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建》2020,(8)
正1939年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在湘西溆水河畔一个商人家庭。8岁时,她进入由大哥与他人合办的新式小学读书,在当地开了女子入校读书之先声。1912年,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入周南女校。在此期间,她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22):65
向警予,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是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自幼聪明好学,她的大哥向仙钺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是湘西同盟会负责人,向警予受他的影响很深。1903年,向警予的大哥在城西文昌阁办了一所小学,向警予取名俊贤,入小学学习,在县城开女子入校读书之先例。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6岁的向警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新创办的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成为名师杨怀中的学生。数年后,杨怀中在日记中写道:在我所教的长沙数千学生中,有3个最  相似文献   

3.
正蔡畅(1900—1990),湖南省湘乡县人。早年入湘乡县女学堂读书,1915年春蔡畅抗婚离开老家,求学于长沙周南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前后,蔡畅和向警予等人成立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并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24年底,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4日,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同志诞辰110周年。警予家乡85万溆浦人民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向警予同志于1895年9月4日诞生在溆浦县城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期的向警予痛感“国家陵夷,学绝道长”,立志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1916年她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回到溆浦创办了第一所男女兼收的女校。“五四”运动后,她加入了毛泽东、蔡和森创建的新民学会。1919年底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积极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2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席了…  相似文献   

5.
正溆水河畔,松柏青翠,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向警予故居的白墙青瓦上,宁静,肃穆。与之相邻的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每天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代妇女领袖向警予的革命英雄事迹,在湖南怀化溆浦县大地上,远播四方。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女,湖南溆浦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1895年9月出生于溆浦县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1912年以优秀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  相似文献   

6.
江艳  吴曰友 《党史文苑》2008,(12):55-56
徐特立作为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和培养了几代青年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导人毛泽东、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维汉等,在青年时代都曾受教于他。徐特立嘉言懿行、为人师表,深受青年们的敬重和爱戴。在徐特立六十寿辰之际,毛泽东亲笔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7.
向警予:我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周恩来说:向警予同志是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她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她。1998年,在风景秀丽的湖北汉阳的龟山上,一座烈士陵墓建造得质朴、庄严、宽阔,墓前立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向警予烈士之墓”的墓碑。向警予烈士陵墓,凝铸着武汉人民缅怀先烈,对先烈不朽业绩永志不忘之情;陵墓上空弥漫的耿耿浩气,给人一种圣洁的感情和无尽的力量。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4日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关镇西街向宅,土家族人。1912年秋天,考进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8年,向警予加入了新民…  相似文献   

8.
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回溯向警予为妇女解放不懈奋斗的历程,其在思想上经历了从自由女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转变历程。一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形成,革命与妇女解放成为向警予毅然奋斗的主题。1939年,毛泽东称赞她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0,(5)
正本书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的现实主题。  相似文献   

10.
向警予     
《兵团工运》2011,(5):17
<正>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2年秋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秋参加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21年底回国,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主任。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丁玲的交往,影响了丁玲的后半生。第一次见到毛泽东1904年10月12日,丁玲出生在湖南省临澧县胡子冲。原名蒋伟,字冰之,丁玲这个名字是她从事文学创作后用的笔名。1918年夏,14岁的丁玲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桃源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在她一年级学期结束时,爆发了“五四”运动。丁玲积极投身这场革命,主动担任了贫民夜校的小老师,热情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由于她年龄小,学生们都风趣地叫她“崽崽先生”。1922年,丁玲到上海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校读书;1923年,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12月发表处女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在长沙的挚友便是蔡和森。从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都是中央委员,他的家庭也成为党内突出的革命之家。他同妻子向警予、妹妹蔡畅、妹夫李富春等人都作为党的第一代开拓者,用热血和青春在史册上写下了姓名。 蔡和森,字润寰,曾用名蔡林彬,1895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一个破落的小官吏家庭。幼时读私塾,13岁时因家中困难到堂兄开的店中当学徒,未受照顾而长期遭欺压,从而葫发了反抗意识。16岁时他才入初等小学读书,因年龄大被周围嘲笑称为“太学生”。经他刻苦攻读,一个学期后便跳级…  相似文献   

13.
1939年7月20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女子大学,这一举措体现了毛泽东“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妇女解放思想,也是党培养干部的一个创举,对当今妇女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在中共“一大”会上,包惠僧和毛泽东地位相同,表现各异。27岁的包惠僧发言活跃,28岁的毛泽东沉默寡言。“一大”一结束,包回到武汉,担任湖北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回到长沙主持湖南共产党的工…  相似文献   

15.
周敏之 《湘潮》2016,(4):105-109
向警予生于1895年,1928年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3岁。其生命虽短暂,但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贡献均大。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的讲话中,对向警予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我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本文着重梳理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演变过  相似文献   

16.
1901年8月17日.夏曦生于湖南益阳县。早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夏曦就参加了新民学会,和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郭亮等一道从事革命活动。夏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二大”上曾和毛泽东等人一道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夏曦还曾任中共湖南区委员会委员.是北伐战争期间我党在湖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的“五大”上,  相似文献   

17.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在向警予参加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女子教育要以"改造社会"为根本目标,以"革新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女子自动"为主要方法。向警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把女子教育与女子解放、社会解放和民族解放相结合,呈现了全面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敏 《湘潮》2018,(1):46-49
五四时期,湖南涌现了一大批女界豪杰,如向警予、蔡畅、缪伯英、杨开慧等,都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然而,有一位早期即参加新民学会、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活跃在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和湖南妇女运动一线的杰出女性却不为人所熟知,甚至被人渐渐淡忘.她,就是英气逼人、被毛泽东称之为“思安先生”的李思安.  相似文献   

19.
<正>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伟人毛泽东始终身体力行在调查研究第一线,早在青年时代便以参军、游学、开展勤工俭学等方式,深入基层社会,关注民生疾苦,探求中国革命发展道路,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行伍生活是他开展调研的初步尝试1902年,9岁的毛泽东进入私塾读书,随后8年时间辗转于韶山冲的6所私塾,接受中国传统“四书五经”启蒙教育。然而,少年毛泽东却更钟情中国古代传奇小说,为其中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在不断扩展的阅读世界中,  相似文献   

20.
杨开慧,1901年生于湖南长沙。她1907年人杨大庙它立第十四小学读书,1913年春转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附小,1920年入长沙福湘女中选修班,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问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湘区委员会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跟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她留在长沙坚持党的地下斗争。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因叛徒出卖被捕。她和8岁的儿子岸英被押在长沙警备司令部。敌人对地施以各种毒刑,无论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