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乡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中必须要认真处理好的若干重要关系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城乡关系,都对城乡关系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历史演进的整体趋势是从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分割、城乡分治向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转变。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经验,对新时代我国推进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城乡关系从分离、差别到二元结构的固化,再至城乡关系的融合发展,这个历史进程部分地践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二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实现了首次互构。新时代的城乡关系已然出现了新的变化,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也继承更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重构了空间理论,进一步延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城乡关系的新变化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动态演进之间实现了二次互构。基于二者双重互构的逻辑,城乡关系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应汲取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时代精髓:尊重城乡发展的基本规律,规范资本与“人本”的界域;彻底翻转城乡不对等的理念,积极促成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变革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体制与机制,致力于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及向乡村领域的延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城乡融合发展的三元共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给我们揭示了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之后,提出了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城乡必将走向融合"的著名论断。然而,在通往"城乡融合"的道路上需要怎么做,马克思并未给予明确的答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艰苦却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其在城乡关系理论及实践探索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误教训都成为今天我们推进城乡统筹工作中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带来的各种变迁中,城乡关系经历了从空间区隔到流动性嵌入的转变,并推动着复合型城乡关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引发公共服务内容、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深层次调整。在这种形势下,要不断推进城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公共服务的体制创新,以要素融合消解空间区隔,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宁德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问题,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乡协调发展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重大现实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依据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经历了从城乡兼顾、城乡互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探索;提炼宝贵经验,坚持改革创新,从政策性到制度性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城乡协调发展从注重物质逐步趋向于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城乡协调发展关系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坚持与时俱进,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到"五位一体"的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永超 《理论探索》2012,(1):107-110
从城乡融合的视野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实践成效。在城乡融合视野下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明确实现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第一要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城乡统筹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方法,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邓玲 《理论导刊》2023,(1):22-28+5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十分重视工农、城乡关系。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推动我国城乡关系从“二元割裂”“统筹发展”逐步走向“融合发展”。中国共产党引领城乡关系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规律是党引领城乡关系发展的根本遵循,对立统一关系是党引领城乡关系发展的方法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引领城乡关系发展的价值立场。展望未来,全面融合是新型城乡关系的发展之路,共促互补是新型城乡关系的形塑之理,乡村振兴是新型城乡关系的实践之力。  相似文献   

9.
郑融 《学理论》2012,(19):72-7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城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如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引起了学界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因此,认真梳理、深入学习、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对于我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弊端以及城乡融合的条件和途径四个方面简单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关系是马克思自始至终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对城乡融合进行了理论探索。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实践方案: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扫除城乡对立的根源;发展生产力,且合理布局生产力;重视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促进农业和工业的结合,实现产业融合;重视科学技术对城乡融合的积极影响。马克思丰富的城乡融合思想对我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