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规:从今年2月1日起,将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作用的税基大体上等于税前利润,具体税率为,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金额”(基本等于项目成本20%)的普通住宅项目,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增值额占“扣除金额”20%-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占50%-100%的部分,税率为40%;  相似文献   

2.
学习问答     
《前线》1993,(17)
为什么要抓紧制定房地产增值税或土地增值税?房地产增值税或土地增值税,一般说来是在房地产或土地交易移转时,就其自然涨价增值额,向房地产或土地原拥有者征收的一种税。这种税的课征,除可将房地产或土地的自然涨价利益逐渐收归公有以实现涨价归公、地利共享的目的外,还具有防止哄抬房地产或土地价格,抑制  相似文献   

3.
淦龙  郑东华 《理论导报》2013,(11):29-30
房地产行业税收是地税部门的主要税源之一,种,其作用进一步凸显。笔者根据土地增值税的政策要求,地增值税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房地产业税收管理的观点。推行“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作为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税结合土地增值税在房地产行业中的税收构成,提出凸显土  相似文献   

4.
围绕土地增值税的争议在未来可能不会存在了。记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司有关官员处获悉,在未来的房地产税制改革中,有可能会取消土地增值税。这位官员表示,正在酝酿中的房地产税制改革将会对此作出统筹安排,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案,具体实施的时间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即2011-2015年。  相似文献   

5.
围绕土地增值税的争议在未来可能不会存在了。记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司有关官员处获悉,在未来的房地产税制改革中,有可能会取消土地增值税。这位官员表示,正在酝酿中的房地产税制改革将会对此作出统筹安排,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案,具体实施的时间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即2011-2015年。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中央对楼市去库存的密集表态,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相关财政、货币等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已有的相关政策将继续强化。面对当前房地产库存形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首先应主动控制土地供应,包括减少城市综合体、商业的土地供应;对已批出去的土地,要引导企业调整土地用途;对正在开发建设的项目,允许企业根据市场的情况调整开发节奏,调整户型结  相似文献   

7.
土地增值税是国家为了规范土地、房产市场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维护国家权益而开征的税种。1993年12月13日,为抑制炒卖炒买土地投机获取暴利,规范土地市场及房地产交易市场,国务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在《条例》中有个界定:凡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  相似文献   

8.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适应当时形势要求的复合税收制度.其税种可分为四类:流转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行为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相似文献   

9.
覃丹  李巧云  关欣 《湘潮》2013,(5):49-50
本文根据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测度房地产泡沫存在程度的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深圳市宝安区房地产泡沫是否存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宝安区2001-2010年房地产泡沫值受国家调控影响较大,房地产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建议,要建立土地供应量略过于需求量的土地供应市场;形成以银行发放贷款为主的多元房地产投资体系;改革土地空置税,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新政策内容包括: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要大力宣传转型的必要性,建立健全管理服务队伍,确保转型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李嘉荣  杨永春  王钟 《探索》2007,(3):120-124
文章认为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产生和商品房空置率提高与我国房地产供给市场的土地、资金等要素非市场化,而终端市场的完全市场化等因素有关。国家承担由其引起的经济危机和信誉损失,社会矛盾激增等。建议应采取打破土地供应链条、改变资金供给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建立相关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引导社会需求消费观念、大力改变房地产供给结构、限制外资流入购买房地产项目等针对性政策消除这一日益增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简单地说,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最大区别,就是增值税可以抵扣,营业税不能抵扣。"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解释,增值税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上游企业缴的税到了下游企业可进行抵扣;而营业税则是"道道征收",上下游企业各缴各的,流转环节越多重复征税现象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6)
正5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这意味着现行营业税纳税人全部改缴增值税,已在我国实行了20余年的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就有关问题组织了本期问答。问:什么是营改增?答: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简而言之,营业税是对企业营业额(全额)进行征税,增值税是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征税。营改增是原来按照营业税征收的部分行业,现在改为按增值税征收。5月1日起,从餐饮住宿、旅游娱乐到教育医疗、房屋租售,这些市场交易活动都要改缴增值税。  相似文献   

14.
加入 WTO 后的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市场都在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更加规范而成熟的市场中,面对早就熟谙市场游戏规则的外国竞争对手,我们该怎么办?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走向成熟,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本文将就此进行讨论。一、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传统竞争要素分析要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认清企业所处行业中的竞争要素是什么?企业是否具有掌握这些竞争要素的能力?传统认识上,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竞争要素表现为土地资源、资本规模、市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资金使用密集型的企业。在房地产项目的经营开发上,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自有的一部分资金外,往往有较大比重的资金需要通过金融机构解决,于是大、中型的房地产开发经营项目所需贷款额就很大。而且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经营具有涉及面极广,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经营风险大等特征,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本着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单位资金利润率的原则,通过各种手段加强资金管理,力争在最短的周期内收回并增值投资,从而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房地产投资的高风险却仍然存在。如何确保开发资金的…  相似文献   

16.
王道 《奋斗》2019,(10)
正四、土地改革黑龙江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从1945年6月开始,到1948年春季结束,大体经历了清算分地、煮"夹生饭"与砍挖运动和平分土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贯彻"五四指示",开展清算分地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把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5月下旬,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在哈尔滨召开了松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工业地产招商会1月15日在沈阳举行。省长陈政高与参会企业代表座谈交流,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落实。陈政高说,抓工业地产,是推进工业产业集群、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创新园区体制机制的新途径。先期在辽宁搞工业地产的企业都取得了成功,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增强了信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房地产企业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洗牌,国家宏观调控和土地政策的不断调整,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生存环境和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国有房地产企业经营机制不断显现出弊端,企业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人事管理与效益等诸多方面遭遇困难处境.企业改制与整合成为必然选择.本文运用公司治理理论,借鉴国企改制经验,分析了传统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利益结构和改制动力,得出以"明晰公司产权、构建制度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内容的改制思路,以期推动实现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锦波 《北京党史》2015,(3):265-268
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由项目成立至竣工,贯穿项目的各个环节。这里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房地产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边动态     
黑龙江:告别138项行政收费黑龙江省对全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收费项目进行了审核和清理,宣布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地质勘察费、土地管理费和荒芜费、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费和省级新产品评审费、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考务费和教育心理学培训收费等138项行政审批收费项目,停止征收 11项行政审批收费项目。据黑龙江省财政厅测算,这个举措每年可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3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