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湘潮》2016,(3)
正"不‘思故乡’‘思井冈’"1965年5月21日,72岁的毛泽东乘汽车离开长沙,由张平化、汪东兴陪同重上井冈山。他上午11时从长沙乘专列,下午1时到达醴陵,换乘汽车,经攸县渡过洣水河,下午4点40分到达茶陵。毛泽东来到茶陵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装上自带的简易木板床,吃了简单的晚餐,他和陪同人员在县委大院散步。那天刚好是农历小满,他  相似文献   

2.
记者:王卓超同志,1965年5月您和张平化、刘俊秀、汪东兴等一起陪同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可以谈谈基本经过吗?王卓超:可以。1965年5月,我正在赣南瑞金县蹲点搞“社教”工作,突然接到江西省委通知,要我马上回南昌。到南昌后,省委主要领导告诉我,毛主席要到井冈山来,要我与刘俊秀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主席提出游长江1956年5月上旬,毛泽东主席乘专列到广州,在这里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间隙,毛泽东主席畅游了珠江,又提出要游长江。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于安全的考虑,都劝毛泽东主席不要游长江。罗瑞卿部长、杨尚昆主任、王任重书记、汪东兴局长都说:长江太危险了,最好不要游。毛泽东主席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对我和李银桥说:我游珠江成功  相似文献   

4.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在汪东兴、张平化等人陪同下,由湖南茶陵重上井冈山。一路上,坐在宽敞的轿车内,凝视窗外闪过的潺潺流水,弯弯山道,毛泽东故地重游,感慨良多。位于湘赣之交的井冈山,是毛泽东精心耕耘、喜获硕果的试验田。在这里,他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独创性地开拓了有中  相似文献   

5.
汉寿县小港十三队,曾经是湖南省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的先进典型。1962年秋,省委将这一典型经验批转各地。同年9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上看到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为此所写的报告和经验材料后,作了批示:“印发各同志。请各省、市、区党委同志们注意研究,并采取  相似文献   

6.
余玮 《党史纵览》2022,(1):7-12
来到江西 1969年10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为配合战备需要,中央决定把一些人员从北京疏散到外地,其中包括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云也被疏散到了江西.据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回忆,在中央作出上述决定后,毛泽东曾对汪东兴指示:"要把陈云、王震他们放在交通沿线,来去方便."毛泽东还说:"万一打起仗来,要...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2,(3)
1965年5月21日至30日,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汪东兴同志随行。《汪东兴日记》如实地记叙了毛泽东同志这次重上井冈山的重要活动和对往事的回忆。《日记》对我们学习、研究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研究毛泽东同志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当前继承发扬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作风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记》原文刊发在《中共党史资料》上,经征得作者和原出版者同意,我们特全文转载,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8.
《党的文献》2004,(1):29-39
离开江西庐山后,毛泽东的专列先到长沙,停在支线休息.15日到了武汉.16日,他批阅了汪东兴就庐山会议上跟着主张要毛泽东当国家主席所犯错误而写的第二次书面检讨,并约汪东兴谈话.  相似文献   

9.
王维国受命于林立果,准备在火车上向毛泽东下手。9月10日那天,毛泽东的专列抵达上海,汪东兴打电话通知许世友到上海,与王洪文、王维国一起,登上专列面见毛泽东。王维国接到电话,作了一番准备,在腰间别了两把手枪。上车后,不知许世友是有意还是无意,始终站在毛泽东身边,王维国无法靠近毛泽东。而且,车上警卫人员很多,王维国觉得他们那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像扫描似地在自己身上不停地扫来扫去,他手心捏出汗来,一颗心“咚咚咚”地狂跳不已。毛泽东只和他们谈了10分钟,汪东兴就请他们下车,毛泽东没有和任何人握手,王维国一直没有机会下手,只得离开了专列。他们的最后一个谋杀方案又告破产。 王洪文拨通了空四军的电话,笑着说:“是王政委吗?我是洪文啊,你最近身体可好?” 王维国说:“谢谢王副主任的关心,我的身体马  相似文献   

10.
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潮》1993,(9)
本期发稿之际,我们高兴地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一篇谈话记录《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和汪东兴同志的文章《毛主席关怀身边工作人员的成长》。1960年,毛泽东在他67岁生日这一天,邀请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便餐。席间,他引经据典,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这样一个道理。他要求身边的同志从高从严要求自己,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的讲话亲切诚恳,富有哲理,感人至深。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汪东兴同志将这篇珍藏多年的谈话公之于众,并有感而发,同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两篇文章对当前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很有现实意义。为及时把它奉献给读者,限于篇幅,原定刊发的《关于毛泽东“非权力影响”的思考》一文未能安排,请读者谅解。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6,(6)
正1965年3月14日,毛主席离京南下视察工作。毛主席出巡期间的安全保卫、生活服务等工作,中央委托汪东兴统一领导。当时,我是汪东兴的机要秘书,随时负责他的文电收发管理及协助处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毛主席乘坐火车专列出巡,首先到达湖北省委东湖梅岭招待所。在那里住了40多天,于4月29日离开。随后毛主席一行登上专列直达长沙,住进了湖南省委陈家山  相似文献   

