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桂香 《学理论》2012,(18):181-182
大学生抱怨实证调查显示,大学生抱怨是当代大学生中一种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导致大学生抱怨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大学生抱怨实际折射出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几种主要不良心态。大学生抱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倾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从加强社会实践、解决好大学生就业、生活等"有形"难题、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宣泄抱怨情绪、建立大学生心理援救长效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抱怨进行有效疏导。  相似文献   

2.
李瑜 《学理论》2011,(3):243-246
近年来,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基础"课教育功效甚微的矛盾凸现,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乃至教学细节的设置上来探索爱的教育。教师必须注重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这恰恰与教育心理学所要求的内容是一致的。在"基础"课上贯穿这种教学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李娜  刘明星 《学理论》2013,(10):78-80
正念是源于东方禅修的一种有意识、非评判的对当前状态进行注意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状态或心理过程。布朗(Brown,K.W.)在正念的研究综述中总结了正念的五个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觉知;减少自我对话;不做判断;不做回应;特定的哲学、伦理或治疗的信念。虽然布朗介绍了正念五个因素是如何共同作用的,但是每个因素各自的功能却没有提及。在本文中,首先分别介绍五个主因素的基本特点,其次阐明这五个因素促使人情绪和行为改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文章以S高校实习生为例,通过实地访谈和调研,从大学生实习这一过程得出了几对重要的关系,这些关系中有很多彼此紧密相关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习的状态与效果以及在较长时间内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问题。把握好不同因素的影响;审视和检验大学生教育效果和就业能力这一关键渠道;架构在实习和在校教育中的桥梁;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笔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王海龙 《学理论》2012,(32):281-283
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对贫困大学生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三是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五是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六是培养贫困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七是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薛香 《学理论》2009,(14):192-193
情绪广泛地渗透到大学生的一切活动中,并明显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健康的情绪不仅可以促进生理健康,更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养成,有助于大学生自身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云梅 《学理论》2012,(16):276-277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他杀,轻视生命等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对生命轻视的这些表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为什么这样视生命于不顾呢,除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学习压力和社会因素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高校中没有得到更有效更广泛的实施。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与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息息相关。通过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具体应用来探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FDS进行中文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对北京某高校200名大学生预测。随后对北京三所高校900名大学生正式施测。结果:所有条目的区分度均达到显著水平;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FDS中文修订版(FDS-CR)的逃避困难、权力、情绪耐受性和成就四个维度的理论建构;FDS-CR的Cronbach’sα系数0.86,效标关联效度达到0.91。结论:FDS量表中文修订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国内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研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娜 《学理论》2010,(8):136-137
大学生能否有效管理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常用的忍耐型、逃避型和爆发型情绪管理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为了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大学生本人应注意提高情绪感知能力和角色认知水平;学校应通过开设情绪管理课程和开展第二课堂特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编制了"谎言识别能力测验",要求参加实验的每位被试(大学生)接受2(真话/谎话)*3(正性情绪/中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因素实验处理。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谎言识别能力,他们对谎话的识别正确率高于对真话的识别正确率;其中包含情绪线索的谎言片段更容易被识别,尤以正性情绪线索下,识别正确率最高;男性的微表情识别能力与其谎言识别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微表情训练工具可以显著提高被试的微表情识别能力,和女性相比,这种提高会更加有利于男性的识谎判断。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追踪设计测查1244名大学生,考察增强或减弱同伴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自尊、内外向性格以及情绪状态对同伴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偏内向个体比偏外向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消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比消极情绪水平低的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同伴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同伴对消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大于对积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建议从新的角度探讨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9)
为检验《大学生基本情绪觉察能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选取450名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参加了测试,运用项目分析、信度分析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大学生基本情绪觉察能力问卷》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基本情绪觉察能力量表》由五个因素组成,CFA对此进行验证,模型个维度拟合指标良好。整个问卷信度为α=0.825,结构拟合χ2/df=1.676,GIF=0.892,CFI=0.922,RMSEA=0.901,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以及区分度。  相似文献   

13.
田梅 《学理论》2012,(17):96-97
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对3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其主客观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效能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边缘显著;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差异显著.由此可以看出,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高职大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新生力量,在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教育体制、就业形势以及传统偏见等多种因素,致使高职生面临着重重压力,为了更好地引导高职生正确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本课题组在对当地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对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下:重视高职生心理健康;针对性地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6)
幸福心理学是在心理学领域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门科学,从积极的角度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情况还不是很成熟,幸福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情况。从幸福心理学界定、幸福感界定、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成长环境、就业压力、感情困扰和社会舆论。幸福感教育的措施如下:开设课程,让大学生感受幸福;增加幸福的情绪体验;树立端正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会导致个体的负性情绪、自我不和谐、安全感的缺乏、主观幸福感降低和自我同一性混淆,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成因,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原因在于转型期诚信制度的缺失;不良的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不健全的人格等.需要对大学生人际信任进行重新思考与构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修订版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本文研究了大学生网瘾以及性别、个人情绪适应与心理资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心理资本是影响大学生网瘾的重要负向因素,其直接效应不受性别调节;个人情绪适应对网瘾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其对心理资本与网瘾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个人情绪适应的中介效应在两个阶段均受到性别的调节。就心理资本与网瘾的关系而言,相对于女生,在男生中这种间接效应更为显著。本研究发现有助于阐明心理资本作用于网瘾的具体机制及在这种关系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黎育生 《学理论》2009,(8):186-188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依靠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方面。而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则主要由辅导员的品德修养、学识水平、能力素养和情商水平等因素构成。探索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及其机制,提高辅导员的非权力影响力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社区治理与建设的内生性路径,基于社区的共同体属性,研究提出“社区情绪”这一概念并就此讨论,可得出相关治理策略。社区情绪是指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的共享性心理体验,它源于社区居民所具有的共性互依的社区生活需要,通过居民间交往互动,经由情绪反应、情绪推理、情绪循环与强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而生成,为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情绪基础。从社区情绪的视角可以看到:一方面,居民基于对社区情绪的感受和理解,可通过情绪选择与表达推进社区参与,共享社区情绪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社区管理者基于对社区情绪的内涵与形成机制的把握,可通过制定社区情绪指标及其监测,关注与回应社区居民的现实需要,增强社区认同与凝聚力,疏导与培育社区情绪,引导正向社区情绪,化解消极社区情绪,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刘晓晨 《学理论》2013,(17):386-387
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政治文化思潮、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已经构成了"90后"大学生独特的生长环境,使他们显示出有别于其他年代人的普遍且鲜明的特点,如:"90后"大学生萌生功利化思想,存在生存压力、心理压力等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多才多艺、思想前卫的一代;善于观察和创新,接受能力强;法律意识强,自信而追求权利的行使。因此,如何洞悉"90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调整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和模式,正确引导、满足其合理的精神需求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