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勇  王海军 《刑事技术》2003,(Z1):36-36
笔者通过实践,用数码相机采用掠入射方法拍照浅色客体上的微弱灰尘(或汗液)手印(或足迹),并结合模糊图像处理系统对所拍照片进行几何校正,成功解决了拍摄时所造成的角度与比例问题。1方法和步骤(1)将留有指印或足迹的浅色客体放置在物证翻拍架上(有些客体可先用“502”熏显,如纸盒等),用钨灯进行配光照明(或者采用自然光照明)。(2)倾斜观察,选择最佳拍摄视角,加比例尺拍摄固定。一般情况下,入射光线要和视线形成一定的夹角,才可看清所拍物证。(3)将所拍的照片以图片格式存入微机。一般情况下,图片格式以.jpg或者.bmp类型为主。打开名捕痕迹…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案件现场上,经常留有案犯的血手印或人体分泌物形成的手印。这类手印往往难以发现或只在承受客体上形成较弱的反差(如红色客体上的血手印、浅色客体上由分泌物形成的潜在手印)。为使这类手印反差增强,便于拍摄、提取,我们经摸索和实践,配制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显现剂。  相似文献   

3.
寻找和提取犯罪遗留痕迹物证是现场勘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快速高效发现与提取犯罪遗留痕迹物证?本文利用废旧打印机彩色墨粉针对非渗透性客体上快速显现手印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呈乳白色而又透明度极微弱的塑料膜,对该类客体上“502”熏显手印的拍摄总感到较棘手.因为该类手印客体与纹线同色,加黑衬底自然光下拍摄无反差;透光拍摄则由于客体太“厚”,影像反差极微弱,只有镜头直对光源时才在光源点上有影像反映,但此时光源直对镜头产生较强反光,拍出的纹线往往稳没在光晕中;利用手印纹线的立体感全侧光照射拍摄虽可行,但往往由于客体表面不平整或表面有图案(图案本身也有立体感)使影形绞线不一致,而拍摄效果不理想.经笔者摸索、试验,认为利用墙壁反射光拍摄效果理想.1 器材、材料尼康FM-2相机,三角架,SD-现场勘察灯(江苏产),留有“502”手印塑料膜,白色石灰墙壁.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氧化锌、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和四氧化三铁粉末,按照不同配方配制了4种悬浮液,对小颗粒法显现汗潜手印的试剂浓度、操作方法、对陈旧手印的适用性及小颗粒悬浮液的放置时间、对深色浅色客体、对光滑非渗透性客体、半渗透性客体和个别渗透性客体上的手印显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茚三酮是显现渗透性客体上潜在汗液手印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采用微量物证提取纸和茚三酮溶液有机结合制作的茚三酮固体介质可以有效避免客体表面背景着色,不容易引起纸张油墨扩散,另外避免使用的溶剂易燃。能够更便捷的显现现场指纹,并且能够突破茚三酮只能显现渗透性客体的局限,拓宽茚三酮显现客体的范围,在热敏纸上潜指纹的显现方面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指纹作为"物证之首",对现场手印进行分类有利于手印的保护、显现、提取、分析检验等,充分发挥指纹技术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查真空镀膜技术在手印显现方面的应用。方法从影响真空镀膜法显现手印的因素展开,重点分析了喷镀距离、金的用量、客体悬挂角度、锌的蒸发电流和时间等对手印显现的影响。结果条件优化后可以增强手印纹线的立体感,改善金膜、锌膜在手印纹线和客体背景的分布情况,使显出的手印纹线反差明显。结论确定真空镀膜显现常见非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的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声、光、电瞬间感应触发的高速闪光成像装置,以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物证瞬间变化形态,提高物证检验的有效性、客观性;方法研制专用摄影装置,包括触发装置、延时器和超高速闪光灯等组件。进行物证瞬间状态摄影实验,研究运动物体瞬间形态的拍照技术方法;结果本实验装置原理简单、有效。最高记录瞬间成像速度小于0.5μm。可以用于常规物证瞬间变化的成像摄影记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浸客体表面潜指纹的显现方法;方法利用CdSe巯基乙酸溶液显现被水浸泡过的黄色封箱胶带、黑色塑料袋、玻璃等常见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潜手印,讨论影响水浸非渗透性客体上潜手印显现效果的各种因素,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了CdSe巯基乙酸溶液显现水浸非渗透性客体表面潜手印的方法;结果使用巯基乙酸包覆CdSe纳米复合材料显现潜在手印,使每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外表包覆足够数量的羧基,则可以提高它同手印残留物的结合能力,从而得到更高清晰度、更高分辨率的手印显像;结论巯基乙酸包覆CdSe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显现水浸塑料、胶带等表面潜指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一种实验室和犯罪现场上均可使用的红色光滑表面上血潜手印新型显现技术。方法把0.2g亮绿SF溶解到容积为200m L盛有5m L蒸馏水的烧杯中,然后加入0.2g正四丁基碘化铵、93m L无水乙醇,使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溶解后,最后加入盐酸2m L形成绿色透明溶液作为显现液,采用精细喷雾器喷涂客体增强红色光滑面潜血手印,潜血手印增强后,照相提取后并对局部放大观察效果,研究其对红色光滑表面潜血手印的增强效果。结果对遗留手印进行了批量显现与统计分析,0.2%的亮绿SF酒精显现液对红色客体表面潜血手印的反应极其敏感,实验室条件下潜血手印样本显现率可达100%,显出的手印纹线清晰连贯,反差明显,无颜色背景,且局部放大能够有效显示出纹线的细节特征。结论 0.2%的亮绿SF显现液能有效增强红色光滑客体表面潜血手印,反差极其明显,可以作为红色光滑客体表面潜血手印增强试剂。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钛显现手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应用二氧化钛的小微粒悬浮液来显现潜在手印的方法。方法选择6种不同客体,分别取普通汗和皮脂汗手印各40枚,各保存1天和7天,用二氧化钛小微粒悬浮液进行手印显现。结果保存1天和7天的汗潜手印显现结果没有很大区别,但皮脂汗手印显现效果好于普通汗手印。结论二氧化钛的小微粒悬浮液可以有效地显现出光滑非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潜手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显现潜手印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四氧化钌显现方法。结果对遗留在白纸、报纸、玻璃及木板等4种客体上的新鲜及陈旧潜手印的显现实验,得出比较理想的显现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从四甲基联苯胺成为联苯胺的替代品用于显现潜血手印以来,一直是显现潜血手印的首选方法.其显现原理是四甲基联苯胺被氧化,生成四甲基联苯胺蓝使浅色或无色手印显现为蓝绿色.但在实际工作中对黑色等较深色客体上的手印反差小,不易拍照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困难.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并用于实际办案.  相似文献   

