于有效地打击杀人犯罪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杀人现场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给现场勘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回顾总结杀人现场,有如下三个新的特点:□戴手套作案、不留手印痕迹。这个特点在以往的杀人现场也曾出现过,但1992年以来表现特别突出。一是逐年增多,二是占全部杀人现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上海地区对被害人利用胶带实施捆绑的恶性案件呈多发的态势,仅2009年1月至7月本区就发生6起,该类案件往往直接提取的痕迹较少,但现场上都会遗留有粘在一起的胶带,而在胶带粘面上指纹的遗留几率都较高。对现场提取的胶带的处理,基层技术员一般采用碳素墨水来显现粘面指纹。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下半年,长春市公安局决定将发生在市区盗抢保险柜案件由市局技术大队负责现场勘验及案件的串并工作。经过几年的工作,我们对这类案件的发案规律、现场勘查及串并案工作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形成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入室盗窃等非人身伤害案件的现场勘查一直是侦查破案工作的薄弱环节。盗窃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占比例大,侦破难度也大,而且是发案最多的一类案件,因而是左右一方社会治安形势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刑侦综合信息系统2006年录入各类盗窃案件5994起,占录入全部案件总数的66.7%。其中,入室盗窃案件2678起,占盗窃案件总数的44.7%。如果我们把握住了这类案件现场勘查环节,提高了现场勘查的质量和水平,就能够使公安机关整体侦查破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市场“铜”的价格上涨,在高利润驱使下,犯罪嫌疑人将作案目标瞄上了电力变压器里的铜线,致使盗窃变压器里铜线案件呈明显高发趋势。刑事技术人员勘查该类案件现场,通常在变压器的硅钢片上发现有现场手印。如果现场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硅钢片上的手印就是犯罪嫌疑人拆卸硅钢片时所留。但不一定所有的现场手印都是犯罪嫌疑人的手印,有的可能是生产过程或修理时所留,那么生产过程或修理时遗留在硅钢片上的手印可以保留多久呢?笔者每年勘查该类案件达20余起,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硕 《刑事技术》2004,(3):37-39
近几年,发生在车辆内的凶杀案件日益增多,给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车内的凶杀案件现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尸同处,就是被害人的尸体在车辆上或在车辆附近;另一种是车、尸分离,车辆和被害人的尸体不在同一地方,有时最先找到车辆,有时先找到被害人尸体。车内凶杀案现场的勘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案件的性质,判断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判明是抢车杀人还是抢劫杀人或其它;(2)推断作案时间;(3)推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杀人碎尸、抛尸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市连续几年发生了数起犯罪分子选择市中心的大型火车客运站为碎尸后抛尸地点的案件,现将5例抛尸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案件呈现数量上升、查处难度越来越大的特点,这严重削弱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梳理出该类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特点,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查找了该类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原因,分析了该类案件频发的社会危害性,并针对上述情况,从思想教育、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加大打击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以其对遏制此类案件的发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一系列锡纸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为例,来分析研究系列锡纸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现场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做好此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和串并案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精神病人杀人案偶有发生,甚至手段残忍,其危害严重。此类案件由于事发突然,因果关系不明,很容易使侦查工作误人歧途。掌握精神病人杀人案的一般规律和现场特点,对现场分析和侦查破案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为行政诉讼中的现场笔录?笔者曾认为是指诉讼主体在案件发生后当场制作的关于案件现场的书面记录。但总觉这一定义失于空泛,亦不科学,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首先应当肯定,现场笔录制作的主体不是人民法院。因为行政争议在交付诉讼之前并未成为  相似文献   

20.
房屋倒塌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他人人为作用如爆炸、毁财等,这是刑侦部门要重点攻克的恶性暴力案件;二是由于房屋自身结构或其他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倒塌事件,属意外事故范畴,无须刑侦部门立案侦查.两种情况,客观表现相似而性质绝然相反.因此,刑侦技术人员在勘查此类现场时,切不可马虎,草率,一定要全面客观,周密细致.我们通过对我市近年来几起房屋意外倒塌现场的勘查和研究,总结出了此类现场的特点、勘查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及注意事项.现概述如下.1 房屋意外倒塌现场的特点1.1现场中心没有炸点痕迹在爆炸现场,炸药的能量集中,爆炸后局部破坏相当严重.在现场中心通常能见到明显的炸点痕迹,靠近炸点的物体往往被炸得粉碎,接触的介质被炸碎,烟熏烧灼、熔化或压缩成坑,明显变形.而意外现场表现不同,在室内外的地面,墙体均寻找不到爆炸形成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