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半产品经济半自然经济为基础,存在管理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双重缺陷,但在单一的传统体制下,社会经济运行却保持着沉寂和平静,并无建立秩序的客观需要。经过十年的改革,我国已开始从传统的半产品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三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论证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归纳为以下公式:一般规律:自然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产品经济形态;特殊规律Ⅰ:自然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品经济形态;特殊规律Ⅱ:自然经济形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品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自然灾害的频繁,再加上外国资本主义对自然经济的破坏,中国农业日趋衰败,这从根本上制约和阻碍新式工矿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农业振兴,必须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和耕作方法,而这又以农民识字、有文化为前提。除了让农民识字外,他们还主张兴办农业教育,设立各级农业学校,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学习和传播农业知识。  相似文献   

4.
一、民法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自然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市场经济的过程。当然这是就一定社会的主要经济而言,并不意味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没有任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事实上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奴隶社会也存在一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法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法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的,而法律则是商品经济的体现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民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史,就不难发现民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较之其他所有法律,都更为直接,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5.
商业法也叫商法、商事法,它是调整商业活动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受重农抑商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虽然历代法律都有一些商业的条文,但都是刑、民不分,或者是以刑代民,很少有专门的商业法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陆续颁布了一些单行经济法规,但是,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完整的商业法来。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商业立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尽快  相似文献   

6.
<正> 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战略决策,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中央(84)1号文件指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过程”.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未尝不可逾越,但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商品生产阶段,却不可逾越。这是因为:(1)商品生产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经历程。自然经济必然向商品生产发展,不以阶级或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相似文献   

7.
沈家本法制改革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闭关自守的封建专制主义体系。资本主义因素的迅速增长、加之外国资本的涌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从而使整个社会关系都处于激烈变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经济形式,形成藏民与世无争的意识和慢节奏的生活,宗教和传统文化塑造了藏民"乐天知足"的传统价值观,共同打造了西藏独具特色的"休闲导向的社会"。休闲导向的社会在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汪淑娟 《法制与社会》2012,(21):173-174
商品经济需要比自然经济更高水平的道德要求。没能建立起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全民认同的道德规范是当前中国出现众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消除不了垄断和特权、以及各种不劳而获的制度根源,国民不能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将很难建立起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  相似文献   

10.
农村承包经营户是随着我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崛起,大大加快了我国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  相似文献   

11.
由于商品经济的薄弱与自然经济的发达、我国传统文化对宪政核心价值的偏离以及宪法的实际运行情况等经济、文化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宪政意识的缺位。为了培育公民的宪政意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保障宪法实施,建立健全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从而构建宪政意识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司法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儒学从孔子创立以来,历经汉、唐、宋、明、清几代的发展,逐步完善,有了较完备的思辨哲学体系和较深的理论思维。同时儒学也适应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各个时代的政治需求,从而确立和保持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封建法典自成体系,形成了法依君主意志为转移;法以礼教为原则;司法从属于行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性质上讲,中国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它是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之中的,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其中所包括的专制主义思想、宗法伦理观念、等级特权思想以及人治思想.  相似文献   

14.
浅论中国古代工商法令的基本倾向及其影响谢天长我国古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其政权形式、政策法令的暴戾性和封闭性,但同时,其工商法令也影响了我国古经济、政治结构,本文拟就我国古代工商法令的基本倾向及其对经济、政治结构的影响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国古...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居民,由于农村聚居居民、宗教信仰以及习惯上的差异显著,小农经济即简单的自然经济依然存在,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落后和经济结构的单一化,不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意识的发展;由于各少数民族对宗教的信仰虔诚,接受现代文化的意识相对弱化,进而使得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水平低下,法律意识弱化的培植成为必要的趋势,培植的机制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农为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如中世纪欧洲发达。但是,自秦汉以来,统治者从维护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扩充军事边防的目的出发,已经注重强化市场管理。为了发挥市场机制,稳定市场秩序,历代都制定有调整商品经济,整顿市场管理的法规,尤其是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明清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法制(法治)经济”正为国人所认同。然而其中的道理尚待揭示和普及。作者从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比较中论述了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制(法治)经济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指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就是经济法制化的过程,并阐述了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保障(护航)作用、引导(引航)作用和服务作用,同时就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法律体系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田承春一定时期的文化植根于当时的经济形态,与经济直接相联的法律文化更脱不了经济形态这一母体的胎记。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铸造公法文化,商品经济孕育私法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铸造出什么样的法律文化?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法系的封闭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法系的封闭性及其成因李昕中华法系起源于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华夏文明,特定的历史环境尤其是封建小农经济的闭塞决定了中国长期是一个保守封闭的国家;中华法系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经历了4000年成长发展的历史。在这4000年陈陈相因的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国家民事立法一直缺乏生存空间,长期以来备受统治阶级打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历代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长期滞后;家族本位思想;完备的礼制规范和发达的家族法规;国家不重视庶民的个人权益和推行义务本位;人格上的不平等,等等。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古代国家民事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