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科学分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围绕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做出的重大抉择。对于北京市来说,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面融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核心、最具体、最紧迫、最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6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中共北京市委十二次全会报告中强调要"以21世纪眼光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并在党代会报告中以专章的篇幅集中阐述了"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  相似文献   

3.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开发建设东部新城是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东部新城位于宁波中心城三江片区东部,与三江口老城中心形成"一心二核"城市格局定位未来新的城市中心,将为宁波实现城市发展战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整合城市东部地区近十年发展的资源,其中心地位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4.
经过七版城市规划,确立了"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面对首都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需要不断赋予首都发展新的内涵。立足"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全力推动首都发展,是北京未来发展的纲与魂。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北京必须展现出大国首都的风范和应有的担当,全面把握新时代首都发展形势与要求,推动首都发展内涵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四个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君正 《政策》2013,(8):10-13
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是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襄阳实际作出的战略部署。襄阳有着2800多年的悠久建城史,文化对城市建设与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襄阳的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加快"都市襄阳"的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贯穿于城市的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恩施市着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突显城市经济的主体地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其基本做法是: 一、规划定位,集聚发展优势。充分考虑恩施城的自然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特点和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恩施定位于"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园、武陵山区物资集散中心"。按照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13)
正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发展新要求、城市发展新趋势的战略举措。泰州将主动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市经营效率,努力建设特色明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为融入和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城市建设新定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泰州建设Ⅱ型大城市的  相似文献   

8.
徐晓军  孙权 《求索》2023,(1):158-166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推动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加快以"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为内容的"五大建设",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从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选择,事关淮安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洪锦华 《群众》2010,(5):31-32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了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2014年扬州建城2500周年为时间节点,大力推进“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战略构想,也是一个涵盖城乡的奋斗目标。建设“创新扬州”,需要工业和农业共同提升;建设“精致扬州”,需要城市和农村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11.
<正>"三城一区"需要在明确差异化定位的基础上,形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尤其对于前沿科学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方面,更要加强统筹,做好适度衔接。北京利用高端人才聚焦和科技基础宏厚的创新优势,推进"三城一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强化首都功能定位,全面落实中央对首都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避免同质化当前,"三城一区"建设中存在几方面问题:功能性分工有一定同质化。调研发现,"三城一区"部分科学领域或  相似文献   

12.
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重大战略,赋予成渝地区"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重庆市委把"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载体,明确提出推动"万开云"板块加快建成三峡城市核心区、现代绿色产业集聚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云阳将立足"万开云"板块"两区一枢纽一门户"定位,努力把云阳建设成为生态优先示范地、绿色发展先行地、公园城市标杆地、科技创新转化集聚地、三峡城市核心区重要支撑,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建国60周年大庆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环境和设施运行保障任务后,北京的城市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首都,北京城市管理的定位必须要高,要展现中国的城市形象,要满足新形势下做好"四个服务"的要求,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方向,这对拥有超过20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首都城市管理的新要求,满足群众对首都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温县坚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高水平规划、大手笔建设,大力实施"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城市战略,全面铺开了建设美丽温县的秀美画卷。坚持规划引领绘就美好蓝图规划是城市的灵魂,决定城市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中共温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规划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以规划统领全局。2009年以来,温县先后聘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任务,集中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破解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难题、完善首都城市治理方式、抓紧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首  相似文献   

16.
正调研背景南充临江新区是四川省第3个省级新区。临江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突出高点定位、高新理念、高端发展、高效服务,在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努力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目标迈进。近期,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对南充临江新区加快起步探索新区建设新路径的做法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1月11日,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意味着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建城立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新时代北京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1月11日,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发展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8.
钟涛 《重庆行政》2016,(2):77-79
正"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涪陵身处"城市发展新区"重要区域,提出了"三区一城、幸福涪陵"的宏伟目标。涪陵新城区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理念打造产业集聚高地、人口集结热土,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从发展、创新、传承三个维度,充分发挥地名工作在实施国家战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传承特色文化、加快"四个舟山"和"海上花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实施为导向,做好"地名+发展"文章。一是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助推新型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20.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1世纪,我国各级政府对人才战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各省市陆续出台了人才发展战略或规划。在战略规划的制定中,石油城市的人才战略定位与取向应鲜明地体现出地方特色,表征资源型城市人才资源开发的异质性与倾向性。一、石油城市人才战略的定位所谓石油城市,并非单指某一座城市,而是指以石油资源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40%以上的劳动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50%以上的国民收入靠石油资源获得的城市。[1]在本质上,石油城市是一种资源型城市。在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