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大脚 《新青年》2005,(4):16-18
“你要记得好好爱惜自己。”挂断电话,我坐在列车里,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我没有告别,和青儿。我要离开,或许永远也不再回来。我不能再去见她了,或者要求她来送送我。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如果见到她,我绝对不舍得离开。  相似文献   

2.
执子之手     
张港 《新青年》2005,(12):32
那一年,染了可怕的眼病,眼睛被蒙着,一切全是黑的。我感觉到自己完了,自己将永远在黑暗之中了。一个很静的时候,猛的上来一阵冷,一阵恐怖,我想大叫大喊,想跳起来,想挖了自己的眼珠。就这个时候,一只手来了,软软的,热热的,一触我就知道是她。妻子说:“没事儿,没事儿,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呢!”小小的手,用劲攥我的手。有了她的手,恐惧全没了。听她絮絮地讲着外面的事,脑子里忽然现出那句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十多年前我就背熟了。当年老师讲《诗经·邶风·击鼓》时,其它全不经意,只是到了“执子之手”,老师停…  相似文献   

3.
赵玉辉 《新青年》2006,(1):29-30
女儿3岁时,我决定出去工作,于是把她送到幼儿园。第一天,在小班门口,当老师不容分说地把她抱过去,我毅然转身,她顿时嚎啕大哭。晚上接她时,本来正坐在小椅子上看动画片《小飞象》呢,一看见我,眼泪立即汹涌而出,“妈妈,别把宝宝丢下。”虽然多天以前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妈妈要上班,上班才能赚钱,赚钱才能给宝宝买猕猴桃。”等等,算是有准备之仗,可是料不到离开妈妈令女儿恐惧若此。第二天,我一提“幼儿园”仨字,她就放声大哭,不起床,衣服给穿上她就脱下来,反复几次,见我火了,就搂着我的脖子,抽抽嗒嗒地说:“妈妈别生气了,我乖。”我又好言…  相似文献   

4.
健生 《新青年》2005,(10):13-14
晚上9点半,童小初站在我的面前,眼泪顺着面颊“扑簌簌”地滚落下来。10分钟后,她安坐在我家沙发上,手捧我端给她的热腾腾的咖啡。他“走了。”她终于开口。我揪紧的心也得以暂时松绑。我知道他是童小初的同事,也是相恋6个月的男友,最近一直在办澳洲移民。“我送他上的飞机。他说如果我真的不想去澳大利亚,他会回来的。”我的心莫名其妙再度揪紧。“你们没有分手?”这样的问题也会问出来,真是有失水准。好在她似乎并未在意。“怎么会分手呢?他是去澳大利亚,又不是去火星。”童小初竟然顺手拿起了遥控器,舒服地靠在沙发上,开始看正在热播的长…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27日,正在湖南电视台参加金鹰电视节文艺晚会彩排的周迅的手机突然响了:她看了看手机上显示的陌生电话号码,却一下子没了声音,许是打错了,她嘀咕道。之后,电话再度响起,她拿起手机“喂”了一声,电话再度中断。当电话第三次响起时,她终于与对方通上了话。“是真的吗?她现在在什么地方,病情严重吗?”听到电话中一个陌生声音的讲述,她哽噎了。看到周迅边接电话边擦拭眼角的眼泪,一起彩排的演员和编导都愣住了,他们关心地问她是怎么回事。“我的妹妹病了……”她说了一半,却再也说不下去了。周迅还有一个妹妹?是亲妹妹还是亲戚?周迅摇…  相似文献   

6.
刘汉 《新青年》2005,(7):24
经常,幸或不幸总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突然闯到你的面前。时,我在一个书店购书,不经意间,一位女孩走过我的面前,就像一股超强力的磁场把我的视线吸住了。“惊艳!”我感到两腮发热,心跳随之加速。她可能也感觉到了什么,猛一抬头,然后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看到阴谋被揭穿了,我索性露出一脸天真的“坏笑”。“你很漂亮!”我说。“关键是,我很漂亮跟你有什么关系?”她可能想用那种美女所特有的高傲把我吓退。为了显示我足以与她抗衡,我继续保持微笑:“可惜,漂亮得太野。”或许是我对一个陌生女孩自以为是地评头论足令她恼火,又或是我的大胆像个不…  相似文献   

