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苏政协》2021,(2):37-47
推进海陆联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注重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美丽生态风光带。建议:一是依托国际大通道,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上海航运中心北翼港□群建设,提升江苏沿海港□在长三角世界港□群中的竞争力;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区域公铁路网建设,提升海铁联运、空海联运、海江河联运效率;提升物流企业发展层次,在竞争与合作中谋创新。二是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带。现有传统产业要注重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我国西部地区兼具生态脆弱与生态特色的特性,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必须立足现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绿色治理为手段,绿色受益为目标,补齐生态脆弱短板,展现地区生态特色,激活区域发展潜力,为西部地区实现大保护、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绿色创新包括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动力;绿色协调包括区域、城乡、物质与精神绿色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绿色开放包括丰富开放生态内涵、"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承担国际生态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绿色共享包括提供环境服务供给、推动生态绿色扶贫、建设绿色健康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4.
黄娟 《湖湘论坛》2020,33(4):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新思想,它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就是发展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形成绿色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生产、生活体系,营造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这是一条生态优先、"三生"和谐、"三美"合一、人民幸福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提出历程、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来看,提出并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现代化强国与中国梦、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同建设美丽生态地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绿色之路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要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必须实现生态涵养,突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市人大代表、开州区区长冉华章,市人大代表、垫江县发改委主任姚鸿向本刊记者介绍了两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吴卫国 《群众》2014,(1):44-45
高淳作为全国唯一国际慢城、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近年来以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为新动力,不断赋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新的目标内涵和实践举措,在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偕行、环境与民生共进、特色与优势彰显的绿色发展之路中,使“美丽中国”画卷在阁际慢城、江南圣地展现出特有的风采一、塑造“四美”形态-深化生态立区战略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重点解决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绿色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力量。推进绿色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全面提升生态意识,完善制度保障,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引领绿色消费新主张。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2)
<正>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我省经济体量大、环境容量小,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发展中不仅要提升科技含量,更要彰显生态特色。共建扬子江城市群,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坚持规划对接、区域联动、城乡一体、产业互补的基础上,抓好绿色协同、实行生态共建、突出绿色底蕴,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引领发展的新江苏样本。深刻认识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瓶颈,着力强  相似文献   

9.
徐曙海 《群众》2022,(6):10-11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镇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镇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镇江时的谆谆嘱托,坚决落实“双碳”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绿色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绿色发展不只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而是要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五大建设",形成绿色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生活的新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与绿色生态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与绿色物质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文化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与绿色精神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社会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与绿色社会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政治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与绿色政治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1.
曲福田 《群众》2017,(18):33-34
今年4月,省委书记李强到泰州专题调研里下河地区发展定位和模式问题,强调里下河地区要跳出发达地区走过的传统工业化老路,真正树立起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思路,把里下河地区特别是兴化作为全省的大公园来打造,着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环保、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发展新路。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目标的提出,为我们开阔了新视野新思路,布置了新课题新要求,明确了新使命新任务。泰州将全面瞄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模式,加快把里下河地区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诗意栖居大公园、水韵江苏新样板。  相似文献   

12.
孙喆 《今日海南》2016,(11):31-34
琼中地处海南中部,是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自治地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四位一体"的国定贫困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琼中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保护生态环境,做强生态旅游业,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工业,传承黎苗文化,改善保障民生,建设生态县城"总体发展思路和"一心一园一带八区"总体发展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3.
张利 《群众》2022,(6):18-19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打造江苏发展的绿心,支持里下河地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生态碳汇能力。高邮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立足自身特色优势,紧扣“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产业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助力“强富美高”新高邮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凯  孙饶斌 《人民论坛》2012,(20):230-231
三江源生态移民为三江源环境保护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保证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需要帮助移民解决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项目带动就业,促进其产业发展,走特色、科技、绿色、生态、环保、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20,(11)
正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第五年,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之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精心打造沿江特色示范段,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江苏牢牢  相似文献   

16.
成文蔚 《群众》2020,(15):69-70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赋予了两岸绵延不竭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近年来,地处长江之滨的泰兴市虹桥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与流域治理同步规划、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同步推进、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同步落实,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群众满意”的发展新路径,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称号,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千强镇前列。  相似文献   

17.
金明 《政策瞭望》2008,(10):41-43
开化县地处钱塘江源头,属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面临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开化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以及"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主攻生态工业,大力引导以单晶硅、有机硅为重点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8.
朱维平 《传承》2012,(21):46-48
地处祖国南疆十万大山北麓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腹地的上思县是个人口小县,却是生态大县。不沿海、不沿边,唯独雄伟神奇的十万大山犹如百里绿色屏障横贯上思县境内,天然绿色、浑然天成。近年来,上思县25万优秀儿女积极投入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吹响了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新号角。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景美,美不胜收,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9.
杨英姿 《新东方》2008,(11):7-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是海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绿色发展理念和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也是海南发挥资源环境生态优势,实现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重点是发展,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大力开发、推广低碳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