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民法律意识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通过强化政治制度的法治基础,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自治,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等,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
继续培育和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我国民主法治的一项长期任务。在一个法治社会,公民都应该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甚至把法律作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和信仰。因此,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和执行而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3.
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关系到公民的知法、守法、用法,也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受传统儒家文化、欠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优化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基础,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过程受主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提高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必须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多管齐下,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切实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节约型社会的进一步完善。本文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银川市不同行业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银川公民在环境意识的“知”上的水平较高,但在环境法律意识的“行”上的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形成环保问题上过渡依赖政府,公民的环境法律意识谈溥。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有待提高 ,影响法律意识的因素有法律文化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法律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方面。因此要想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必须要从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制定良法、公众司法、加强法律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月菊 《工会论坛》2008,14(4):145-146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的现代法律意识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影响。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仍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加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的社会转型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着冲击。中国传统的从科举为中心的单一走向的教育格局逐渐瓦解,而以教会教育的逐渐兴起、发展和以西学学堂的兴办,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内涵。它们在近代教育舞台上共同存在、互相影响,为中国社会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类人才,这些教育主题的变化推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前进。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是农村社会法治化的主导力量。认真分析和审视农民的法律意识 ,并加以正确引导 ,是农村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当前 ,农民的法律意识集中表现为轻法、畏法、无讼以及伦理、清官意识 ,同现代法律意识形成冲突。我们应该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增强立法的亲和力、确保执法、司法的公正、加强法律教育与启蒙等途径 ,来觉醒农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法治的实现需要以法律规范为载体的制度化要素,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公民从思想意识上普遍接受和信仰法律,并且外化为一种理性化的行为方式,即依法办事。公民的法律意识在实现良好和谐的法律秩序、法制社会目标和理想中起到思想基础和内在支撑的关键作用。公民法律意识受到市场经济、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和法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从改善法律环境入手,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机制,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公民的法律知识、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是公民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没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积极守法精神的法律意识,法律便无从实现其功能。公民的法律意识在实践中表现为自觉守法和权利主张精神。公民的法律意识对于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并未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原因有三:传统理论取向与法律价值相背离;极端的权力意识;公民观念的错位。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在依法治国方略下,公民法律意识对法治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日益凸现。法治现代化的核心是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树立,人的法治观念的现代化是法治现代化赖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强化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强化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保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简单地说,依法治国,是指各政党、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和依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宪法和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场景与当代中国公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的发展外源性力量来自于现代性场景的特殊效应,即共时性挤压。在共时性挤压背景下,当前中国公民成长主要集中在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教育的提供两个方面。对公民意识的觉醒来说,一则公民主体意识增强而又有所不足,一则公民诉求意识凸显而又不乏缺憾,这意味着公民意识的养成还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助,这就是公民教育问题。在当前,国家既要树立公民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又要立足公民资格、公民认同以及公民能力三个基本主题,展开公民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本文着重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两个方面对本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同时期的宪法文本都规定了基本权利,但是在条文数量与内容上各不相同。中国宪法所规定基本权利深受政治、经济和权利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宪法对基本人权原则的确认,进一步完善基本权利内容,必将对更好地落实基本人权原则、促进人权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行政法及其现象的心理、思想与评价的总称。而行政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既是指一个由传统社会的行政法律意识向现代法治型社会行政法律意识转变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指人们的行政法律意识水平在现实社会生活条件下所达到的与现代法治型社会进程相适应的状态。行政法律意识及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包括人们对行政法的认知程度、对行政法的信仰程度、对行政法的遵守与执行程度,以及人们对行政法运做状态与行政法环境的综合评价。行政法律意识及其现代化要受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体因素等的影响或制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市民法律意识是有意义的.其内容结构可以从认识角度、心理结构角度、主体范围角度、主体角色角度、客体内容角度分析.市民法律意识的概念维度角度法律认知、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评价、法律关注、法律期待.  相似文献   

19.
公安工作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 ,它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警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问题 ,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 ,对警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重点分析 ,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使公安工作更趋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展现着最新的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发挥着科研平台和学术窗口的作用.学术期刊编辑的思想、立场、观点、观念和法律意识等因素对期刊有着直接影响.期刊编辑的水平决定着期刊的整体质量.因此,要编好学术期刊,既应重视对编辑的新知识补充、专业知识学习等职业素养的培训,也应加强对编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