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手机大量被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手机中的电子数据往往成为公安机关办案或破案的重要证据,手机取证是公安机关刑事办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G省B市C区公安分局的实证调研发现,侦查机关的手机取证存在规范层面与技术层面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基层公安机关手机取证的规范结构不完善,资源结构不合理。解决手机取证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体系性改进措施:更新取证技术,建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网络运营商的协助取证机制,重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强化电子数据证据保管制度,构建非法电子数据排除规则等。  相似文献   

2.
家族恶势力犯罪是国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重点打击的对象,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血缘性、地域性等特征,为侦查打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家族恶势力犯罪中,取证难是最大的问题,而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和依据。在案件侦查中,侦查取证将成为决定案件质量的基础。因此侦办此类涉恶案件必须善于发现涉恶线索,深挖犯罪,建立强有力的侦办机制,打早打小,长期经营,开辟新的取证途径、规范取证手段,全面固定案件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一一解决案件现场、人员抓捕、组织定性、犯罪工具等方面取证难的问题,突破侦查取证"瓶颈",提高侦查取证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公安机关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职能的发挥。对此,公安机关在防治家庭暴力工作中应树立正确观念、开展多机构合作、建立维权网络、引进奖惩机制、加强处置后的监督回访机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赌球犯罪具有无具体被害人、跨区域作案、借助暗网逃避侦查等特征,其案件侦办工作存在线索发现难、侦查取证协作难和取证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区域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内外侦查协作机制,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提升网络赌球犯罪的取证水平,从而有效打击这类犯罪,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件侦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作为最常见的经济犯罪案件类型,正朝着涉案金额巨大化、犯罪主体智能化、犯罪手段复杂化方向发展,给公安机关打击惩治犯罪带来诸多新的挑战。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把握好初查、取证环节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金融职务型经济犯罪已经成为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出多种犯罪手法,给办案人员的侦查取证、案件审讯工作造成了诸多障碍。为有效打击该类犯罪,公安机关应当创新侦查模式,积极培养办案人员的互联网思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电子证据的取证手段;关注资金流向,加强资金查控。  相似文献   

7.
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作为最常见的经济犯罪案件类型,正朝着涉案金额巨大化、犯罪主体智能化、犯罪手段复杂化方向发展,给公安机关打击惩治犯罪带来诸多新的挑战。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把握好初查、取证环节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犯罪存在追诉乏力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来讲,应当完善知识产权犯罪侦查程序,强化侦查协作机制;从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关系的角度来讲,应当完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移送制度,健全行政证据适用于知识产权刑事诉讼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信息沟通制度,引入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制度;从检察机关角度来讲,应当完善知识产权犯罪审查起诉程序、刑事立案监督制度,明确知识产权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对于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自诉,应当完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专家辅助人制度和律师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犯罪情势的重大变化。利用新技术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非接触式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多,呈现出犯罪手段更新快、犯罪模式复制快、犯罪危害影响广等特点。电子证据在非接触式犯罪案件的定罪量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侦查机关电子取证过程中,第三方主体参与取证合法性存疑、侦查人员取证意识欠佳、电子取证技术薄弱、电子证据存储困难、电子取证内外协作不畅等诸多问题普遍存在。侦查机关需细化电子取证部门规章、增强电子取证意识、提高电子取证能力、加快取证技术和工具的研发、完善取证机制、加强内外协作,以解决非接触式犯罪侦查取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既是行政执法机关,同时也被赋予刑事侦查职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为行政证据司法化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给公安机关执法取证工作提出了挑战。实践中,因公安机关采用不当手段或违反法定程序非法取证,导致可能转化为刑事证据的行政证据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因此,需要以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取证行为为基点,提升行政证据司法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赌博犯罪活动既有传统赌博犯罪的专业性、隐蔽性、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又利用了互联网跨地区、跨国界、便捷快速的技术条件,而呈现出虚拟性、瞬间性、高科技性、严重社会危害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致使公安机关侦查网络赌博违法犯罪的行动面临诸多困境,比如犯罪行为难以发现、取证比较困难等。为有力打击网络赌博犯罪,应构建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协作格局、建立反网络赌博犯罪的情报网络、健全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监控体系、加强网络赌博犯罪电子证据的取证等。  相似文献   

