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莲 《法制博览》2024,(9):118-120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对于巩固法官员额制,完善法官职业化、精英化的配套措施——法官助理制度变得格外重要。本文创新提出设置初级、中级、高级法官助理成长的培育环节,进一步细化法官助理培养制度,完善业绩管理和晋升考核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法官助理培养体系;进行分级别管理以及分阶段培养,打造“法官养成”模式;进一步细化法官助理的参与审判工作方式和内容,助力其学习积累审判工作经验,为遴选精英法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二十年前,他是初入法院满怀法治梦想的少年,心中是一往而前的冲劲;二十年后,他是法庭上肃然端坐的法官,眼中是世事分明的公道。从市高院负责立案、申诉审查工作,到门头沟法院分管商事、执行、行政、立案和刑事审判等工作,二十年来,他爱岗敬业,不断用理性思维丈量法律与事实的距离,用司法匠心琢磨道德与利益的衡平。他就是闫洪升,  相似文献   

3.
李娜 《法制博览》2013,(11):216
书记员是协助法官完成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助手,其工作的好坏与办案质量、办案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提高书记员的业务技能,可以从业务知识、庭审速录、文书校对、卷宗整理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王夏菁 《法制博览》2013,(11):125-126
本文通过分析审判独立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人民法院的人事权、财政权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相互独立;2、对法院内部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审判活动去行政化;3、进一步规范法官任职条件,促进法官职业化,多渠道多方式提高法官素质,使法官具备独立办案的审判水平。相信只要在司法改革中将审判独立作为中心环节进行必要的制度重构,那么审判独立将不再是一纸空谈,司法公正也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是一部诉讼法,而"诉讼"意味着当事人双方的争议应该在中立法官的主持下,依据一定的规则得以解决。具体到刑事诉讼领域它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犯罪、判处何种刑罚,应该在中立的第三方主持下,通过控辩双方的交错答辩,在事实证据查证属实清楚的基础上予以裁判。就中国的刑事诉讼程序而言,它主要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5个环节,而在这5个环节中除了"审判环节"具备诉讼程序特征外,其他几个环节虽然名义上属于刑事诉讼的环节,但实质上却不具备诉讼程序的基本特征。本文就刑事审批前程序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体的迅速发展,舆论对司法工作和法官言行呈现高强度、高密度、高持续度的无缝隙监督。法院和法官的一举一动都被放置在摄像头、显微镜之下,一次开庭、一份裁判、一项执行、一个言行、一个态度,都可能引起大众注意,瞬间传遍各地,引发预想不到的争议。强大的舆论压力映射出社会大众对案件的意见,这种监督可以促使司法机关慎重公正的做出判决,但是如果社会舆论过于强大,则会影响审判结果的中立。因此,社会舆论影响与司法审判的独立性、公正性如何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首创我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起,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法律保护就已成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少年法庭作为我国专门的少年审判组织,在保护未成年人的使命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和作用。为“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少年庭法官积极拓展审判延伸职能,承担起一系列“非审判事务”工作,显示了少年庭法官的司法能动作用。但是,“非审判事务”作为实践的产物,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少年庭法官在“扮演”法官和社会工作者之间显得难以平衡,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当实践中难以定位之时,或许我们应该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创建少年司法制度的初衷,思考少年司法机构所应具备的职能。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非审判事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揭示了少年庭法官兼具法官和社会工作者的特征。第二部分试图对“非审判事务”面临的困境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有立法局限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逐年上升及现行法官职能定位、法官评价体系等都对“非审判事务”产生了一定影响。第三部分从理论上探究少年司法的独特性,对少年刑事审判的双重职能及其关系进行了论述。在明确特殊保护职能和司法惩罚职能之后,第四部分对“非审判事务”工作在少年审判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并论述了我国目前由少年庭法官兼任社会工作者的现实意义,最后对“非审判事务”的未来方向也予以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涉少民事审判贯彻特殊优先保护原则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贯彻该原则是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借鉴国际社会保护儿童先进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法院办案质量和社会效果的尺度之一,对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法治信心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涉少民事审判保护未成人权益重视程度不够、保护力度不足之后,结合实际探讨了涉少民事审判贯彻特殊优先保护原则的途径,即审判模式上构建职权主义模式;审判组织上加强专业化建设;程序上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审判形式上强化诉讼调解,修复社会关系;重视对未成年人精神和心理救助,拓宽国家救助内容和途径;庭审职能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延伸,形成互动机制等,以促成我国早日形成完整系统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9.
叶竹盛 《南风窗》2014,(11):28-30
<正>如何使法官身份符合"职业特点",使司法活动回归审判规律,这无疑是新一轮司法改革要回应的关键问题之一。"法官,是一个让我困惑且充满魅力的词汇……但当提起笔想探究一下中国法官的真正含义却备感困难。"一位获得审判资格已6年多的法官,在追寻自己所属群体的身份意识时产生了困惑。在哈姆雷特似的"留下还是离开"的自我追问中,他用相对隐晦的方式表达了选择留下的人将要面对的挑战—"要接受科层制下的晋升体制,要靠结交和利用体制内的朋友获得稀缺的上升空间。"他对法官身份意识的困惑与追问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的设立,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的集中审判,审判效率获得极大提升。采用法官与技术审查官相结合模式,设置技术审查官辅助法官判案,有效解决法官技术知识不足问题。引入法院审理侵权诉讼可自行判断知识产权有效性制度,并协调各案间知识产权有效性判断的冲突,彰显案件审判之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刘冰雍  冉冰洁 《法制博览》2023,(24):112-114
法院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之举,以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为切入点,有助于推动法官逐步实现职业化发展。目前我国各级法院的人员分类管理处于攻坚阶段,划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在管理上存在着政策笼统、操作多元、司法系统内外部门联动性差、司法内部成员心理落差大、审判辅助人员力量不足、考核标准不一等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和论述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使得司法体制与审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遂初步提出了一些构想,希望对司法改革有所启示:第一,建立科学、明确的人员分类考评机制;第二,进一步明确法院人员的职责权限;第三,完善分类人员的职业保障机制;第四,做好非职务序列法官的人员分流工作。深入研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可以实现法院精细化管理,在现实的司法环境下为实现法官专业化、职业化提供重要途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而提升法院的公信力,进一步树立法院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政情     
《南风窗》2014,(9)
<正>政法委、总政治部涉军纠纷优先立案、优先办理、优先执行中央政法委、总政治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要求政法机关开辟"绿色通道",依法对涉军纠纷和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办理、优先结案、优先执行,尤其对执行重大军事行动任务部队官兵及家庭遇到的涉法问题,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相似文献   

