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劳动法律体系的建构,应以劳权本位作为理论出发点,应以劳权的实现和保障为其基点和核心.本文所提出的劳权概念,是指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应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权益.劳权即劳工权益应是劳动法律的基本范畴和劳动立法起始概念.本文提出和论证了劳动者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认为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应为受雇于他人的以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直接生产者.本文还提出了劳权关系的概念,认为劳权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本质体现,这一关系是相对于产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而言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权利结构是由产权、经营权和劳权的三权关系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重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的内容更加全面、详细,更具有操作性。其中多处涉及到工会的权利,体现了工会组织对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条文对工会的权利的规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而法律又未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因此,有些事实劳动关系在审理实践中难以认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我们应当厘清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继续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劳动权利立法与保障机制缺乏,加剧了体育教师劳动维权抗辩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我国体育教师劳动立法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保护体育教师劳动权利及目前立法缺陷,提出体育教师劳动权利的法律救济,对完善我国体育教师劳动立法和保障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劳动与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的幸福是二者统一性的现实体现,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必然经由劳动而得以完成。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和异化劳动的批判,阐明了劳动哲学之质,并借由劳动与人自由的权利、自我的确证与发展的需要,表达了劳动幸福的价值旨归。在此理论前提下,以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历史构建的基本依据,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将人与人之自我同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性关系历史地构建起来,从而实现全部人对幸福的原初追求,使人类社会成为幸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是确定损害赔偿纠纷侵权人承担赔偿范围的依据之一。劳动能力鉴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制度为劳动能力丧失的判断提供了客观标准,但对扶养费关系涉及的边缘人群应更多体现法律规范的政策功能。遭受侵害的权利人提起赔偿之诉时,应适用劳动能力丧失说确定侵权人的赔偿范围,就扶养费计算标准而言,则应适用生活来源丧失说,从而在保障权利人全面受偿的同时不致对侵权行为人施以过分苛责。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律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是世界劳动法律坚持的铁则,我国劳动合同法应当坚持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原则。从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看,劳动立法应当向劳动者倾斜,对劳动合同法的偏见应当纠正。应该认识到,劳动合同法既不是对劳动者的单保护法,没有给劳动者提供"铁饭碗",也没有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同时,低端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劳动既是人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行为,也具 有人的主观目的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来理解劳动价值,实然价值体现的是劳 动的物质财富价值,应然价值体现的是劳动的人文精神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新时 代的历史背景下,劳动的实然价值是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逻辑起点。幸福是人通过劳动得以实现自身价值 的主观感受,真正的劳动幸福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扬弃异化劳动,重视幸福,实现劳动价值中实然与应 然的统一正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时代阐述。  相似文献   

9.
权利的形成和发展(权利化)一般经过理念化、制度化(实证化)和现实化(实在化)的三层次或三阶段。劳动权利是庞杂而多变的权利,不仅循此规律,而且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在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劳动权利体系亟待形成和完善的转型时期,应当在权利的类型化和体系的开放性两方面、权利化的诸层次,予以系统研究。劳动权利的类型化主要是知识性、技术性和方向性的,而非约束性的,因而拘泥于制度规范的权利类型化方法,是需要改进的。我国急需研究对劳动者应当分享的、具有诉求正当性的利益如何权利化的问题,以保证劳动者获得体面劳动和体面生存的基本权利,从而为社会的良性流动与整合、社会稳定与和谐创造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的选择性干预与集体劳动关系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劳资力量对比变化,应当加强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但目前的劳动法制存在对劳动关系的选择性干预,即对个体劳动关系规制过度,而对集体劳动关系干预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法制完善程度、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目标的多元化等.应当完善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使集体劳动关系有法可依;明确...  相似文献   

11.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而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职工劳动收益和适宜的工作环境是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职工劳动收益量的确定需要以劳动产权为客观尺度;职工权益的改善需要以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为实现手段,而劳动力产权则是企业管理人性化转化的一项重要内驱力。劳动产权与劳动力产权构成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两个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立法:寻求适用的立法取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中,出现了“权益保护”论者和“成本优势”论者的争论。争论陷入了利益规范的争论,即诸多劳动标准多少、高低、宽严等的争论。其实,他们有着共同的立法取向,即利益规范取向。立法应是基于“基准”利益的权利规范取向,而不应是利益规范取向。权利规范取向,还应该是劳动者权利规范取向。寻求这种取向,可能使上述争论达成共识,能够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同时避免丧失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职工参与权是劳动力权人享有的通过参与公司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促进公司发展,保障其权益的权利.从劳动力权的人权和财产(“物”)权属性来看,职工参与权的权利来源是职工(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力权而不是来源于政治与经济制度和劳动权.  相似文献   

14.
事实劳动关系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成为我国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但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中,由于片面夸大书面劳动合同的作用,使事实劳动关系处于尴尬地位,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事实劳动关系,才能达到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此,应从立法、执法等各个方面加强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和保护,以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重要职责;获得劳动保护是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综合这两点,应把维权作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重劳动关系是当前劳动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并不违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而且只有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才更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鉴于双重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应该对双重劳动关系进行规制。最高工时制度、最低保障制度、经济补偿金以及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也应该适用。  相似文献   

17.
欧盟法规定的基本自由包括共同市场内的商品流通自由、劳动力迁徙自由、服务业流通自由和资本流动自由四个部分,可以直接适用于欧盟国家的公民。这种规定为欧盟范围内劳工权的保护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法律保障,并赋予国际人权保护新的思想内涵。同时,对劳工权的保护促进了基本自由的完善。欧盟法基本自由对中国劳工权利保护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型平台用工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构建劳动者劳动权益系统性保护的必要。从系统论视角审视,新型平台用工方式冲击了我国传统以劳动关系构建起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系统,突出表现为劳动从属性弱化割裂系统整体性,多层嵌套性用工消解系统层次性,内外环境互动渠道受阻影响系统开放性。研究认为,借鉴系统论相关原理,我国平台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逻辑应遵循三条路径展开:加强系统整体性,推动劳动从属性各要素的优化重组;扩容系统层次性,构筑劳动关系分层分类保护体系;提高系统内外环境开放性,构建政府、平台、工会、平台劳动者等多元协同治理场域。将平台劳动者纳入系统保护中,推动我国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系统迈向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平台用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有劳动法讨论意义的是组织型平台,包括基于劳动合同的模式和非基于劳动合同的模式,后者是法律关系定性争论的对象。此种非基于劳动合同的平台用工模式不同于常规劳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台控制与劳务提供者自主,不符合现有从属性标准,不成立劳动关系,在现行法中属于民事非典型合同中的混合合同。此种平台用工在当前"从属性劳动—独立性劳动"构成的"劳动二分法"框架下不能实现有效调整,给予劳务提供者的权益保障不足。问题的成因在于劳务提供者的学理定位是"类雇员",此种平台用工的本质是承揽合同社会化,属于"劳动二分法"下的制度空白地带。因此,应根据此种平台用工中劳务提供者的社会保护必要性,构建介于民法与劳动法之间的"类雇员"规范体系,推动法律对社会劳务给付的调整框架从"劳动二分法"向"劳动三分法"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