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光骏 《政策》2004,(2):35-35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民营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近年来,汉阳区人民检察院转变观念,积极拓展检察职能,在预防民营企业职务犯罪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昭示着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和谐社  相似文献   

3.
优化营商环境要从完善营商法治环境抓起,评价营商环境也要从评价营商法治环境做起。现有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普遍欠缺法治化的视角,而国内的法治评价体系又尚未对营商法治环境展开专门评价。遵循法治环境评价的思路,思考全面依法治国诸要素在优化营商环境场景下的特定意义,研究构建适用于中国的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设置"法规政策制定环境""依法行政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社会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法规政策制定环境"体现"政策最优"、以企业家为中心;"依法行政环境"反映"放改服"改革的进展;"司法环境"聚焦司法对企业家的依法保护、服务与关怀;"信用环境"指向成本最低、承诺可信、交易最安全、履约可期待的信用社会;"社会环境"对标治安良好、法律服务便利优质、政商关系既"亲"又"清"、文化氛围重商亲商的社会环境。通过设置反映中国问题、体现中国思路的具体指标,准确、客观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下的营商法治环境,为其全面评价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富民兴汉的重要源头活水;要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实施"聚商育商工程",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武汉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本文旨在在厘清武汉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揭示其发展短板和瓶颈,进而就治本之策提供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实现新民营经济中资本和人才的同频共振,应当优化法治环境。为此,需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夯实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打造优越的新民营经济政务环境,强化产权保护,营造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6.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迫切需要,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当前,在营商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诚信建设、执法理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在新征程上,要从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建设高水平法治政府、推进诚信建设、秉持善意包容执法理念优化法治服务等方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20,(3)
法治政府建设是营商环境中的核心要素。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构建特色、量化、公开的考核评价指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法治政府职责所在。在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之时,必须让法治政府全方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成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从而更好助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相似文献   

8.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营经济一定会成为振兴辽宁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振兴东北的理论逻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住市场主体,助力民营经济成为振兴沈阳的生力军,保障就业促进民生,才能在更高水平上解放并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优化营商环境的工具中,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针对这一论断深入探讨了法治与营商环境的治理逻辑,论证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理论。引申出新时代公安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围绕激发企业活力、服务市场主体、保障经济主体稳定、提升公安法治建设作为公安法治竞争力的实现路径。以“晋江经验”模式的公安法治营商环境作为实证,检验优化营商环境中法治效用。在逻辑、路径、经验的框架下,提出了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提升公安法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省民营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长期靠低工资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金融危机更强化了转型升级的“倒逼压力”,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推进民营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打开空间,实现我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不断地将经济改革的进程与体制改革的进程结合起来.经济改革要求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减少干预,体制改革则要求把政府与经济部门的关系建筑于法制基础之上.本文重点探讨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整体支持、市场的开放性、金融和税收体系等领域内实施法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就是优化营商环境,而法治则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能够最大化的满足营商环境优化的需求。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当前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应从健全责任体系入手,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指导思想上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扫清了障碍。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和体制障碍。本期刊登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视角来反映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的呼声。  相似文献   

14.
高泓 《人民论坛》2023,(23):94-97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打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破产重整制度可以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帮助困境企业重获新生,稳定市场制度,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破产重整制度面临着法律和实际适用上的困境,具体表现在重整制度社会文化认同度不高,重整制度整体设计有待完善,破产重整计划批准过程和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制度需进一步健全,管理人在重整过程中得不到足够保护等。因此,需要通过打造社会接受度高的重整文化、引入预重整制度、完善破产管理人制度等途径完善破产重整机制,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大力扶植的新力量,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和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投资服务体制不健全,使其环境比较混乱。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民营投资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接着分析了当前民营经济投资环境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国民营投资环境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营商环境优劣与经济发展快慢存在着正相关系,东北近年经济发展不景气,一些投资撤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的营商环境不够完善。针对东北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即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提出改善东北的营商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面把握我国各省份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能够为各省份找准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差距和对标对象,精准施策提高建设水平提供依据。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营商研究联合课题组构建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评估结果,对中国内地31个省份法治营商环境及其各二级指标进行纵横比较,考察其五年间的动态变化,并对七大地理区域及九大发展战略区域的法治营商环境分别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各省各区域法治营商环境及各二级指标的评估得分普遍具有历时性波动和不均衡特征,产权保护和司法服务两项指标是最明显的建设短板。  相似文献   

18.
从天津整体形势来看,滨海新区的发展被列入国家总体布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现就红桥区特有的区位、资源和产业特点为例,谈谈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几点建议。一、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加开放、公平的投资环境随着市场准入逐步放宽,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重点解决市场准入、融资这两大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按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的意识和能力。在招商引资方面,注重投资项目的前期运作,制定周全可行的项目书;加快建立和完善投资信息平台,定期召开重点行业座谈会,加强政府与民营经济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19.
试论法治及法治环境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在形成之中的城市法治环境理论体系来说,对基本概念的诠释和厘清是建立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概念体系的必经程序。当代国内法学界多数学者对法治的解释主要还不在于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侧重于对法治要义的揭示。法治实际上可以从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两方面来界定。法治是一个价值性很强的概念。法治既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一种现实化的、可操作的客现运动。法治环境则指存在法治主体之外,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法治建设、法治过程与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界定城市法治环境的范围时,还要更多着重于与法治建设本身联系最紧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