13.
法官是司法权力的主要行使者,行使司法裁判权,是权利产生的条件,法官的地位问题也是讨论的热题。在司法过程中,法官究竟该如何行使权力才能保障诉权,实现正义,该文从依法审判和程序保障的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具体的审判实践对少年庭法官的角色进行分析.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上与成年人不同,少年庭法官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要实现青少年利益的最大保护,既要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又要实现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这就使得少年庭的法官同时承担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8月23日-2010年9月22日)◇8月25日,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卫生系统医院营养治疗技能大赛举行决赛。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程森从军人、警察、企业经理到旅美华商,最终成为号称身价30亿京城顶级富豪。就是这位时代骄子却因违法犯罪两次与同一个法官在法庭交锋。审判程森的是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的审判长白波,这  相似文献   

17.
浅谈“法官教育词”与少年刑事判决书的人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年审判工作实践中,对裁判文书教育功能的挖掘和重视不够。在少年刑事案件判决书中附“法官教育词”的作法,是少年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产物,是贯彻“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原则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她是扫黑除恶斗争中的"温柔力量",多年来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她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北京市法院模范审判团队,团队党小组被评为北京法院优秀党小组。她就是顺义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蔡秀和她的审判团队。  相似文献   

19.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26-28
一面是法院外部对法官"渎职"的质疑声,另一面却是法官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其中最直接的一个因素也许是法院的各种考核指标。"谁能告诉我中国司法最可恨的是什么?我说是年底不立案,这明显是渎职,为什么体制设计成这样?"2012年12月初,一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抱怨。每到年底,一些地方的人们便开始抱怨,法院怎么不立案了,这种现象被媒体称为"正义冬眠"。一周前,有媒体在北京  相似文献   

20.
覃爱玲 《南风窗》2014,(17):31-33
<正>审判组织改革处于整个司法改革的中心地位,审判组织运行机制一直是法院司法改革的重点。葫芦岛中院审判权改革最重要的改变是,庭长和分管副院长这些原来被行政化的职位,重新回归法官角色。葫芦岛市原名锦西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89年6月,国务院批准该市建立地级市,1994年该市更名为葫芦岛市。它被称为辽宁乃至东北的"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