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亚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期已基本渡过,主要经济指标显示,该地区经济再现新的曙光。继五十、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相继崛起,从1973年到1993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5%,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经济年均2.9%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3%的增长水平,被世界银行称为“东亚奇迹”。1997年7月由泰国货币泰铢大幅度贬值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导致东亚经济形势急剧逆转,多数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有些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今年初以来,东亚汇市和股市趋于平稳,外资流入增加,对外贸易逐渐恢复,州…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 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 从 1998年的 2.5%和 1999年的3.3%提高到4.2%。今年可能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好的年头。但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和风险。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多数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只有少数国家经齐继续较快增长。从1999年开始,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和金融状况明显改善,世界经济出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形势,特别是占世界总产值70%左右的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或普遍好转。[MF预计,今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下滑累及全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从过去10年长期 繁荣,特别是20世纪90年 代下半期的高速增长后,于去年下半年开始急剧降温。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经在今年连续8次降息,但目前仍未见经济复苏的苗头。美国经济的下滑已经开始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美国经济下滑的趋势年内没有反弹的可能性 根据美国经济目前这种企业盈利减少、投资萎缩、需求不足、贸易逆差扩大、股市下跌、制造业衰退、美元疲软等一系列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已经透露的大量信息表明并预示,1996年世界经济平稳发展,总体经济形势好于1995年,1997年将好于1996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6年世界经济增年率为3.8%,高于1995年3.5%的增长水平,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1%,将是90年代初以来最高的。德国伊福研究所预测,今后3至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可能保持在3.1%左右。7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只有东亚经济一直  相似文献   

5.
记者:面对全球性经济低迷,亚洲国家的经济是否比最初预期的更具活力呢?庄健:数字最有说服力。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2009年将达到3.9%,高于今年3月“展望”中预测的3.4%。亚行对2010年增长率的预期也由6.0%上调至6.4%。东亚及南亚地区更强劲的增长支持了这一预期。  相似文献   

6.
1999年的中国经济中,外贸进 出口的双增长无疑是极为 亮丽的一笔。 直到1999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值仍为-4.7%,进入下半年,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外贸出口政策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一般贸易出口实行贴息等措施的刺激下,外贸出口开始呈回升势头,加之全球经济、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复苏,我国外贸出口终于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重新回到了增长的轨道。统计显示, 199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1.3%,外贸出口 1949亿美元,增长 6.1%;进口为1658亿美元,增…  相似文献   

7.
《理论参考》2009,(12):32-35
最困难的问题“未解决” 问: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些数据。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中国经济的反弹趋势日益明显,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今年“保八”已不成问题,您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怎么看?  相似文献   

8.
一、东亚模式失灵说明文化转型与经济变革应协调发展亚洲金融危机似乎否定了曾被全世界公认为发展典范的“东亚模式”。过去高赞东亚文化造就东亚奇迹、东亚人坚韧耐劳支持高速经济增长的东西方学者们,又忙不迭地批判起东亚文化来,称正是以儒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模式自身就孕育着经济危机的种子——“政府行为+腐败”,指责东亚人缺少创新精神,即缺少企业家精神。不管这些学者的自相矛盾有多么的滑稽,只分析他们说对了多少事实。日本于5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使得这个发达国家行列中的小弟弟于70年代末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韩国更…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堪称险象环生、波澜壮阔。 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经过“九五”前两年的努力,在1997年又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 就在国民经济朝着健康、快速增长的轨道前进时,国际经济形势的突变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出了严峻挑战。发端于1997年下半年的泰国金融危机。迅速向亚洲其他国家蔓延,到1998年已发展成波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国家货币贬值、信用恶化、出口及对外投资税减、经济增长滑坡。 周边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第八个年头,年增长率3.9%,为198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据商务部2月公布的调整统计数字表明,199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按年率计算,又高达6.1%。到去年12月份,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93个月,为历史上第二大增长期。进入1999年,从政府部门公布的几项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仍保持可喜的增长势头。此外,纽约股市仍保持增势,企业兼并浪潮欲罢不止。因此,有分析家认为,目前美国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周期、股市繁荣周期和企业兼并周期这三种周期的重叠之中。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曾出现过类似的周…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8,(30)
尚未散去的阴霾东亚金融危机一年评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整整一年。这场危机给亚洲有关国家留下深重的创伤,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由于各方的共同努力,亚洲金融危机一度有所缓解。然而,日元贬值引起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金融市场再起风波。东亚...  相似文献   