12.
离开江西庐山后 ,毛泽东的专列先到长沙 ,停在支线休息。 1 5日到了武汉。 1 6日 ,他批阅了汪东兴就庐山会议上跟着主张要毛泽东当国家主席所犯错误而写的第二次书面检讨 ,并约汪东兴谈话。毛泽东说 :“他们 (指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引者注 )在各组一起动作 ,煽动 ,他们几个 ,还有黄永胜报名要发言 ,都用了语录 ,但他们的简报 (指华北组以外的简报。———引者注 )未发。一说不行了 ,记录就收回 ,这当中好像是有点名堂。”又说 :“我劝林应好好地想一想 ,表一个态嘛 !今天未想通 ,待想通后表态也可以。”他还嘱咐汪东兴回京…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二年毛泽东黄河故道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隆 《党史博览》2003,(12):38-42
1952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毛泽东利用中央批准他休息的时间,出京对山东、河南、平原三省境内的黄河决口泛滥最多、危害最大的河段,进行了现场视察。陪同毛泽东视察的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第一机械部部长黄敬、轻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和汪东兴等同志。在济南,毛泽东说,你们引用黄河水淤地,改种水稻,输通小清河排水,让群众吃大米,少吃地瓜不行吗10月26日,毛泽东到达山东济南。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特别高兴,他和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省长白如冰,早早来到车站等候。毛泽东一到,许世友首先登车看望毛…  相似文献   

14.
<正>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偶然听说身边的工作人员收了地方一些土特产,他大为震怒,立刻将时任江西省副省长汪东兴召上庐山,指示汪东兴回中南海主管第一办公室。汪东兴从长征起就跟随毛泽东,深知毛泽东的脾气和用意,一到中南海就立刻着手调查研究,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摸清了工作人员收受土特产(水果、茶叶、丝绸)问题,很快形成一份材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纪委,大家多半想到的是查处违纪干部,却忽略了纪委在监督、教育以及保护干部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实际上,纪委不只是冷着面孔拿起板子"打人",更是热着心肠为干部敲警钟. ?谈话是提醒警示 吴东(化名),是昭化区一名乡党委书记.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正在精准贫困户家中走访的吴东接到区纪委打来的电话:"吴东同志你好,请你19日上午9点到区纪委来一趟,有些问题需要和你谈话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6.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二颗原子弹在西北地区空爆成功。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听到汇报,笑着说:我们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个月,赫鲁晓夫下台;我们第二颗原子弹爆炸,胡志明75岁生日快到了。这时,胡志明也到了长沙,听说毛泽东要会见他,特别高兴。一见面,他就快步上前拥抱毛泽东并问好。他发现毛泽东嗓音沙哑,便问,"毛同志,你病了吗?"毛泽东说:"我患重感冒,还没有完全好。""请你少讲话。"胡志明  相似文献   

17.
潘鈜 《党的文献》2006,(6):76-77
1960年12月25日,在自己67岁寿辰的前夜,毛泽东请他的几位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吃了一顿便饭。参加者有李敏、李讷、毛远新、王博文(江青的侄子)、汪东兴、叶子龙、王敬先、吴旭君、张仙朋、林克、高智、李银桥、封耀松。席间,毛泽东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佳县王世宁"汪东兴啊,不要担心!"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8月16日,到达佳县乌龙铺。乌龙铺街上,赶集的群众熙熙攘攘。毛主席微笑着从人群中走过。他指示群运组的同志,做好坚壁清野的宣传工作。17日清晨,由于一...  相似文献   

19.
江东兴同志撰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最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前后,一直写到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这对于党史研究有重要价值。汪东兴同志在撰写、出版此书的过程中,我参与做了审校工作,看了他记录的部分资料,并听了介绍的有关情况。现就汪东兴同志书中记述的毛泽东1971年南巡活动的主要内容综合整理如下。毛泽东主席1971年的南方巡视,是“文化大革命”中一次极为重要的政治行动,对于挫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毛泽东对某些政策…  相似文献   

20.
梁琨 《党的文献》2007,(6):83-84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泽东三次致信秘书田家英,请他查找一首咏梅诗.上午6时的信写道: "田家英同志:请找宋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8时半他又写信说: "田家英同志: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