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溪地区是多民族地区,共有总人口189万多人,其中彝、哈尼、傣、回、白、蒙古、苗、拉枯等少数民族共59.5万多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1.48%。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山区,居住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70%以上。近年来,玉溪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山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玉溪地区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有较大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大部分民族地区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一大批少数民族走上富裕道路。但近几年区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劳动…  相似文献   

2.
玉溪山多坝少,多民族杂居,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0%,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多年来,玉溪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来解决,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使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峨山彝族自治县大西村的发展变化就是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一、玉溪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玉溪地区地处滇中腹地,交通便利,距离省会昆明仅89公里。全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有1868800人,其中少数民族588000人,占31.46%;在9个县市中,有峨山、元江、新平三个自治县,还有民族乡镇14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素有“云烟之乡”的美称,发展乡镇企业条件优越。玉溪地区的乡镇企业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发展较慢,起步也晚,但在云南而言,又是比较快的。到1993年底,玉溪地区乡镇企业已由1979年的1290个发展到52652个;从业人员由35243人增加到220326人,占全…  相似文献   

4.
晋宁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28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有两个民族乡,18个少数民族聚居办事处,43个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根据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远偏僻的山区、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交通、通讯等条件差的实际,县里对少数民族乡村实行五条优惠政策:1、设立县乡级民族机动金。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乡(镇)每年安排2—4万元的民族机动金,列人财政预决算,用于扶持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经济社会。规定不能因设立民族机动金而影响其它渠道对少数民族乡村正常投人。自1994年来,县级民族机动金给民族乡村安排38个…  相似文献   

5.
昭通地区是一个有47万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杂散地区。区内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高寒边远、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为此,省民委、昭通地委、行署对民族贫困地区十分关心、重视,从1989年起,省民委采取以项目带经费的形式对昭通进行扶持帮助,随后,专门设立了“昭通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教育发展基金会”,与省的经费配套使用,重点帮助贫困民族山区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年的实践证明,省、地民族经费在贫困民族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步伐,缩短发展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一自1989年至今的10年中,由昭…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各有关部门已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目前,国家计委已决定在固定资产上将安排 70%的国债资金、国家拨款和国际组织优惠贷款用于中西部,“债转股”、核销呆帐准金等也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国家财政投资和政策的有力拉动下,金融机构向中西部贷款的比重不断提高。 1999年底,金融机构在西部地区的贷款余额达到 1. 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6. 1%,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出 1. 5个百分点,所占比例由 1998年的 13. 59%上升到 15%。其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贷款余额 3640亿元,增长 17. 8%,…  相似文献   

7.
(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这个战略决策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重要条件。云南民族山区地区将在产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安排、资金等方面得到政策倾斜。然而,云南民族山区地区,其内部生产要素组合机制欠佳,又将会大大降低中央倾斜政策所带来的效应。生产要素中最致命的是人才、技术的奇缺,劳动者素质低下。而人才、技术的奇缺,关键又在于教育发展的滞后。人才、技术不足,资金流向难以保证,即使国家把资金重点投向了云南民族山区地区,其中相当部分也仍免不…  相似文献   

8.
机遇之一:国家各种扶持政策和各项经济倾斜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从“九五”开始,国家更加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有利于缓解“地区差距扩大趋势”,有利于推动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经济振兴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逐步实施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欠发达地区可行的资源开发项目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给予优先安排或支持;积极倡导与鼓励国内外资本对民族地区的多方位投入,并给予很多信贷、税收与管理上的优惠政策;实施有效手段基本理顺了资源性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力引导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过改革不切合民族地区农村实际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激发了民族地区的农村生产力。民族地区农村落后面貌日益得到更新变化。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87年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为42.55亿元,比1986年增长22.2%。1987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78.37%,财政收入比1980年增长152.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O年增长75.60%,财政收入比198O年增长689.4%;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80年增长69.4%和95.7%。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事业正沿着稳定发展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民族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民族工作也就好做了。如何才能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呢?要发展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山区民族地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这个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切有利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办法、措施,都可以用;一切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都应加以探索和试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区少数民族群众…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民族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民族工作也就好做了。如何才能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呢?要发展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山区民族地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这个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切有利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办法、措施,都可以用;一切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都应加以探索和试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区少数民族群众…  相似文献   

12.
民族经费和专项资金是党和国家为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而安排、设立的特殊资金,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80年代以来贵州民族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所取得的效益,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向现代化多功能方向转轨是当前党校图书资料工作的紧迫任务。”然而,目前党校图书馆购书经费的不足和文献利用率的不高,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校图书情报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转轨”的发展。先要广开门路,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各党校要争取同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确定对图书资料部门实行财政倾斜、重点扶持政策。一是向财政部门申请增拨一笔专项款;二是挖掘本校潜力,从预算外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三是请地、县(市)委组织部从每年的党员培训经费中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四是争取多办一  相似文献   

14.
黄斌  彭智敏 《江西政报》2007,(21):38-40
项目不仅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增强财政、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吉州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政策上加大帮扶,在资金上予以倾斜,在措施上高位推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26亿元,年均增长15.6%,投资拉动GDP每年增长7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仁县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永仁“山区、民族、分散”为一体的农业小县的县情,不断制定和总结完善发展教育的措施,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创造条件,尽力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及“科教兴县”的战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使全县教育事业迅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以下三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民族教育有7较大发展永仁县97%的地区属于山区或半山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4%,全县65个村公所(办事处),民族聚居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16.
宣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市,几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拓宽民族地区发展路子,积极扶持发展民族经济,取得1较好的经济效益。截止1996年,全市19个民族村(办)实现粮食总产2089.7万公斤,比1990年增长34.1%,人均占有粮食434公斤,比1990年人均增83公斤。经济总收入达8113.4万元,比1990年增长2545%。人均收入1688元,比1990年增长1225元。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宣威市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领导,制定优惠政策为使民族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抓落实,从而促进民族…  相似文献   

17.
李含琳 《前进》2001,(2):41-43
一、政策支持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初期,按照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中央给予了东南沿海地区倾斜性的投资政策与开放政策,带动了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说,东西部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与开放“双倾斜政策”的必然结果。例如在“七五”、“八五”期间,我国的发展资金相对稀缺,国家的投资政策向哪个地区倾斜,就意味着该地区能获得较多的发展利益。在中央政府发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投资政策向东部倾斜的同时必须减少西部的发展资金,实际上牺牲了…  相似文献   

18.
安排、引导资金投入重点倾斜。一是安排好国家政策性投资。例如财政产业化经营扶持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山区综合开发贷款、扶贫开发贷款,“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和以工代赈资金等。使用这些资金不能“天女散花”,面面俱到,要倾斜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地方和重点项目上。二是争取金融单位的支持,有计划、有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市场发育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的民族贫困地区,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民族贫困地区尤为迫切改革开放以来,集边合、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临沧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在向集约化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农业上靠拼面积、拼劳力,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工业上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税收返还     
曲靖市沾益县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了烤烟税返还政策,规定从2000年起将民族地区当年烤烟税总额的20%返还民族地区发展公益事业,实施的第一年就为民族地区返还烤烟税51万元。同时,为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除民族工作职能部门加大扶持外,县各有关部门在2000年度共向民族地区投入了387万元资金。税收返还$曲靖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