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显现,已经成为塑造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社会结构的日益重要的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顺利地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2.
荣蒙  荣汉华 《学习月刊》2009,(12):74-74
进城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推进城,市化政策实施之后迅速出现和成长的一个群体,他们与城市下岗职工、城市低保户、农村失地农民等一起,成为当前社会中除传统意义上的残障人士之外的主要弱势群体。如果农民工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出现社会矛盾,甚至激烈的社会动荡。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主要弱势群体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精英群体是农民工中具有年龄优势和教育优势的素质较高的农民工.农民工精英群体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位置,会引起农民工中精英集团的不满,给社会安定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开辟渠道,使农民工精英群体向主流社会流动,早日融入主流社会,对消除潜在的社会不安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群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群体难以实现市民化,长期被隔离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成为"边缘人"、"候鸟式人群"、"两栖类"人口,不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发展成果,这势必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长期化和家庭式的趋势愈加明显,加之各种社会矛盾和群体利益冲突的凸显,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势在必行,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流动日益频繁,已成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建工作关注的重要领域。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以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农民工队伍建设的基本前提,是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党组织管理“缺位”、党员资源“流失”、党员作用“缺失”、农…  相似文献   

6.
当前,超过两亿五千万规模的农民工群体在其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正发生着迅猛的地位分化。基于以往研究,提出个人认知能力的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是影响农民工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2010年的CFPS全国数据进行了社会经济地位的多元logistic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在农民工群体中,互联网用户与其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层级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在农民工网民中,工具型互联网行为对于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显著;数学能力方面对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有显著影响,且社会地位等级越高,能力贡献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城市与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杭州是我国城市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之一,解决杭州的农民工问题必须坚持“两手抓”分类推进.对于“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实现其在流入地的“安居乐业”;对于“离乡又离土”的农民工,在一定的前提下,则“以土地指标换城镇户籍、换住房、换社保”的方式,享受与流入地城市城镇居民的“同城待遇”,从而实现农民工的真正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的社会群体,目前这个群体的总数已超过1.2亿,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着自已的力量.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长期处于整个城市生活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9.
论农民工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两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英  孟艳春 《求实》2004,1(3):59-6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传统工人阶级中又增加了新成员。但是 ,由于体制方面的缺陷 ,农民工所应享有的经济权利及社会权利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从而造成农民工与传统工人阶级之间的差异、对立和矛盾 ,导致目前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两重化。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过渡性群体 ,他最终会融入工人阶级队伍之中。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价值观取向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鹤  李德 《求实》2006,(Z3):257-258
一、引言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分析,到2005年5月止,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农民工这一备受关注的群体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有的研究城市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适应性,有的研究农民工维权问题,有的研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地位,有的研究农民工流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实现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实质上讲,它是一个制度性产物。农民工这个群体自出现以来,就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这个群体出现了新的特点,政策对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过去的控制管理到现在的公平引导。但是,农民工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的各项权利并没有得以保障,特别是平等就业权。既然农民工是我国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那么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这一群体必将融入城市社会。由此,可以从农民工群体是一个制度性产物出发,国家通过一系列长远的、旨在消除农民工这一群体为出发点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来实现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朱宇和林李月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东南沿海苏州、温州、泉州与东莞四地2250名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流迁决策的多元分化以及多元流迁模式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差异性特征展开分析。文章有如下发现:其一,与不少学者和社会大众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愿望强烈"的"刻板印象"不同,在流入地城市定居并非是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共同选择;其二,户籍制度本身并不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苏州、温州、泉州与东莞四地定居意愿偏低的主要原因;其三,基于流迁模式多元化的事实,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分化出"定居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型"新生代农民工与"循环型"新生代农民工三个亚群体;其四,"短工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落户意愿低的重要原因;其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与其流迁意愿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现行社会政策体系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基于准入制的梯度“户籍化城市化”路径与基于居住证制的梯度“常住化城市化”路径共同构成了不同“定居意愿”、“定居条件”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的“梯度双轨制路径”.为促进该群体城市融入,应通过积极的理念重构、政策创新、主体培育与规范决策,在强化政策执行的同时调整建构出更加系统、科学,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社会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从“游民”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特殊产物,农民工向城市大规模移民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占农民工群体主流的,长期滞留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两端极易变成"游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只有心理文化的适应,才说明农民工完全融入于城市社会。新生代农民城市文化融入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交往的隔离,生活方式的隔离和心理的隔离三个方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融入必须从自身完善构建、城市接纳包容、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持有农村户口,却又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劳动。这一群体的数量从90年代初开始迅速增长,并引发了诸如民工荒、农民工工资拖欠、对农民工社会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适龄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问题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的制度保障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荣 《学习论坛》2008,24(7):67-70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工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5亿农民工长期奋斗在城市建设的前线,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渴望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城市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生,不仅为城市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且获得城市的认同.但是,目前的制度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不是理想的实现,而是心灵的伤痛.探究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的制度环境,找出困扰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制度因素,探索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提供制度保障的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党员知识和视野的局限,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为让农民工党员积极参与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来,各级党组织必须因势利导,为农民工党员学习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农民工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党员知识和视野的局限,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为让农民工党员积极参与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来,各级党组织必须因势利导,为农民工党员学习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农民工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经济地位.当前,这一群体己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在城乡经济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且逐步成为拉动内需的一股新锐力量,是推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当然,在社会经济体制、就业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农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经济地位提升的不利因素.为此,要积极推进与新生代农民工有关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