1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由电信诈骗向网络诈骗转变、诈骗手法更新迅速、诈骗对象选择更加精准、犯罪上下游产业化链条化突出的特点。应当运用协同治理理论,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协同治理机制:发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治理;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公安机关强化侦查打击;强化行业治理压实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多方主体联动进行反诈骗宣传,以期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综合治理提供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犯罪取证主要围绕证据的获取和证据的分析。主要过程包括保护和勘查现场、获取物理数据、分析数据、追踪源头、提交结果等。计算机反取证就是删除或者隐藏入侵证据,使取证工作无效。反取证技术主要有数据擦除、数据隐藏等,数据擦除是最有效的反取证方法。从取证与反取证两方面分析计算机犯罪的特征,研究反取证技术的根源,可有效地保护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2016年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机关在处置家庭暴力案件中的法定职责,但在实践中,因缺乏配套细则存在一定的执行困难。本项目基于基层派出所民警、居委干部、妇女权益保护工作者的集体访谈,聚焦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现状,探讨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反家庭暴力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战"理论的提出为当前刑侦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证据战"对公安机关提升打击有组织犯罪案件的能力尤为重要。有组织犯罪案件侦办取证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对其组织性的认定。应从证据链条构建、非犯罪事实认定以及经济活动三方面对有组织犯罪的组织性认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以来,山东省涉众型经济犯罪以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制售伪劣商品、非法集资犯罪为主,这些犯罪给山东省的经济秩序和受害人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害。该类犯罪具有案件类型相对集中;犯罪手段升级加快,网络化特征突出;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危害严重,维稳形势严峻等特点。在办理该类案件时存在取证困难;涉案资产追缴和处置困难;查处深挖难;案件协调难;案件善后难,维稳压力大;部门协作配合不畅;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管理薄弱等问题。为有效遏制该类案件的高发态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带来的危害,应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已有情报预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健全办案责任体系,创新办案方式,建立合成作战、资产处置、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案件的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安机关是应对家庭暴力案件的重要主体。家庭暴力案件可能是治安案件,也可能是刑事案件。家庭暴力可能涉及的治安案件包括殴打他人行为、故意伤害行为、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行为、虐待行为等,施暴者可能涉及的刑事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猥亵儿童罪等。公安民警在办理家庭暴力案件时,应当立即制止暴力行为,被害人需要救治的应以救人为先,并及时调查取证,固定证据,为后续的调解和处罚及诉讼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被害人实施了反击行为的,还要关注其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8.
当前盗抢汽车犯罪日趋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安机关在侦办此类犯罪案件中尚存在经费不足,未能形成打击合力等困难,为此,应从强化基础工作,提高案件侦破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构建多警联动的联合打击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盗抢汽车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公安机关在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面临法律界定模糊、办案效率低下、案件协调不利、取证工作繁杂、赃款追缴困难、群众上访严峻等一系列困境。因此,公安机关需讲究技巧方法,形成证据链条、拓展追赃思路,提高追赃效率、平息各方矛盾,安抚受害群众、加强协作沟通,建立会商机制、提出立法建议,完善法律法规,从而优化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电信诈骗犯罪的"能动性"面向,导致冒充公检法跨境诈骗案件近年来持续高发。此类犯罪在追踪定位、实施抓捕以及证据获取上存在异常的困难,为公安机关的侦防工作带来了新障碍。而谋求专业协作、用准侦查战略、切除犯罪链条等策略,以及常规与专门相结合的取证技术,能够为侦办此类案件清除壁垒,有效应对冒充公检法跨境诈骗犯罪的各项规避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