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新业态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困境在于:相关劳动立法滞后、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工会履职机制不健全、平台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动者依法维权能力不足等。因此,在当前新经济、新业态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及时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监管、健全工会履职机制、明确平台企业等新型用工主体的责任,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等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灵活就业人员从业数量也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推动下迅猛增加,同时该群体的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突出.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抵御社会风险能力脆弱,需积极构筑基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安全网.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米切尔评分法梳理划分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业态的不断发展,网约工队伍不断扩大,用工关系更趋灵活,使网约工在权益保障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给传统劳动关系理论带来了挑战。通过对网约工就业现状的调查,在分析网约工权益保障缺失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服务力度,提升网约工的维权意识等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直接影响着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对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梳理关于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从构建平台经济、劳动者、政府、社会四个角度出发,利用双因素理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分析,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利益共同体的观点,以及促进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区别于传统用工模式的新就业形态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出挑战。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发布多个文件,从劳动关系、劳动标准、社会保险等方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提出要求,然而地方实践表明要将保障真正落到实处仍存在现实困境。其中,平台责任及其与劳动者关系问题是核心难点,基于风险完全转移和风险不完全转移进行平台责任的理论探讨,有助于建立兼具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制度落地计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新就业形态迅猛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工会视角提出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的应对之策,力求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工作及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1.劳动合同须签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业态下数智化劳动过程较之经典劳动过程呈现全新的特征:数智化的全景监控与平台规训、资本驱动下的超级流动与加速主义、消费者与从业者的冲突隐匿了劳资矛盾、原子化个体博弈空间被数智化技术压缩.这些全新的特征决定了新业态在发挥"稳就业、促就业"功能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社会造成结构性风险.这些结构性风险是多维度的,既包含了对劳动...  相似文献   

9.
由于女职工生理方面的特点,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于女性劳动予以了特殊的规定.特别是对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权益给予了特殊照顾。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知如何去维权.下面结合两个事例采谈谈女职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08,(1):4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什么要制定出台这样一部法律呢?这部法律与用人单位劳动者有什么关系呢?本刊记者约请了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赖诗卿就有关问题详细解读《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1.
退休人员再就业不仅能补充劳动力、产出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退休再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工伤、辞退、最低工资标准等存在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为此,应加强退休制度与再就业制度的衔接和配套,制定出台鼓励老年人就业、再就业的支持政策,为退休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杜伟 《时事报告》2007,(1):27-27
政策背景: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它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当前,职工劳动保障权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下岗失业人数居高不下,职工就业岗位不稳,就业质量不高;职工收入普遍被人为压低,收入差距过大,拖欠克扣工资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职工未被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参保职工保障水平不高,个人负担偏重;部分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无力支付职工债务、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职工过多地承担了改制成本。政策建议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就业权益的实现;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法规,确保职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抓紧建设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化解职工的社会风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为困难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帮扶。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06,(1):4-5
元月4日,福建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暨表彰会在福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直系统、省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同志、全省市区县劳动保障局长、优质服务窗口、行风建设达标单位和技术能手代表共250多人。会上,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李川代表省政府从全局的高度.对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钟维平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2005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了2006年的工作。会议表彰了先进单位、窗口和技术能手.  相似文献   

15.
孙虎 《群众》2022,(13):15-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全国和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分别对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淮安市把党建引领作为凝聚新就业群体、服务新业态企业、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织密基层组织网,打好服务组合拳,提升治理系统性,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劳动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农民工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适用范围;二是强化用人单位缔约责任,杜绝农民工事实劳动关系,降低农民工短期、临时合同的签订率,倡导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大对农民工试用期的保护力度,明确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惩罚力度,并从细则上加大了对农民工的保护,从而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三是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务派遣做出了明确规范。但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是对劳务合同或者雇佣合同的调整,二是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徐伟  朱伯玉 《求索》2011,(2):171-172
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矛盾。基于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等调查统计资料,分别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条件、侵害农民工休息权、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对《劳动合同法》视野下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正视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2 3号《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已经 2 0 0 4年 10月 2 6日国务院第 68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 0 0 4年 12月 1日起施行。总理 温家宝2 0 0 4年 11月 1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以下称劳动保障 )法律、法规和规章  相似文献   

19.
20.
和谐社会建设,妇女的作用功不可没。但现实中,妇女的权益特别是务工妇女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保障务工妇女的劳动权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