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传统节日借力文旅融合发展越来越火。传统节日之所以火起来,既是由于新媒体传播,也是由于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底蕴及其与时俱进的特性。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既是具有内源性的资源,又自带能量,可以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为文旅融合发展赋能。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传统节日有利于文旅融合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减少或避免传统节日与文旅融合发展中的负能量。传统节日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良性双向互动,可以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的融汇聚合。实施文旅融合是巫溪旅游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是贯彻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巫溪文旅融合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创新机制、体制、方式、方法,突出资源全面整合.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文旅产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旅游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资源异质、创新缺乏以及人才紧缺三重困境,需要着力推动非遗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非遗传承发展,需要着力打造非遗文旅资源、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发挥属地居民能动性。只有全方位展示非遗魅力,满足文旅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才能够充分释放非遗潜能,进而实现我国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测算评估模型基础上,运用2017-2021年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内11省市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地区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从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性来看,江西、湖南、云南属于“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型”,湖北、四川属于“同步发展型”,其余省市则为“文旅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型”;长江经济带地区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且具有区域差异化、由东向西阶梯递减的特征。基于这一发展现状,长江经济带有必要从加强区域协同、扩大跨界合作、创建创新投资孵化器等方面入手来提升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耦合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     
<正>随着我国文旅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既是对文旅融合发展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跨界深度融合指明了奋进方向。文旅融合发展不是文化和旅游简单相互叠加,而是要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文旅+”的融合战略,促成化学反应,形成发展动能,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推进文旅跨界深度融合、相互共同促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需要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模式构建、路径探索、机制创新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邵明华 《人民论坛》2023,(18):98-102
内容生产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资源、创意转化、文化产品构成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三重向度,文化资源是基础源泉,创意转化是关键环节,文化产品是价值实现,三者共同形成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基本链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确立内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创意转化和开发利用,创新生产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旅融合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的第三产业模式,文旅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旅产业发展受消费能力、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优化文旅产业资源配置,创新文旅产业新模式,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的融汇聚合。随着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巫溪的旅游和文化如何融合,值得探讨。一、素描:巫溪文旅融合的三个认识文旅融合需要旅游和文化两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巫溪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实,文旅融合蓄势正发。(一)一片神奇而美丽的秀水青山1.巫溪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版图像一只雄鸡,巫溪地处渝陕鄂交界之处,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依城口县和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20,(1)
正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产品升级赋予了内涵。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湖北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炎黄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神农架原始文化、长江三峡文化、鄂西生态文化等。文旅融合开启了湖北旅游新时代,促进了文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白酒产销大省,白酒品牌林立,并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及丰富的文化底蕴,为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本文立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围绕川酒产业发展需要,全面分析国内外酒文化旅游的发展历程及服务模式,聚焦川酒文旅产业发展环境与挑战,分析川酒文旅融合战略,系统阐述川酒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及实践措施,对大力发展川酒文旅产业、促进四川白酒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推动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姜师立 《群众》2020,(2):51-52
作为我国古代水上运输大动脉,全长3200千米的大运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旅游潜力,沿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大运河申遗成功促进了运河旅游,2018年江苏运河主线经过的区县游客量达8.8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3万亿元。但由于整体规划不强、市场融合不深、产业融合不全等原因,大运河旅游叫好不叫座,还没有推出有影响力的运河旅游产品。为此,可通过文旅融合助推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打造出一条大运河缤纷旅游带。文旅融合为运河旅游业提升品质提供了机遇。文旅融合发展,为旅游景点注入文化的灵魂,要从文旅产业发展战略、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等维度关注运河旅游,探索文旅产业互联融通、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全产业链,构建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杨小冬 《人民论坛》2022,(24):81-83
文旅融合在发展动力、运作方式、战略目标层面与乡村振兴具有高度耦合性,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文化重构、旅游开发、城乡互动的方式,助推乡村要素增值、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进一步增强文旅融合赋能效应,要从主体、产业、市场、科技等方面入手,强化主体共治、产业集聚、市场配置、科技创新等,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的多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强力推进数字经济与文旅深度融合战略下,文旅数字化与数字文旅化正成为新产业动能和新经济趋势。立足“互联网+”融合创新思维,遵循利益相关者协同共生的产业发展逻辑,进一步厘清数字文旅产业的本质含义,揭示其五大数字产业融合功能,进而从技术、设备、内容、平台四维数字化资源架构数字文旅产业协同生态结构体系,提出用户导向、价值驱动、内容为王、平台突破、分类施策五大融合路径及统筹合作、数字安全、金融支持、数据流通、人才支撑五个方面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下,文旅融合成为时代的大趋势。文化介入旅游,旅游成为文化的结构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文化的渗透性、跨界性和无限创新能力放大了旅游产业本身,使得文旅融合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强可持续的引导机制,具有文化的灵魂和主张,也能够实现旅游资本的场域和力量。旅以载文,文以富旅。不负"诗和远方"的文旅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是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融合方式逐渐多样化,产生的新型旅游产品也更加丰富。文化旅游业已经迈入深度融合时代,各地应坚持传承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结合市场需求,迎合游客心理,实现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经济的繁荣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代表微语     
<正>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文旅融合发展对建立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促进群众致富、释放农村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一是制定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顶层设计,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二是全面完成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资源基础。三是开展优秀乡土文化挖掘传承,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袁凯 《小康》2024,(10):54-56
<正>露营经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正引领着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为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露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文旅消费的新风口。露营经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正引领着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为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袁帅 《小康》2023,(12):43-44
<正>数字文化是数字中国“五位一体”的关键一角,是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模式”的重要支撑。如今在我国各地,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科技与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新的行业趋势。文旅行业从业者纷纷利用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开展数字文博、云展览、云演播、网络直播等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激活文旅新业态。  相似文献   

19.
抖音短视频通过音舞元素、仪式场景以及消费标签等方式,呈现"不一样"的城市形象,并通过陌生感、圈层化与正能量的方式表达城市意蕴,带动了城市影像书写方式的变革,让城市形象传播从高冷走向亲切,为城市文化传播带来生机。本文在描述现象、反思问题的同时,寻求文旅融合时代短视频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巴蜀饮食文化有着独特的、专属的地域特色,也与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阐述巴蜀饮食文化内涵、充分把握巴蜀饮食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分析巴蜀饮食文化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体制机制保障不足、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品牌效应缺乏、创新性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巴蜀饮食文化的文旅融合应从深化巴蜀饮食文化旅游的管理体制改革,挖掘文化内涵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品牌影响力以及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竞争软实力四个方面予以完善,从而满足当前旅游市场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发展价值,谋求巴蜀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