7.
婆媳学校我在日本读书时,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叫佐藤由美子,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就准备与相恋两年的男友结婚了。一天在路上碰见她,她喜滋滋地告诉我,正在进行“花嫁修业”,即为准备出嫁而去上各种花道、茶道之类的家政培训班,包括上大千世界“婆媳学校”。我觉得新鲜,就满怀好奇地与她一道去“婆媳学校”看了个究竟。原来这个“婆媳学校”设在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每位准新娘都可以免费参加,但必须与准婆婆同来,为期一个月,共上四次课。负责讲课的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女姓心理咨询专家,大约50多岁,风度颇佳,大家都叫她“小岛老师”。两个小时的讲…  相似文献   

8.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妮亚·斯米茨童年的时候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农场里长大的。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她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忽然他说了一句:“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9.
玫瑰阿姨     
《新青年》2003,(3)
看母亲年轻时和她好友玫瑰的合影照片,两个女孩简直就是黑白片时代的电影明星。母亲是个美丽的人,她的好友玫瑰亦是。我高兴时称呼她们:美女。不高兴时喊她们:老美女。去年,玫瑰阿姨的先生去世了,她痛不欲生。来家里做客、散心。和母亲说话,颇有诀别的意思。看着两个老美女默默无语两眼泪,我耳边响起母亲的骂声,“死丫头,还不快劝劝我们。”我问玫瑰阿姨:“为什么要死呢?”她说:“你伯伯没有了,我没儿没女没意思没生趣。”“你有房子有钱有健康啊。我也没儿没女,到老了,与你相同,你要我学你的样子吗?给我作个好榜样,小时…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朋友1999年去了美国,虽然我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有我喜欢的梁实秋的一句话“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但如果你回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会去接你”,我仍然忍不住去送她。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算起来相识了有20年了。她走了以后,这个城市会平白地空旷许多。她的妈妈还是忍不住眼泪,母女俩终于在上火车之前抱头痛哭,我们都笑笑地劝,又不是不回来了。朋友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们离开火车站时,她妈妈嘴里还在向我唠叨,去的这么远,轻易是回不来了。我笑着安慰她,你想她了就我叫她回来好了。心里想着要常去探望她,可是敷衍着琐碎…  相似文献   

11.
宝儿小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母亲从来没感到拖累和厌倦。淘气也罢、破坏也罢,母亲总是能极大地宽恕宝儿。她把呵呼宝儿当做一种享受,一种安慰。她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宝儿身上。宝儿笑,她跟着笑,宝儿病了哭闹,她会陪着落泪。我有时被宝儿缠得不耐烦,忍不住打她两巴掌,母亲就一边埋怨,一边心疼地抹眼泪。我常嫉妒地想:“哼!小时候你也会这样疼  相似文献   

12.
龙生     
潘国本 《新青年》2005,(5):33-34
龙生住在苏皖交界一个叫望牛墩的小村上。听到龙生住进县医院,英英马上找了过去,按病区寻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龙生,见他换了一个人似的,眼泪直滚了下来:“龙哥———你咋搞啦。”龙生见了英英,眼睛一亮:“哪个吃了五谷不生灾?没事,英英,我看你应该抓紧了重找一个,后边的日子长着呢。”龙生是刚晓得她那男人缠上了别的女人,他们离了。“你呢?”“我?你不比我,一人吃饱了全家吃饱了,你有家有母的,难!我就不信,论人品论德性,你碰不上一个称心男人。”英英在床头倒起一杯水,想端着给他喝,龙生接过手,抖抖地捱到嘴边:“你单位、家里都忙,去吧,医院也…  相似文献   

13.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父亲是个贼,因此,从不敢跟伙伴们争高斗低,即使瘌子老嘎把红土面夹在我的饽饽里,我也能含着眼泪一口一口地咽下去。吃几口掺了土面的饽饽总比听一句:“你爹是个贼”好受得多。  相似文献   

14.
当风儿轻轻扫过院里的橡树梢时,孩子们在房间里几乎快睡着了,远处天空有几处闪电,一阵凉风轻轻地拍打着窗户。妻子罗依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读书,我正在盘算着是读书、写点东西还是出去倒垃圾。突然,一声惊雷。暴风雨和孩子们的惊叫声几乎同时到来了。“罗依,我去看看孩子们。”黑暗中,我顺着楼梯向楼上走去,闪电的蓝光在我身边跳跃着,转瞬即逝。我先走进了女儿卡伦的房间,卡伦紧紧地抱着她的布娃娃,浑身发抖,哭泣着对我说:“爸爸,我害怕。”“没事的,卡伦,害怕是正常的,让我们坐在一起听打雷,好吗?”接下来,又是一阵电闪雷…  相似文献   

