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翻译出版西书、传教士传播、留学归国人员传播为主要形式,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在思想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曾凡远 《前沿》2006,(2):227-230
古代中国长期迷醉于"华夏中心"的骄傲之中,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不屑一顾.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中国人上了切肤之痛的悲壮一课,国人开始反思"华夷之辨",取向"师夷长技",中国人的西方观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刘宗志 《中国减灾》2007,(10):45-45
清代慈善活动比较发达,到了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慈善事业也开始近代化。慈善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西方国家间的接触和交流,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封建士大夫  相似文献   

4.
罗玉明  肖芳林 《求索》2007,(6):220-222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曾国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他并没有象李鸿章、左宗棠等直接创办过近代学校,但他通过阅读西方科学著作,认识到西方新式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组织国内一批精通西学的人才翻译西书、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积极支持新式学校的创办和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并试图处理传统教学内容与西方近代教学内容的关系,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敏 《求索》2012,(8):117-119
在救亡和启蒙双重任务之下,晚清社会兴起重商主义思潮,成为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经济思想之一,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效应。西方的经济侵略直接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社会自发地产生重商的观念。"商战"的口号应时而出,其目的是为救亡,改变中国衰败的局势,体现了晚清国人为追求富强、御侮救亡的时代精神。"商战"的兴起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传统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并迅速改变。传统社会结构悄然之间发生了错位,商人由"商末"一跃成为"商本",社会中尊商意识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近代"绅商"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鲍曼的文化批判理论是鲍曼立足于西方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社会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这一现实处境,在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进行对话和反诘的结晶。这一理论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视角,借鉴了大量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成果,从人类实践与现代资本维度,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轨迹,详尽探讨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对现代园艺文化和流动的现代性文化作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经济全球化在今天已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谋求生存发展无可逃避的事实前提,中国现代化当前面临着"双重境遇",即既要积极建设"稳固的现代性",同时也正遭遇"流动的现代性"困境,鉴于此,这一理论自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存在某种契合之处。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罗萍 《湖北社会科学》2005,(12):112-114
19世纪50年代 ̄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教会势力的广泛渗透,宗法一体化的晚清乡土社会秩序开始从礼俗信仰系统、经济权威系统、社会管理系统三个剖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破裂和变动。这种状况,从深层上看,乃是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中西方两个世界多重碰撞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在晚清乡土社会的一个深长投影。解析这一投影,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近代西方传教活动的历史性状及其之所以造成晚清乡土社会秩序裂变的内在机理,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审视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崛起及其取得的瞩目成就,带来的不仅是民族的自尊与自信,还有他者的想象与焦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在不同领域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打压遏制,试图以各种方式抹黑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重重障碍。当"让美国再次伟大"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遇在命运交汇点时,中美能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成为关系21世纪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乔飞 《求索》2012,(5):48-50,64
晚清梨园屯教案中,民教双方为争夺玉皇庙地基产权,先后进行了五次诉讼。产权纠纷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中西法律文化内容。西方强调当事人之"权利",清政府重视国家之"权力";教会强调少数人的权利自由,中国民间主张多数人的意志至上,教会法与中国民间法呈现出"理性"与"情感"之冲突。中国民间社会的法律心理具有"集团本位"色彩;在梨园屯,这种法律心理的形成与民间的神祇信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宗教开始了所谓的"世俗化"运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宗教开始了全球化。宗教的世俗化、西方宗教对中国大陆的强力输出和渗透,加上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宗教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宗教需求。由此造成了我国的"宗教热"和"宗教乱象"。为此,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地研究我国宗教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路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着严重的主体性危机——对内无力回应中国社会"大转型"所提出的"大问题",对外处于边陲、附庸地位,无法与西方学者平等交流对话。郑杭生先生及其学术团队近年来的学术实践表明,中国社会科学要想走出"危机",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首先,要走向"田野",直面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变"的社会实践,开展扎扎实实的社会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经验"为依据的理论提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从而破除长期被西方垄断的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中国"为视角,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80~1990年代的改革阶段、2002年以来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在社会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垄断",到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退却",再到"国家再临"的演变过程,从而使我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二元"社会中国"到三元"社会中国"再到"福利地区".在新世纪,面对经济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开始强化国家在公共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出现了社会政策的急剧扩展,新的社会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但是,统一的"社会中国"的图景依然模糊,"省域公民社会身份"的形成或是破题之处.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历史上看 ,市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理论在某些西方国家中曾一度盛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我国公民的个体权利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始应运而生 ,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开始出现。探讨中国第三部门的现代化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培育必然会有同西方国家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戊戌妇女运动一开始就对性别本质主义进行了与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同样的批判,即用"男女差异教育形成论"抨击"男智女愚天生论",因而成为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中西早期妇女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只是详略程度不同,没有本质的差距.这就说明至少中西早期妇女运动的水平不分轩轾,西方学术界笼统地认为中国妇女运动远比西方落后是一种偏见.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组织"是几年前才开始在文件中使用的概念,从它对应着今天国际社会主流中使用的"NGO"来说,应该是在中国大陆的一种"委婉用语"。当代中国的特色之一在于"强权力、弱市场、无社会"这样一种结构关系。说"无社会",是说社会不成形,没有边界,没有规则,缺乏自组织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社会的,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市民社会,而是民间社会。近代中国在进入现代性取得和发展的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市民社会。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社会合一,不再有社会了。这时,以运动形式来推进、整合,形成了在现时代极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对市场经济的全面接纳和政治性推进,过去由市场经济导致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必然在中国社会逐次呈现,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在西方的逻辑终结反而成了它在中国思想理论界的现实开始,这种现实性的开始由于其表面上的对症性可能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面对中国社会的市场弊病时不再采取一种从实际出发的研究态度而陷入一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复制性重述,从而丧失创造性,针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外别传式创造性经验值得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西方对中国的崛起感到焦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炒作"债务陷阱论",试图破坏"一带一路"合作,削弱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中国的对外投资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旨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发展机遇,通过贸易合作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黄金狂想曲     
《小康》2013,(8):22-23
从人类有史以来,黄金一直作为货币在人类社会的经济中存在。但目前黄金的这一地位开始有了争议。先是自本世纪初,索罗斯等金融大鳄级炒家即开始不断断言,黄金"是目前最大的泡沫",随后在今年,金价不但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连续上涨,而且仍有下跌的趋势——在此情况下,西方主流媒体舆论似乎在眼下,达成了一个"一致共识",那就是投资黄金已经无用。  相似文献   

19.
<正>从今年春天开始,关于中国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报道愈演愈烈,成了国际媒体的舆论焦点,并演化成一场所谓的"中国制造"危机。对"中国制造"危机的透视分析,不能排除美国于大选年所表现出的一贯的"政治风暴",不能排除欧美近年来一贯的市场保护主义的抬头,甚至不能排除西方  相似文献   

20.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晚清国人切实体会到了被迫以签订国际条约的方式来解决和国际社会种种纠纷的痛楚与无奈。条约也逐渐成为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纠纷及政治冲突的主要方法。晚清时代国人对国际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靠近的转变,无不体现出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西方国际法"时的"主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