12.
韩锋 《瞭望》2002,(29)
今年上半年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令人鼓舞,亚洲开发银行(ADB)认为东亚与东南亚经济状况正在迅速改善,并在今年4月和7月分别两次调查地区的经济增长指标,将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含东盟、韩国和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去年12月该行发布的4.7%提高到5.8%,并将2003年的增长率6.0%提高到6.2%。根据最新的估计,马来西亚由预期增长3.6%提高到  相似文献   

13.
管进入新世纪美国经济增长会放慢,但到2001年3月,美国经济增长将持续整整10年。今后的经济扩张还将持续多久?多种信息表明,21世纪初美国经济走势,主要取决于如下四大问题的走向:美国经济运行会不会出现“硬着陆”;股市是否转入熊市;新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出现转折性变化;“新经济”的发展是否夭折。影响未来美国经济的四大问题——美国经济会“软着陆”还是“硬着陆”。不少人认为,油价上涨加上劳工供应紧张等将使美通胀压力增长,如果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一步提高利率,将导致外资撤出、美元下滑、股市暴跌,加上巨额经常项…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内需不足,出口受阻,再加上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基本面上的种种不利因素,使'98股市没有走出像前两年那样波澜壮阔的行情。1999年初,大盘承续去年末的调整态势。那么,全年将呈何种行情呢?基本面、技术面的各种因素又将怎样左右行情的演进呢?基本面:经济持续增长会支撑股市的稳健运行国内外经济形势仍是影响'99股市运行的最基本因素。总体而言,1999年世界经济发展品基本趋势是:在调整中温和增长,在颠簸前行中蕴含着动荡风险。欧元将对中国的贸易、外汇储备、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一、对当前国内市场情况的判断自1993年下半年在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形势下中央政府实施紧缩政策以来,尤其是在东亚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市场形势异常严峻。尽管中央政府已转而采取积极的宏观政策,但时至今日,需求疲软的态势仍不见好转。需求约束成为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境,采取何种对策,前提是必须对当前的市场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判断。1当前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是经济市场化的结果。自1992年以来,在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开始对资源配置发生基础性…  相似文献   

16.
科威特专电.近年来,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东亚、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势头正旺,然而,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融入全球化进程方面却明显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家和经济界人士的严重关注。从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间,阿拉伯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平均年增长率不到2%,低于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7.
(1)世界经济实绩比预期的好 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的阴影下,1987年和1988年之交,人们曾对1988年世界经济形势普遍看淡,预测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增长率仅为2.25%。然而,1988年世界经济实绩却比预料的好。在1987年增长了3.4%之后,1988年估计将增长4%,其中主要西方工业国相应为3.3%至4%。 198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需求。重要因素有股市暴跌后主要西方工业国普遍采取松宽的货币政策;日本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针;美国在总统选举年继续支持经济景气;欧洲共同体得到来自1992年建成内部统一市场目标的刺激,许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全球经济正处于一 个低通货膨胀,中速经济增 长,区域经济增长相对平衡的温和的形势。 1999年的全球经济在经历了上一年增长速度下跌后,温和反弹,预计将达到 2. 8%。从区域看,支持全球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仍然强劲增长,日本经济已停止衰退、欧盟经济有所恢复、亚洲经济明显复苏、巴西金融危机基本缓解和拉美经济趋于稳定。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政府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改善,刺激金融市场。因此居民消费上升,但投资需求不足和生产推动疲软。2000年的首要挑战,是能否把推动经济增长的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步入新阶段股市投资中长期看好中国离世界更近了“新经济”:欧洲离美国有多远东南亚经济复苏隐忧仍存 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在未来10年将以年均7%的幅度增长。本文作者据此认为,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股票市场有可能中长期走“牛”,投资者应抓住机会,精心选择具有挖掘潜力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 最近,有关部门公布的各项经 济统计资料显示:在国家适 时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措施(包括大量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非洲国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政策,经济情况较前好;但经济形势并未根本好转,依然困难重重。 非洲在1981年—1984年连年遭受旱灾之后,随着世界经济低速复苏和非洲国家的奋发努力,自1984年起,经济呈现起伏缓慢的增长状态。据统计,非洲经济增长率1983年为负0.2%,1984年回升到2.2%,1985年达到2.9%,去年降至1.2%。非洲农业总产值从1976年的1009亿美元提高到目前的1051亿美元。粮食产量1984年为63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