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近年来,员工的工作倦怠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作为企业的新生力量和即将成为企业主力军的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倦息问题更应受到理论界的关注。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心理契约违背与工作倦息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契约违背整体及其维度对新就业大学生工作倦怠有正向影响,自我损耗在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违背与工作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新就业大学生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心理契约违背与工作倦怠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先锋骨干,他们对党员身份的理解和认识,会外化成党员的行动选择,进而对其他青年的行为偏好产生影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党员在党员身份认同上还存在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情感基础薄弱、行动选择与党员身份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高校党建工作应从重构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自我认知,强化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情感联结以及践行大众对党员的社会期待,使党员身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着力帮助大学生党员走出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角色外行为是各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素质之一,符合新时期雇佣关系的期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大学生角色外行为受满意度、自我意识、职务有无及性别等因素影响,相对于积极的角色外行为,大学生更易于履行维持的角色外行为。这种行为背后存在着道德观多元化、价值观自我化和人生观功利化的问题。高校应从学生思想教育、人文环境建设、实践体验环节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积极履行角色外行为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咨询业的竞争,因此采用绩效薪酬成为咨询公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以往的研究较少关注绩效薪酬感知,为此,我们以咨询业知识型员工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探讨风险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在绩效薪酬感知对工作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薪酬感知在职位等级、绩效薪酬强度和企业性质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绩效薪酬感知对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风险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分别在绩效薪酬感知与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咨询业的竞争,因此采用绩效薪酬成为咨询公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 重要手段。然而,以往的研究较少关注绩效薪酬感知,为此,我们以咨询业知识型员工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 分析探讨风险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在绩效薪酬感知对工作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薪酬感知 在职位等级、绩效薪酬强度和企业性质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绩效薪酬感知对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风险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分别在绩效薪酬感知与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力是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就业的综合职业能力。文章根据首都部分高校开展的“首都大学生就业力发展调研”的主要研究成果,就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建立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开发体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的一种学习策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欠缺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协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高自我监控和评估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能否 提升其就业质量及促进职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探究。本研究基于 9 个省份 23 所高校 2019、2020 届本科 毕业生的网上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始时间、长远程度对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稳健性。研究发现,总体而言,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长远,大学生就业质量越高。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研究建议:各级学校需要构建需求驱动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明晰辅导员在 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专职定位,父母应重视对子女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含着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各种因素。目前,研究者期待建立一套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但从竞争的相对性、个体和社会需求的差异性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考虑,以胜任力理论来指导更符合现实。胜任力理论可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大学生个性自我发展三者之间无缝对接的问题。基于胜任力理论分析,可以通过构建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和实施大学教学改革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沿海地区提出了产业升级转型和转移的要求,部分产业搬迁转移到内地,由此拉开了全球范围内的第四次产业大转移。通过计量研究发现,我国产业调整和转移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是正向的,有利于就业增长,应该继续深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正向效应最大,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就业有较大帮助,而对其他区域就业规模未产生显著影响。今后,应实施就业优先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将产业转型升级与开发就业岗位结合起来,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配套产业发展,预防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弹性的雇佣策略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提升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工作绩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雇佣双方"互惠共赢"应该成为处理劳资双方问题的基本原则。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个人工作价值观、自我效能和工作绩效具有自身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有必要在引导其自我发展、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其工作信心、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力方面做出努力,并加强对其权益的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12.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途径。我国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就业偏离度总体上保持平稳下降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基础较好。然而,由于一些县域发展服务业动力不足、个体就业意愿不强等原因,我国服务业就业仍然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就业。对此,一是进一步推进政策改革和制度创新,转变服务业就业国际逆差;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服务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建设和对外开放;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新型就业观念;四是做实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五是加强就业创业保障力度,有效化解失业风险。  相似文献   

13.
职业风险是大学生就业选择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闹"事件频发,给医学生就业选择造成了困惑。通过调查发现医学生的年级、专业、是否亲历"医闹"对医学生就业选择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需通过进一步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就业择业引导、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等途径,降低"医闹"事件对医学生就业选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海某高校2010-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和历年访谈资料为基础,以就业不困难大学生群体为对照组,以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为实验组,从就业目标、就业准备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从劳动力市场机制、教育体制、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生个体特征等方面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慢就业"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的新形式。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提升了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概率,让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慢就业"成为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基于广州5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慢就业"特征以及疫情对大学生"慢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近20%的被访者有较强的"慢就业"选择意愿,选择动因及未就业期间的主要活动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家庭支持程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疫情并未让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慢就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慢就业"选择意愿,其中,疫情关注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就业市场形势判断对"慢就业"的影响更加明显。研究认为,建立权威的、实时的信息发布平台,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夯实家庭与个人理性选择基础,是疫情下合理引导"慢就业"的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16.
论实习学生劳动保障的责任人及相关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数百万顶岗实习学生都面对潜在的劳动伤害风险问题.对此,国家要尽快搭建起公平有序的实习生用工平台;学校应把好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的质量关;企业要全面负责实习学生在岗行为管理;实习学生要信守协议、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意见和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也不乏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广东省为本地大学毕业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使他们在金融危机下,增强应对就业能力,不再感到就业之"寒"。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从高校 的视角来看,人力资本、杜会资本对大学生的求职过程、职业稳定与职业发展以及就业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大学生和高校可通过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就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最直接的方式。转变就业培训观念,提高就业技能对促进实现就业具有积极作用。认清目前就业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就业培训发展的改革重点,以促进就业培训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就业人员素养和技能,改善就业压力和企业活力。帮助劳动者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和职业决策,为迈向职业生涯做好预期准备。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从高校的视角来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求职过程、职业稳定与职业发展以及就业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生和高校可通过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