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是一道千古难题。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不过,识准和用好一贤并非那么容易,孔子曾发出过"人心像天体一样难识"的感慨。近阅春秋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悝的"识人五法",颇有耳目一新之感。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  相似文献   

2.
新《三国》(投资1.5亿)正在热播,随后《西游记》(投资1.3亿)、《红楼梦》(投资1.18亿)、《水浒》(投资已经过亿)都将陆续与观众见面。这些内地电视史上首批投资过亿元的大剧,看上去手笔豪华,但实际上从找钱到花钱,都不如数字所反映出来的光鲜。  相似文献   

3.
马乃骏 《群众》2023,(8):55-56
《中庸》有云,“序事,所以辨贤也”,按照功业事迹排列次序,可以更好地辨别人的贤能。我们党历来都是动机与实践的统一论者,注重在重大斗争中识别干部,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听其言、观其行。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以事识人,毛泽东同志曾说:“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正当《水煮三国》煮得国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时刻以阴谋诡计为伍,日日以刘备.曹操为师的时候.无论是文化界、出版界.还是其他的社会各界,绝对想不到,水煮三国不但在国内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水煮狂潮,而且还能在前些日子“煮”出一本《管理向西门庆学习》的“水煮”类书出来。  相似文献   

6.
识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只有准确地知人,才能合理地使用,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三国时期魏国的思想家刘劭说过: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识人境界的高低,直接考量着组工干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闳 《今日广西》2007,(1):64-66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谈到法律时,它是正义的同义词,而法律人就是正义的化身。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好的制度需要品德高洁、技能优秀的好人去执行。“法律人”是个大概念,包括所有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阶层,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人”,莫过于法官、检察官、警察等等以及维护法律尊严的从业者。正因为这些职业代表国家行使司法等公共权力,因此其所作所为并不仅仅是个人之事,而是小至影响一个群体的形象,大至维系着国家司法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戴先任 《群众》2014,(4):59-59
<正>35岁的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2月27日  相似文献   

10.
《新闻晨报》有篇回忆1987版《红楼梦》拍摄经过的文章,说当年这部电视剧,从计划,选角到拍摄结束,前后花了近5年.  相似文献   

11.
12.
《劳动保障世界》2010,(9):34-35
常年穿行在密林深处或湿地小草间,与各种美丽的鸟儿打交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大自然美景,每天还有两千元以上的收入!难道世上真有如此美妙的职业?没错,这就是“新鲜出炉”的观鸟导游。目前,在国内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人士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章麟就是其中一员。许多外国观鸟爱好者来中国活动,首先会想到联系他,甚至法国《自然》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都对这个30岁的山东小伙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美国,观鸟旅游早已形成一种年收入数百亿美元的火爆产业,而在鸟类资源十分丰富的我国,因缺乏相关人才,这个新兴旅游项目才刚刚起步。有人预言,在未来10年内,观乌导游将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钻石职业”。  相似文献   

13.
正李悝(公元前445-前395),又名李克,战国时政治家、魏国丞相。《史记·魏世家》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魏文侯想从魏成子和翟璜两个人中选出一个为相。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询问他的重臣李悝。李悝列举了五条辨识人才的标准(史称"识人五法"),魏文侯根据李悝所提供的这一标准,最后录用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大》2012,(9):31-32
在过去的几年里,社会上因道德滑坡而出现多起令人心寒的事件。解决“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的问题,破解“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也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易延凤 《现代领导》2006,(10):21-21
要选准用好人才.领导者不仅要有识人的慧眼,更要有容人的胸怀。只有具备宽容之德、兼容之量、包容之心.才能排除杂念、摒弃私心,在选人用人中不看走眼、听偏耳。  相似文献   

16.
崔丽 《中国减灾》2009,(4):30-31
自2007年12月<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到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时间跨越了3个年头,历经十届、十一届常委会4次审议,终于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7.
都说有些上海人看不起外地来沪者,常称之为“阿乡”——其实上海人也有被他人瞧不起的时候。回忆起七八十年代,“精明的上海人”这一雅号曾风靡一时,背后的潜台词是:上海人“脑子活络门槛精;谈起生意太精明;斤斤计较讨人厌;因小失大不高明”。周边城市尤其是杭州人,遇见上海人往往会露出不屑一顾的鄙视目光,弦外之音——“上海人太精乖”。为此上海市有关领导曾指示,就“精明的上海人”这一话题在《解放日报》上组织一次大讨论,提倡要做大气、高明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18.
五一节这天的晚上,久不动笔的我,忽然来了灵感,于是匆匆挥笔为上海天露纯净水试拟了数则广告语一极品天露,清纯一族;清纯之源,来自天露;天降甘霖,露泽人间;天降三春甘霖,露映五彩人生……  相似文献   

19.
<左传>中,"刑"字主要在广义的"刑罚"意义上使用,"法"字主要在"法度"的意义上使用,二者无直接联系,"法"即"刑"之说不能成立,"法"与"刑"相通的基础是都与"法度","礼则"之意相关.<左传>中"法"字和"刑"字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法"不是"刑",至少在战国初期以前,"法"是内含"正"义的,这种"正"指的是合于先王之道.  相似文献   

20.
欧阳五 《台声》2004,(6):12-12
眼下,中国大陆制订《国家统一法》成为超级话题。中共开始启用多种应对手段,以法律对撞台独,表明两岸关系己然进入“硬”时代。然则《统一法》不单为各国立法所未最高也示范性最强的难题,诚所谓“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台问题“告破”,余则迎刃而解。要点五——柔与刚 统一涉四类对手:台湾问题中的死硬派(如陈水扁);钓鱼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