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邹立君 《现代法学》2007,29(2):61-64
如何建构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这几乎是所有自然法学家共同努力的目标。①而在学理上,这种自然法层面的反思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主要在于这种反思中所蕴涵的批判意蕴———即它始终着眼于如何改善现存秩序,如何达致一种更正当、更可欲的社会秩序的问题。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中,邓正来提出的“理想图景”或“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在同样向度上的一种智性努力之尝试。但是,这里的“理想图景”与传统自然法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个根据中国的具体观念———“‘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乃是论者根据其对中国现实情势所做…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究竟应该如何治理,如何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我相信,在这个后危机时代,许多严肃的学者和政治家都在深思这个问题。他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一定充满了困惑,充满了疑虑。当然,肯定会有人站出来,非常自信地告诉我们他(她)知道答案。然而,只需简单回顾一下刚刚过去的两个世纪,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是他所倡导的阐释人类学的代表作。本文浅析了如何理解和获得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以及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汤善鹏 《河北法学》2007,25(11):161-164
"根据中国"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认识中国"是该文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因此,邓正来对如何根据中国、由谁来根据中国的解释成为我们评价《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理论贡献及其限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德怀 《现代法学》2007,29(1):56-59
<正>一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以下简称《向何处去》)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法学所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1978到2004年这26年间,中国法学始终“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在另一重  相似文献   

6.
郑智航 《河北法学》2006,24(11):160-164
邓正来先生认为,从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它所承在的一些问题,而其根本的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因此,邓正来先生主张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但是邓正来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是什么这一问题,而是采取了一种"否定性"的建构方式.邓正来先生之所以采取"否定性"的建构策略,在我看来是因为其受哈耶克的"无知"的知识论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哈耶克的这一知识观.  相似文献   

7.
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海坤撰写的《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中国行政管理实际,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实际是该书的首要特点。该书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历史性的时代课题必然被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行政法,这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以市场经济为起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要体现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法也要以市场经济及其幅射下的社会关系为出发点和归宿。”作者认为,行政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功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调控功能,对政府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管理行为具有监督和约束功能,因此我国行政法一方面受制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对市场经济健  相似文献   

8.
<正>叶林(2014).空气污染治理国际比较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共333页.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包括空气污染在内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2013年12月我国20个省份、104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雾霾天气(吴云燕、李一鸣,2013)。空气污染不仅严重危害公民健康,损害公众生活质量,而且造成了诸如交通事故频发、旅游人数下降、抗议事件多发等诸多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因此,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也都曾遭遇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为治理空气污染付  相似文献   

9.
郭玉军 《法学研究》1999,(3):139-146
由李双元教授、徐国建博士主编的《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国际私法的重新定位与功能转换》一书对以国际民商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际私法的理论与基本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重新审视,在回顾和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对未来国际私法学的发展与重...  相似文献   

10.
郝良瑀 《人民检察》2023,(17):66-67
程序正义理论自20世纪末传入我国以来,法学、哲学以及其他诸多领域都深受熏陶,理论著作层出迭现。而我国研究程序正义问题的诸多学者中,北京大学陈瑞华教授是最早系统论述程序正义理论的学者之一。在深耕程序正义理论研究的三十年间,陈教授不仅对程序正义的学术史作了系统的梳理与评价,还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新的概念与理论,推动了程序正义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评《为发展立法:中国计划的经验》李清伟*美国法学家塞德曼夫妇近期在《美国比较法学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Com-parativeLaw)上撰写了题为《为发展立法:中国计划的经验》(DraftingLegislationforD...  相似文献   

12.
<正>李泉(2014).治理思想的中国表达——政策、结构与话语演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共243页.治理一词自1989年首次被世界银行报告使用以来,至今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概念、理论和思想体系。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也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对于治理在中国语境下的研究已经日益成熟。从早期的概念引介(刘军宁,1995)到之后的理论阐释(毛寿龙等,1998;徐勇,  相似文献   

13.
14.
<正>马修·辛德曼(2016).数字民主的迷思.唐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共238页。在过去的五十年中,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网络成为一种重要的组织机制,影响着人、财、物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模式,引发了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郭道晖教授原创性地提出了"社会权力"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与论证。郭教授的社会权力理论是建立在"权力的逻辑"和"权力的现实"这双重基础之上的。权力多元化和社会化是郭教授社会权力理论的逻辑起点。郭教授的权力多元化与社会化指的是"国家权力不再是统治社会的唯一权力了。与之并存的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权力,有凌驾于国家权力之上的、由各国政府组成的国际组织的超国家权力,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社会权力。"这是他将权力放到权力的历史发生过程中来观察得出的结论。郭教授认为,原始社会中社会共同体的权力就是一种社会权力,那里的权力是一元的;国家产生以后,国家逐渐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在郭教授的社会权力理论体系中,社会权力是"同国家权力相对应的概念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权力’,简言之,即社会主体以其所拥有社会资源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支配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主义法理学的理论建构──《法理学教程》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主义法理学的理论建构──《法理学教程》评介姚建宗现代社会处于一个法治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及法制建设的若干共通性问题作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意义的概括和总结,是摆在中国法理学工作者面前的急迫而艰巨的任务,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何秉松教授主编的《刑法教科书》以其崭新的内容体系和理论观点在刑法学界独树一帜,对此有评论说:“这是对以苏联刑法理论为蓝本建立的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体系的重大改革,标志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理论新体系的初步形成。”①1997年春,刑法修订后,作者又据此进...  相似文献   

18.
新近由一组均在35岁左右的博士、副教授、教授和高级法官参加编著的,由我国红旗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理解与适用》的专门著作问世了。这是一部我国当前银行业监督法学的一本最完整、最系统、最新鲜的著作。它的出版首先适应了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加强金融监管基本法制建设的历史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法治社会,利用强大的制度记忆能力完善说理机制必须寻求定型量刑经验的制度方式。最高人民法院数易其稿,三度修正《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或者量刑指南)正是试图通过规范量刑步骤和方法重拾法律人的信心,重树司法  相似文献   

20.
梅术文 《知识产权》2008,18(4):93-96
当今世界,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驰名商标更是逐渐摆脱对产品的依附关系,走向社会生活的前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商标保护需要有新的观念突破、新的理论建构和新的制度设计,彭学龙博士的著作<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以下简称<分析>)正是这样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