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结果,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结晶,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出场,是因为我们需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建党百年来,我们不断铸牢党的领导这个"定海神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促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出场.在新时代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度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刘昊 《学习与实践》2022,(10):51-59
“个体-共同体”的关系线索是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视角。通过对人的发展“三阶段”不同特征的考察,马克思揭示了“个体-共同体”关系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时性图景。在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依附性的个体从属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生成于中国传统社会并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农耕文明是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的典型代表;在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抽象的个体”与“虚幻的共同体”形成了分裂对抗关系,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应运而生;在“自由个性”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与“真正的共同体”将在和谐共生中归于统一,人类将迈向崭新的共产主义文明。当前,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文明类型,不断推动着“个体-共同体”关系走向和谐统一,为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提供了一种全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得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全球供应链面临较大挑战,不仅阻碍全球价值链增长,而且影响全球价值链低端部分布局及结构。面对全球价值链增长放缓、区域价值链加速发展等演进特征,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支持全球防疫和供应链重构,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区域价值链升级、区域价值链升级,提升全球价值链发展动力,推动多边合作机制升级。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2013年始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词经历了从国内萌生到国际倡导、从为少数人士知晓到全球共知、从部分国家接受到被写入国际组织官方文本的持续进程。其具体成就表现为,在理念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深化;在实践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推行务实合作举措、和平对外交往和互利互惠行动。经过十年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成为世界不同文明相处的新范式、全球治理的新思路、国际交往的新观念、区域合作的新方案、中国智慧的新贡献。展望未来,面对国际利益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们需要以更长视角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以战略定力和政策毅力去化解过程中的挑战与风险。  相似文献   

6.
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不仅具有实质的物质效益,更具有深刻的伦理蕴涵。面对数字化浪潮对国际伦理规范的冲击所引发的全球性伦理难题,数字命运共同体以新的高度对现有国际伦理观念和伦理规则进行重塑,回应人类社会数字转型所带来的伦理挑战,使其在新的伦理道德框架内实现数字向善,引领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8.
今年2月,我在巴黎会见了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谈起上海世博会,他的眼神里闪出了兴奋的光芒。洛塞泰斯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担任国际展览局秘书长已经17年了,他把上海世博会视为他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生涯中的大事,他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上海世博会是世博运动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的盛会。  相似文献   

9.
张艳霞 《新东方》2024,(1):59-63
不同文明如何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是当今时代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观、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着眼点是为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新的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和文明交流互鉴观为基本遵循、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方向引领、以正确处理“破立”关系为着力点、以完善文明交流互鉴机制为重要抓手,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对推进人类文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我是上海世博会国际评委会的评委之一,今年7月我们参观了83个展馆,10月,参观了剩下的118个展馆。如此密集的参观展馆,特别是同其他评委进行交流,使我更加确信以人为本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其历史主动精神。这种历史主动精神不仅体现在顺应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总结历史经验、开辟历史道路,担当历史使命、推动历史进程等方面,而且是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精神动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生出的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鲜亮底色、对资本主义文明实现全面超越的文明形态。从逻辑关系来看,历史主动精神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远大目标和崇高信仰、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从实践路径来看,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观,为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精神纽带和价值引领,为回应和解决人类社会文明道路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钟祥财 《传承》2012,(1):89-91
今天,延续人类文明急迫地需要技术知识和非技术知识发挥协同作用,因为知识不仅造福人类,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人类。给人类以安全感。知识不仅能使人类富裕,而且能使人类智慧和快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刻的辩证思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实践中创造的伟大成果,是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运用和实践,内涵丰富、意义重大。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更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是现代化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既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又以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新未来为崇高目标,为世界各国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是民族价值与世界意蕴的高度结合。最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苏联模式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图景,代表着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形态的共同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15.
16.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生与演进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同向同行、共生并重。从历史逻辑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生态文明的出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实要求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要求。在宏观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多维度构成均内含着生态文明意蕴:共同富裕与生态发展相互耦合形成了物质文明新形态;以人为本与生态发展相互关联创生了政治文明新形态;科学理论与传统文化相互衔接凸显着精神文明新形态;社会治理与生态发展相互协调昭示着社会文明新形态。与此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摒弃“资本生态逻辑”的发展样态、超越“生态帝国主义”的价值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未来取向,具有宏阔的全球视野与发展旨趣。  相似文献   

17.
全球文明倡议在中国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明价值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互鉴、包容,既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关注不同文明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作为文明友好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间友好相对与和平共处,为全球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与价值遵循。作为文明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蕴含创新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享发展等众多文明发展新理念。总的来说,全球文明倡议表达了不同文明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人类文明的整体高度与根本利益出发对不同文明提出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是社会变革的前奏.在重大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只有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改革创新的力度,决定着赶超跨越的速度,是推进赶超跨越和科学发展的基本支撑.当然,解放思想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想象,必须遵循规律,把握原则,立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对于广西来说,解放思想既要立足于广西实际统一思想,又要胸怀世界走出广西看广西  相似文献   

19.
思想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思想引领行动,思想指导实践;人类的创造性来源于思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基在于思想。可以说,是思想成就了人的伟大,是思想让人拥有了尊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