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重视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关键。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立足培养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创设富有真实性、教育性和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劳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成为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以落实劳动教育为背景,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以及"建设美好祖国"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强调法律作为特殊的规则对于劳动的保护作用。本课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从德与法两个维度去感受劳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劳有所护的重要性,劳动最光荣,劳动也受法律的权威保护。从内心尊崇法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依据统编版必修2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综合探究的探究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的要求进行了整合。以珠海城市建设成就为背景,以珠海劳模和劳动致富的典型人物事迹为主要分析情境.  相似文献   

4.
本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这是公民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热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五爱”的内容之一。热爱劳动和艰苦奋斗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都离不开辛勤劳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因此,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必须对青少年加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劳动和劳动财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懂得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要求学生明确培养劳动习惯和爱护劳动成果(特别是公共财物)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培养劳动习惯,立志做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者。教材分析本课三个框题的内容是围绕培养热爱劳动的品德这个中心展开的,而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第一框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要靠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6.
徐晓阳 《人民论坛》2022,(3):104-106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文化投射,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要素以劳动模范积极和奉献的劳动态度、卓越的劳动创造为内在本质,是党和国家所弘扬的劳动价值理念,是化解劳动教育价值危机的精神驱动力。强化劳模精神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使青年一代在劳动模范先进事迹与高尚品德感召下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增强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21,(7):18-18
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摘自胡锦涛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4月27日)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摘自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要抓好学生党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精品培育 ,以良好氛围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9.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从劳动的本质、劳动的具体历史形态以及劳动对于人类历史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深刻分析和阐发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奠定了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基础。全面、正确把握《手稿》中的劳动观,将其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联系起来,对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全面把握劳动的本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正确把握劳动的具体形态,激发创造性劳动活力;要继承优良劳动精神基因,大力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要真正把握劳动的属性,搭建校内校外劳动实践桥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劳动这一助推社会发展的引擎,人民的美好未来需要劳动去开创。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2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理念。他多次指出,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  相似文献   

11.
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时代贡献,充分肯定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产业工人聚集的铁路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文化渊源、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通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先进立新功、交通  相似文献   

12.
李雷  叶桉 《前沿》2012,(13):159-160
新时期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弘扬八一精神,对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思想水平,充实大学生党性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党性教育中弘扬八一精神要与时俱进,在深刻解读八一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更新充实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手段,优化教育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八一精神与大学生党性教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陈剑雯 《群众》2021,(3):70-70
前不久,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及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重视劳动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积极发挥作用,为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营造  相似文献   

15.
百年奋斗史是党带领人民辛勤劳动、开拓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完成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更加需要赓续精神血脉,弘扬劳动精神。劳动精神以“劳动本位”为核心,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选择,体现为“诚实劳动”的道德原则。新时代践行劳动精神,要从以下方面着力:坚持守正与创新,丰富劳动精神的时代之“维”;坚守政治本色,以劳动精神筑牢抵御“四风”之“基”;坚持崇尚劳动,以劳动创造开启美好生活之“源”;坚持精神引领,凝聚民族复兴磅礴之“力”。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劳动和劳动价值作了一系列浓墨重彩的阐述,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为农服务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帮助改善学生生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3]19号)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要确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眼  相似文献   

18.
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精神引领价值,让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让大学精神成为大学生不断前进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工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宪萍 《湖湘论坛》2005,18(5):95-96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性、时代性,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