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托育服务成为刚性民生需求.2019年以来,托育服务事业加速发展,各类托育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加大,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托育难、托育贵也同时困扰着民众.贵州省托育服务事业在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托育服务无法满足民众需求、托育服务专业人员匮乏、托育监管困难等困境,探寻走出困境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托育服务事业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需要各地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配套衔接,尤其是要满足广大群众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解除生育的后顾之忧。经调研发现,各地婴幼儿托育机构在建设、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托育服务机构少、收费高,托育教师不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存在监管"真空"等,人民群众期盼建立更多普惠性托育机构,加强对托育行业的监管,提高婴幼儿照护工作人员水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曾雪 《小康》2018,(15)
正全面落实二孩政策,使我国人口结构合理化,缓解家长的育儿焦虑,是一场持久的民生仗,通过"多方参与",将有助于构建健康、长效的托育服务体系。五一前夕,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这是全国首个有关幼儿托育工作的规范和标准。两年前,上海市开展的0-3岁婴幼儿托幼问题的调查显示,上海户籍人口中,高达80%的符合生育政策的育龄妇女不愿  相似文献   

10.
代表微语     
正加快推进我省托育服务业发展随着新生育政策的实行、育儿观念的改变和需求的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市场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建议:一是合理规划土地,优先支持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用地。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培养托育服务人才。三是加强对托育服务机构监管,做好机构核准登记工作。四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加大对社区和用人单位内设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五是对托育服务进行全方位的网络数字化管理,优化服务、加强管理。六是建立托育意外保险,减轻托育机构承担的风险,确保托育事业健康发展。(省人大代表陆盛彪)  相似文献   

11.
欧洲是世界上最早进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其总和生育率虽有变化,但波动幅度较为平缓。作为现代福利制度的发源地,欧洲国家在现金补贴、产假制度及托育服务方面率先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试图缓解“低生育率陷阱”带来的后果。本研究从家庭补贴、产假制度以及托育服务等方面阐述国外生育支持政策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以瑞典、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俄罗斯为例,分析和对比这六个国家在不同国情下生育支持政策的侧重点,并通过总和生育率变动的具体数据分析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而在反思国外生育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对低生育水平的对策建议,认为在三孩政策下,中国应从审慎使用大范围、高额度的现金补助,倡导周期性的家庭支持政策,落实以保障女性权益为目标的灵活产假制度,建立和完善以技术服务为支撑的完整性托育服务体系等多方面构建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促进婴幼儿照护社会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必然要求。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尽快出台3岁以下托育政策性文件及工作规划。也有代表委员围绕建立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公办托幼中心等提交提案。加快建设婴幼儿社会化照护体系涉及千家万户,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系统关注家庭在照顾儿童方面面临的压力与需要。在对上海1543名1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随机抽样调查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上海众多家庭(成员)面临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儿童照顾负担沉重的问题;和经济资助政策的完备相比,在社会化照顾和对家庭照顾的支持层面,国家干预的力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现有的各项社会政策与服务都没有积极回应家庭对临时与长期照顾儿童的社会服务的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发展临时与长期的社会化儿童照顾服务,积极预防儿童忽视与儿童意外伤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川卫规[2018]6号各市(州)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局、消防支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发展我省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助推全面两孩政策实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二孩潮的到来,我国3岁以下儿童早期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据统计,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而女性作为当前婴幼儿养育照料的主要承担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照料孩子,对她们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因此,解决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问题已经成为解除育龄女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本研究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150名已婚育龄青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适龄生育的青年群体对三孩政策的态度反应及生育意愿,发现对三孩政策表示支持及表示激发生育意愿的总体比例偏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青年群体生育意愿的现实因素和文化观念因素,发现在现实因素上,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过高使得“养不起”问题突出,尤其是生育旺盛期遭遇压力峰值导致生育意愿低迷,男性育儿参与度低使得女性养育过程压力过大;在文化观念因素上,养儿防老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主义生育动机让位于个体主义生育动机、生育无性别偏好及女性主义生育观普遍化等特点拉低了青年群体的生育意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积极提升三孩政策实施效果及全面深层次服务青年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做到两个"一体化"。一是医养结合,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二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合,实现三种养老服务一体化。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是家庭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目前,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呈现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家庭结构现状主要表现在家庭类型、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功能、家庭幸福感等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水平偏低,家务开支负担较重;家庭健康问题突出,医疗保障难以覆盖;老人赡养难度加大,担心养老问题者占比攀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现代家庭的潜在危机普遍增多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须从6个方面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大力提升家庭功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政策指导;努力抓好新时期家庭功能建设的系统性研究;尽快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全省精神文明创建总体规划;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积极推进养老社会化问题的解决;从构建合理机制入手,切实维护女性合法权益;规范家庭道德和责任,认真维护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任何公共服务政策都是被镶嵌在特定的文化脉络中的,托育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必然也要受制于社会中的幼儿照顾文化脉络。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具有独特的幼儿照顾文化脉络,托育服务政策设计路径也必然受其牵制与影响。为了提高现阶段托育服务政策的合理性和实施效率,一定要加强对于本土幼儿照顾文化脉络的尊重,并将其纳入政策和制度的设计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鄂璠 《小康》2018,(10)
正无论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推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层面而言,抑或是从教育阻断代际贫困的思路出发,学前教育都显得至关重要,它需要与这个时代去赛跑。补充"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督"改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这两个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表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