15.
1999年5月初。在柳河林校念书的第三学期,我因阑尾炎手术住进了医院。在疗养期间,我的同学们常常拎着水果、奶粉一类的东西,在闲暇的时候来看望我。可是,一连几天我都没有见到她的身影。我终于忍不住向同学们问起她为什么不来看望我?同学们回答我说她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不好意思来。我想她是怕我笑话她。于是,我让同学们转告她说她能来看望我就是给了我最好的礼物。第二天清晨,有人轻轻地推开又关上了病房的门。原来是她。她的手里捧着一束百合花,怯生生地走进来。鞋子踏在地面上发出一阵“吧唧吧唧”的声响,她走到床头,把那一束百合花插在旁…  相似文献   

16.
愿赌服输     
现我常常会为了任杰而流泪。在我只是一个人蜷缩在墙角那只巨大的沙发上,黑暗中耳边的CD正一遍一遍重复着相同的音乐,听得多了,便没有了感觉,伤得多了,也就没有了眼泪。对面墙上那发着幽幽蓝光的钟摆正不厌其烦地摆动,左右左右……一刻也停不下来,好像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一样。十二点多,小雅打来电话,一声铃响还没结束我就抓起话筒,那头便传来了她“劈里啪啦”的数落声,她说我就知道你还在等他的电话,他这种人把伤害你都当成了一种习惯,就像你已习惯受他的伤害一样。我苦笑,说你把我的头都绕晕了,什么习惯不习惯的。她马上又逮着了话柄,…  相似文献   

17.
高前桌后桌一那年,瑶瑶从昆明转学过来,之后就一直坐在我的前排。那时的班主任是个教物理的倔老头,火爆的脾气一触即发,他亲手写的挂在教室后墙上的两个条幅我至今没齿难忘,一张是“背水一战”,一张是“破釜沉舟”。就在这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肃杀气氛里,瑶瑶一阵清风般飘然而至,并在我和她的两张课桌间打造了一片快乐的小天堂。那时的瑶瑶穿一条缀满碎花的连衣裙,像在我的视野里种了一棵圣诞树。每天她都要回头N遍,枯燥的物理课上回头的次数尤其多,倔老头淫威下不敢说话她便练就了丰富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就是在那时,我们之间有了许多默契…  相似文献   

18.
魏雷 《新青年》2004,(2):6-7
“喂喂喂!特大喜讯!在外语系发现一个超级帅哥!!!”楠儿像辆失控的火车地动山摇地从外面冲进来,满脸兴奋得好像听到她终于补考过关一样。见我充耳不闻的样子,她一下子拔下我的耳塞,不满地嘟囔:“拜托有点反应好不好啊,大哥?”“你让我做什么反应呢?我对帅哥不感兴趣。再说你花痴病一犯再犯,我早习惯了。”我仍然把自己埋在电脑里懒得看她一眼。楠儿悻悻地说:“可是他真的很帅啊。”  相似文献   

19.
姜钦峰 《新青年》2006,(4):13-14
一 傍晚,城市的天空烧成橘红色.下班回家,走到地铁站入口处时,一阵清香吸引了我匆忙的步履.一个卖花的小女孩蹲在墙角,篮子里的栀子花开得正灿烂,见我走近,她不住地夸这花好.我说:"我姐家的栀子花开的时候,比你的还要漂亮."女孩摇头,表示怀疑.她不认识我姐,当然不信.  相似文献   

20.
彩色鹦鹉     
“姑姑,快起来看,快!”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正好睡,被小侄女叫醒,拉到后窗前。顺着她的视线,我望出去,看到对楼晒台盘花栏杆上站着一只彩色鹦鹉,正梳理着宝蓝如锦的羽毛。颈间还绕有一圈闪烁的饰毛,恰似戴了一个琥珀的项链。翅与尾部呈现粉紫、鹊黄、彩虹般的花纹,比孔雀开屏还艳丽。“哪儿来的鹦鹉?真像个艺术精品。”我问侄女。她说:“是新搬来的何奶奶家养的。何奶奶有两个宠爱,一个是她16岁的孙子斌斌,一个就是这个5岁的鹦鹉。”我推开后窗,鹦鹉停止了梳毛,向我一耸脖子:“姑娘你好!”我和小侄女都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