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1,(5):21-22
百岁清华,数易其名,历经风雨,和百年中国历史一道沉浮,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诸多悲喜交织的影像。  相似文献   

2.
波伏瓦说:“懂得写作的女性,多半都有着懂得洞彻悲喜的睿智。” 坐在记者面前的朱十一,可不正是这样一位举手投足里充满了睿智的女写手。  相似文献   

3.
谈乐炎 《小康》2010,(7):112-115
提起“梁陈方案”,人们总会为梁思成保护北京旧城的种种努力感慨唏嘘。而因一纸方案,政治生命与占都同葬于废墟的规划师陈占祥,此后几十年悲喜人生,却很少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4.
奥凯航空“停航门”事件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内首家开飞的民营航空公司,成立于2005年的奥凯航空在经历了3年半的“光荣与梦想”后,又成为了国内首家被迫停航的民营航空公司,虽然是“悲喜两重天”,但这两个“创举”都必将成为中国民航发展历史颇具深意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15年马拉松式的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中国“入世”已成定局,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入门券。在长达15年的谈判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最深,而国人对个中细节却知之甚少。每年国人揪心的都是“年内能否入世”,任何一点相关的风吹草动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历经15年不断的悲喜交替之后,中国入世日期终于敲定。在将来书写中国历史时,这些人15年的悲喜不应被人忘记。世上最难推的门王磊用“沉闷”来形容第一次走进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大楼的感觉。王磊律师(现在布鲁塞尔奥本海默律…  相似文献   

6.
荐书     
《创造》2012,(9):89-89
变革中的乡村,农民的命运 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乡村众生,图文中流淌的真挚和温情,质朴感人。作者谢宏军美院毕业后,闲居江苏老家几年。每天,他去一间乡村诊所画速写。这个诊所简陋却重要,它不仅是方圆百里乡民看病的地方,也是乡民沉浮、悲喜、生死的见证地。  相似文献   

7.
零点乐话     
在这里,有音乐化解悲喜,诠释人生 在这里,你可以品味感情的酸甜苦辣、人世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8.
王然 《统一论坛》2020,(1):57-59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前,全体澳门同胞开启"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20年来澳门迎来了无数璀璨瞬间,也经历过几许风风雨雨,在数不清的悲喜交错、高低起伏中,澳门同胞一起欢呼喝彩,一起迎难而上,共同守护着这个家园,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20年后的今天,澳门不仅更加繁荣,而且社会也更加和谐稳定,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样本。  相似文献   

9.
隔膜·冲突·融合——《喜福会》的跨文化审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Tan)的处女作《喜福会》(TheJoyLuckClub,1989)一出版即在美国引起轰动。好莱坞不失时机,很快将它搬上了银幕。与小说一样,影片深深感动了观众,让他们流下了悲喜交合的热泪。作者谭恩美因此确立了其美国主要作家...  相似文献   

10.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3,(36):10-13
即将落幕的2013年,注定是意韵深长的一年。沿着时间的河流,中国这艘大船,行驶到了又一个历史节点。2013年,时光一路撒落了太多的故事,它们上至改革决策,下达百姓餐桌;它们或是关怀天下的家国叙事,或是测试人心的世态万象,或是命运沉浮的个体人生。它们共同塑造了转型期的悲喜影像,也共同构成了大时代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申雷强的悲喜人生□本刊实习生霍志坚998年4月4日下午六点,北京西站月台。经历了人生大喜大悲的申雷强和解救他的探长刘铭、警员丛庆滋相拥而泣、不忍离去的情景在刹那间被定格成感人的画面。望着平安踏上归途的申雷强,历尽周折千里迢迢护送他的佳木斯民警禁不住泪...  相似文献   

12.
人性之悲     
高红十 《人民公安》2008,(12):25-25
让我们做点什么,每年做点什么,长期持久地做点什么,让人性之悲由悲哀、悲惨、悲凉,变得悲怆、悲壮,甚至悲喜。  相似文献   

13.
有人将法庭比作剧场,这是个绝妙的比喻。事实上。法庭原本就是个不断上演人生悲喜剧的舞台,演绎着许多离奇的故事,案件的冲突中浓缩着芸芸众生的悲喜人生。控辩双方的对攻,随着证据在法庭质证过程中真相的提示,构成了剧情的跌宕起伏,给观众带来欣赏的快感。对于法律人而言,律政剧在给观众带来欣赏快感的同时,正义的理念渗透在光影中源源不绝地传送到观众心中。  相似文献   

14.
无论信与不信,都请你尝试,某一时刻,当某一声音,某一画面或文字出现的时候,某些熟稔的悲喜都会从心底奔涌而来,那是细节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王龙 《传承》2009,(13):42-44
曹雪芹和莎士比亚,这两位千秋辉映、雄峙中西的文豪巨匠,作为不可逾越的文化丰碑,环绕无数神圣的荣耀光环,而他们生前所经历的荣辱悲欢、遭际境遇,却演绎出不同的人生况味,映射出两个不同时代的悲喜命运。  相似文献   

16.
《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人陆同胞看的书.作者廖信忠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生动地讲述了在30年政治巨变之下,台湾老百姓的悲喜人生。书中一个个质朴的故事,仿佛一部浓缩的台湾生活当代史。  相似文献   

17.
谭畅 《小康》2012,(2):70-73
正在长达一年多的寻子过程中,刘世刚经历了从绝望、痛苦到希望、重逢的悲喜两重天。无论如何,儿子回家了,这个一度残缺的家庭重新团圆,但内心创伤的平复需要更长时间2011年10月25日,贵州遵义红花岗区纪念广场,刘世刚和妻子在一年零九个月后终于见到自己的骨  相似文献   

18.
好贵的子弹     
姜文的贺岁大片《让子弹飞》上映一周便遭遇悲喜两重天,喜的是:票房全线飘红连破纪录,一片独大地占据上周全国各大影城的七成票房,开画5天成功突破两亿大关;悲的是:被盗版商枪打出头鸟,上映4天即不幸中弹,有影迷揭发市面已惊现盗版碟。  相似文献   

19.
阿计 《公民导刊》2014,(1):50-51
刚刚落幕的2013年,时光一路撒落了太多的故事,上至改革决策,下达百姓餐桌,共同塑造了转型期的悲喜影像,也构成了大时代的历史轨迹。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本刊"聚焦"栏目推出特别稿件,为您梳理2013年的公共络脉,清点正义、反腐、改革道路上的印记。  相似文献   

20.
阅读长篇小说,犹如经历一次动人心魄的长途旅行。在期待中出发,在悬念中跋涉,在感叹中到达。翻开日历,又一个“立夏”悄然而至,又是一个美妙的季节。在阅读中领略了种种悲喜之后,掩卷深思, 总有回归自我的安然。抬首望去,窗外雾霭散去,正是一派明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