15.
在提取现场灰尘痕迹时可直接拍照,未曾见过有关其他提取方法的报道,而现场灰尘痕迹有的直接拍摄反差微弱无法检验,有的受所处位置、角度等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拍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加强灰尘痕迹的反差,消除灰尘痕迹背景表面的图案干扰,又能直接提取拍摄,使现场灰尘痕迹的提取利用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介绍如下。1适用范围1.1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应以平滑坚实的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为主。而且平面承受客体上的灰尘均匀细薄。比如平面上的灰尘减层指印,平面承受客体被细薄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发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黄湿粉,以提取遗留在不同客体上的不同种类的手印。方法在100mL温水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溶解后加入100g荧光黄颜料,选用不同种类客体及不同种类物质手印进行显现实验,比较显现效果;结果遗留在光滑非渗透性客体及半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汗潜、油潜手印,显出的手印纹线流畅、反差强、荧光强;结论荧光黄湿粉可适用于光滑非渗透性客体及半渗透性客体表面新鲜或较新鲜汗潜手印、油潜手印及血潜手印的显现。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的碘熏法-碘锌手印显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决传统碘熏法显出手印容易褪色、固定困难等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碘熏法-碘锌手印显现法,实验了不同反应物配比、不同客体材质对显现效果的影响;与常规碘熏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并考察了碘锌法显出手印的稳定性。结果碘锌手印显现法可以用于常见渗透性及非渗透性客体上新鲜汗潜手印的显现。该方法不必外加热源,携带、存储和应用更加便利;该方法显出的指纹纹线保存时间与传统碘熏法相比明显延长。结论碘锌手印显现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手印显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油脂减层手印是刑事犯罪现场上出现率较高的一种手印,当罪犯的手与排气扇旁的窗子,凝固状态的油脂,表面有油的工具、零件、菜刀、碗、枪支等接触时都容易形成油脂减层手印.目前,对油脂减层手印的提取主要采取照像的方法,当现场条件和手印条件都比较理想时,此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当手印位于不适合相机拍摄和配光的位置,或手印留在曲面或反差极小的客体上及手印系深度较大的立体手印时,拍照效果往往不理想,有时甚至达不到鉴定要求.也有人曾尝试“撒粉汽油冲洗法”,但此法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成功率不高.为了探讨油脂减层手印的提取方法,我们摹拟现场条件,对不同种类、厚度的油脂及各类不同的客体作了大量的油脂减层手印提取的实验,经比较研究,认为以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特点,在实践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1案件简介 某年10月,送检的纸张为一快递信封上的卡片纸,正面呈灰色且较光泽,在灰色正面上有一枚潜在手印。拍摄器材:UVR-Ⅰ紫红外照相观察系统;LUMATEC superlite 400多波段光源;多功能物证翻拍台、比例尺等。  相似文献   

20.
在现场勘查中,常常会遇到遗留在疑难角度客体上的痕迹物证。如:罪犯跨越阳台时,在阳台间隔墙外竖直面上遗留的加减层指纹;罪犯揭瓦入室作案,在房屋梁檀上遗留下的加减层指纹等。对这类客体上的痕迹需要在现场进行拍照提取。而现有的摄影器材,无法将痕迹拍摄下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研制出一套拍摄此类痕迹物证的简易器材:即“U”字型二次反射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